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无畏行者,心皆不孤——于谦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将目光重新回到我们的主人公于谦身上。做完了梦,现实还是要面对的。读书识字,《三字经》之类对现在的小于谦来说才是头等大事,小于谦也不负众望,读书非常得心应手,彦昭一教就会,而且过目不忘,这不免让身为父亲的于彦昭有些嫉妒了。
天资初显
于谦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凡的天资,被当地的人称为神童。不仅具有良好的天赋,才思敏捷,而且还非常勤奋。中国古代是从来不缺神童的,但是能有成就的神童却屈指可数,向前有刘伯温、解缙,向后有张居正、王阳明。但更多的神童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伤仲永》一文就描述了一位神童是如何“泯然众人矣”的。因此不持续学习,仅仅依靠天赋而坐吃山空,到最后只能与众人无异。越优秀越努力,这一点对于小于谦来说尤为难得。当然,神童的共有特质小于谦也是具备的,例如读书吟诗过目不忘,才思敏捷,理解能力强,心智较早成熟等。善属对是另一不得不提及的天赋,很难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将自己所学所看过的内容都融会贯通,转化能力强的惊人,以至于于谦对对子从来都是立即,几乎不加思考,见此神童,只得感叹自己天资弗如啊。不仅如此,于谦还会说话,不似孩童般天真的话语,而是如成年人一般有见地,常常令大人们都赞叹不已,皆叹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能化龙成才。”
“凤凰台”与“癸辛街”
江南的四月已是仲春,整个杭州城早已被盛开的花草树木装点的分外美丽。清明节到了,六岁的小于谦跟着家人一起去城外的于氏祖坟之地祭祀祖先。小于谦终究有孩童心性,不完全明白清明祭扫之意,没有忧愁与沉重之心,只将祭扫作郊游而已。于是乎,便跟着大人们的后面跑前跑后,兴奋异常。原本较为沉重的气氛被小于谦的活泼欢快冲淡了几分,而路边的草木的绿意也似乎更加浓重了几分。
凤凰台是祭扫途中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约有六尺来高的土台,据传还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遗址。清明时节,多半都是晦暗的天气,站在凤凰台放眼眺望四周优雅的景致,抒怀古人之忧思,未尝不是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活泼的小于谦看到了这个高台,内心的征服欲不可抑止得涌上来,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台前,准备爬上去。于谦的叔叔于彦明担心小于谦从高台上摔下来,便快步上前,抓住小于谦的手,二人一起登上凤凰台。或许是被小于谦的活泼感染,于彦明心情甚好,站在台上环顾四周的翠绿之景,顺口吟出一个对联的上联:
“今朝同上凤凰台,”
话音刚落,只听见身旁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
“他年独占麒麟阁。”
于彦明一听,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赞道:“好!对的好!这孩子真是我们于家的神童啊,将来一定能光耀于家门楣!”
第二年,于谦七岁,又和叔叔等于家人祭祀祖先,祭扫过后一家人从癸辛街路过。只见牌坊上写着“癸辛街”三个字,叔叔于彦明心中一动,想考校一下小于谦,指着牌坊对于谦道:
“你看‘癸辛街’三个字,上两个字合着甲子干支,下一个字又合着街道地名。我思考许久也没有对上一个合适的词来,你要是对的好,我就做一件小圆领褂子送给你。”
不料小于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答曰:“这有何难?‘癸辛街’可以用‘子午谷’来作对。”
“子午谷,对的好,但是我忘记了它的出处,你可知道出自何处?”
“自然知晓!《三国志》中记载,六出祁山之时,众将士在诸葛亮帐中议策,其中大将魏延对诸葛丞相献计道:‘延愿得精兵五千,由陈仓道而东,当子午谷而西,不消十日,可到长安。’另外,在《资治通鉴》上也有此记载。”
一番引经据典,甚至细微之处亦没有忽略,足见其天赋异禀。于彦明与族中众人听后都非常惊讶,尽管已经夸赞过小于谦多次,还是忍不住再次赞叹道:“这个孩子非同寻常,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必定能让于家兴旺,应当好好培养他啊!”之后,于彦昭与弟弟彦明带着于谦跟族人一起返回家中。
过了几天,于彦明果真没有食言,拿着一件妻子亲手做的小圆领红褂送给侄儿于谦,并郑重其事地说道:
“谦儿还需要加倍努力,他日就穿这样的大红袍来光耀我们于家门楣。”
明代官员的朝服颜色均以朱红色为主色,于彦明此言,给予了小于谦以厚望。于谦并未客气推脱,径直接过红褂穿在身上,挺胸抬头答曰:
“若等台辅,敢不佩服?”
