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阿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川乐山,有个大佛寺,是蜀中的旅游胜景之一。
念书时,每年春季学校都组织游大佛寺,在儿时的我眼里,它又高又大,如果要说对它有什么感想,不外乎,大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及至成人了,再上大佛寺,感受和儿时完全不同了。
进得大佛寺山门,拾阶而上,沿途古树参天,绿叶成荫。右边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滚滚而来,汇合之后又滔滔而去,水与水的交合处,白浪翻卷,景象蔚为壮观。左边的崖壁上的杂草丛中,不时有历代名流游大佛寺留下的墨宝,其中最醒目的是蜀籍才子苏东坡那遒劲有力的九个大字:苏东坡载酒到此一游。
登到山顶,入得内山门,迎面是平整的坝子,中间有几株合围的大树,显然有点年代了。大佛呢?前面人群熙熙攘攘,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个硕大的石像头,盘着密密的螺髻,这就是大佛的头了。在栏杆边往下望,大佛真大呢!它背靠山壁,坐在山间,两边是笔直的悬崖,脚下是湍急的流水。大佛在唐代修建,总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容下两个人,肩宽28米,头顶可放置一张大圆桌,脚背可坐百余人。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确是那样。
大佛左边崖壁上有先人们凿出的石阶,嵌在石崖上,呈“之”形延伸,共有九个拐,雅称九曲栈道,俗称“九道拐”沿石阶而下,可达大佛的脚部。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紧盯着脚尖,一步一步往下挪,一抬眼,崖下湍急的流水,看得我心惊胆战,腿直发软。好不容易下到一小块平台,从这个角度看,大佛体态魁伟,雍容大度,正襟危坐,慈祥端庄。盯着大佛安祥的眼,那一刻,我的心竟一片安宁,暂时忘了身边的危险。
下到大佛脚部,我已经汗流浃背,脸红心跳,气喘吁吁了。仰视大佛,它双手护膝,稳稳地坐在山间,双目微启,俯视着滚滚南流的三江,若人站在它的手掌里,就象一只蚊子在人的手掌里那般大小。大佛脚前有一只巨大的香炉,香炉下有几只蒲团,供信佛的人们跪拜。也知道,佛的保佑是意念中的事,但我仍虔诚地双手合一,在心里默默祈求着佛主保佑远方的亲人平安吉祥。
重新登上山顶,放眼远望,峨眉山在天际处隐隐约约的,呈淡青色,沿河两岸翠绿一片,一派水乡风景。在河心坝的鹅卵石上不时有水鸟驻足,水面上还有一群野鸭正在戏水,游轮一来,惊得鸟啊、鸭啊噗噗直飞,游轮一去,它们又飞了回来,悠然自得地继续嬉戏。也许因为大佛就在身边,生灵们显得比别处的生灵更有灵性些,它们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跟环境和弦地融在了一起。
向河的上游望去,乐山城林立的高楼大厦清晰可见,大佛微睁着双眼,不分昼夜地看着这个城市近千年的变迁,不论是繁荣、富足,还是战乱、饥荒、瘟疫,一点一滴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如果它能开口说话,一定会骇世惊闻的,沉淀了近千年的语言会是什么样的分量?然而,佛什么也不会记,什么也不会说,它是净土一片。
试想苏东坡游大佛寺时,在急流中泛舟而下,看着两岸的美景,品着美酒,用心贴着自然,任滔滔的江水洗涤去心中的杂念,感悟着佛理,在他多灾多难的一生中是件多么难得的美事!苏东坡在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悟了几十年,终于在晚年时皈依了佛门,他在为心灵找到净土后,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从古到今,佛理是一样的,也许只有忘淡官职、荣誉和名声,忘淡奢侈的物质享受,回归于清纯和空灵,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明白真正的人生。
成年后,每游一次大佛寺,我的心便要被洗涤一次
四川乐山,有个大佛寺,是蜀中的旅游胜景之一。
念书时,每年春季学校都组织游大佛寺,在儿时的我眼里,它又高又大,如果要说对它有什么感想,不外乎,大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及至成人了,再上大佛寺,感受和儿时完全不同了。
进得大佛寺山门,拾阶而上,沿途古树参天,绿叶成荫。右边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滚滚而来,汇合之后又滔滔而去,水与水的交合处,白浪翻卷,景象蔚为壮观。左边的崖壁上的杂草丛中,不时有历代名流游大佛寺留下的墨宝,其中最醒目的是蜀籍才子苏东坡那遒劲有力的九个大字:苏东坡载酒到此一游。
登到山顶,入得内山门,迎面是平整的坝子,中间有几株合围的大树,显然有点年代了。大佛呢?前面人群熙熙攘攘,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个硕大的石像头,盘着密密的螺髻,这就是大佛的头了。在栏杆边往下望,大佛真大呢!它背靠山壁,坐在山间,两边是笔直的悬崖,脚下是湍急的流水。大佛在唐代修建,总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容下两个人,肩宽28米,头顶可放置一张大圆桌,脚背可坐百余人。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确是那样。
大佛左边崖壁上有先人们凿出的石阶,嵌在石崖上,呈“之”形延伸,共有九个拐,雅称九曲栈道,俗称“九道拐”沿石阶而下,可达大佛的脚部。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紧盯着脚尖,一步一步往下挪,一抬眼,崖下湍急的流水,看得我心惊胆战,腿直发软。好不容易下到一小块平台,从这个角度看,大佛体态魁伟,雍容大度,正襟危坐,慈祥端庄。盯着大佛安祥的眼,那一刻,我的心竟一片安宁,暂时忘了身边的危险。
下到大佛脚部,我已经汗流浃背,脸红心跳,气喘吁吁了。仰视大佛,它双手护膝,稳稳地坐在山间,双目微启,俯视着滚滚南流的三江,若人站在它的手掌里,就象一只蚊子在人的手掌里那般大小。大佛脚前有一只巨大的香炉,香炉下有几只蒲团,供信佛的人们跪拜。也知道,佛的保佑是意念中的事,但我仍虔诚地双手合一,在心里默默祈求着佛主保佑远方的亲人平安吉祥。
重新登上山顶,放眼远望,峨眉山在天际处隐隐约约的,呈淡青色,沿河两岸翠绿一片,一派水乡风景。在河心坝的鹅卵石上不时有水鸟驻足,水面上还有一群野鸭正在戏水,游轮一来,惊得鸟啊、鸭啊噗噗直飞,游轮一去,它们又飞了回来,悠然自得地继续嬉戏。也许因为大佛就在身边,生灵们显得比别处的生灵更有灵性些,它们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跟环境和弦地融在了一起。
向河的上游望去,乐山城林立的高楼大厦清晰可见,大佛微睁着双眼,不分昼夜地看着这个城市近千年的变迁,不论是繁荣、富足,还是战乱、饥荒、瘟疫,一点一滴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如果它能开口说话,一定会骇世惊闻的,沉淀了近千年的语言会是什么样的分量?然而,佛什么也不会记,什么也不会说,它是净土一片。
试想苏东坡游大佛寺时,在急流中泛舟而下,看着两岸的美景,品着美酒,用心贴着自然,任滔滔的江水洗涤去心中的杂念,感悟着佛理,在他多灾多难的一生中是件多么难得的美事!苏东坡在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悟了几十年,终于在晚年时皈依了佛门,他在为心灵找到净土后,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从古到今,佛理是一样的,也许只有忘淡官职、荣誉和名声,忘淡奢侈的物质享受,回归于清纯和空灵,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明白真正的人生。
成年后,每游一次大佛寺,我的心便要被洗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