一语双关,稚嫩的声音难掩少年的豪情与志向。可惜的是于彦明英年早逝,没有来得及看到于谦所取得的功业,真是让人感觉颇为遗憾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将目光重新回到我们的主人公于谦身上。做完了梦,现实还是要面对的。读书识字,《三字经》之类对现在的小于谦来说才是头等大事,小于谦也不负众望,读书非常得心应手,彦昭一教就会,而且过目不忘,这不免让身为父亲的于彦昭有些嫉妒了。
天资初显
于谦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凡的天资,被当地的人称为神童。不仅具有良好的天赋,才思敏捷,而且还非常勤奋。中国古代是从来不缺神童的,但是能有成就的神童却屈指可数,向前有刘伯温、解缙,向后有张居正、王阳明。但更多的神童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伤仲永》一文就描述了一位神童是如何“泯然众人矣”的。因此不持续学习,仅仅依靠天赋而坐吃山空,到最后只能与众人无异。越优秀越努力,这一点对于小于谦来说尤为难得。当然,神童的共有特质小于谦也是具备的,例如读书吟诗过目不忘,才思敏捷,理解能力强,心智较早成熟等。善属对是另一不得不提及的天赋,很难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将自己所学所看过的内容都融会贯通,转化能力强的惊人,以至于于谦对对子从来都是立即,几乎不加思考,见此神童,只得感叹自己天资弗如啊。不仅如此,于谦还会说话,不似孩童般天真的话语,而是如成年人一般有见地,常常令大人们都赞叹不已,皆叹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能化龙成才。”
“凤凰台”与“癸辛街”
江南的四月已是仲春,整个杭州城早已被盛开的花草树木装点的分外美丽。清明节到了,六岁的小于谦跟着家人一起去城外的于氏祖坟之地祭祀祖先。小于谦终究有孩童心性,不完全明白清明祭扫之意,没有忧愁与沉重之心,只将祭扫作郊游而已。于是乎,便跟着大人们的后面跑前跑后,兴奋异常。原本较为沉重的气氛被小于谦的活泼欢快冲淡了几分,而路边的草木的绿意也似乎更加浓重了几分。
凤凰台是祭扫途中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约有六尺来高的土台,据传还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遗址。清明时节,多半都是晦暗的天气,站在凤凰台放眼眺望四周优雅的景致,抒怀古人之忧思,未尝不是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活泼的小于谦看到了这个高台,内心的征服欲不可抑止得涌上来,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台前,准备爬上去。于谦的叔叔于彦明担心小于谦从高台上摔下来,便快步上前,抓住小于谦的手,二人一起登上凤凰台。或许是被小于谦的活泼感染,于彦明心情甚好,站在台上环顾四周的翠绿之景,顺口吟出一个对联的上联:
“今朝同上凤凰台,”
话音刚落,只听见身旁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
“他年独占麒麟阁。”
于彦明一听,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赞道:“好!对的好!这孩子真是我们于家的神童啊,将来一定能光耀于家门楣!”
第二年,于谦七岁,又和叔叔等于家人祭祀祖先,祭扫过后一家人从癸辛街路过。只见牌坊上写着“癸辛街”三个字,叔叔于彦明心中一动,想考校一下小于谦,指着牌坊对于谦道:
“你看‘癸辛街’三个字,上两个字合着甲子干支,下一个字又合着街道地名。我思考许久也没有对上一个合适的词来,你要是对的好,我就做一件小圆领褂子送给你。”
不料小于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答曰:“这有何难?‘癸辛街’可以用‘子午谷’来作对。”
“子午谷,对的好,但是我忘记了它的出处,你可知道出自何处?”
“自然知晓!《三国志》中记载,六出祁山之时,众将士在诸葛亮帐中议策,其中大将魏延对诸葛丞相献计道:‘延愿得精兵五千,由陈仓道而东,当子午谷而西,不消十日,可到长安。’另外,在《资治通鉴》上也有此记载。”
一番引经据典,甚至细微之处亦没有忽略,足见其天赋异禀。于彦明与族中众人听后都非常惊讶,尽管已经夸赞过小于谦多次,还是忍不住再次赞叹道:“这个孩子非同寻常,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必定能让于家兴旺,应当好好培养他啊!”之后,于彦昭与弟弟彦明带着于谦跟族人一起返回家中。
过了几天,于彦明果真没有食言,拿着一件妻子亲手做的小圆领红褂送给侄儿于谦,并郑重其事地说道:
“谦儿还需要加倍努力,他日就穿这样的大红袍来光耀我们于家门楣。”
明代官员的朝服颜色均以朱红色为主色,于彦明此言,给予了小于谦以厚望。于谦并未客气推脱,径直接过红褂穿在身上,挺胸抬头答曰:
“若等台辅,敢不佩服?”
一语双关,稚嫩的声音难掩少年的豪情与志向。可惜的是于彦明英年早逝,没有来得及看到于谦所取得的功业,真是让人感觉颇为遗憾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