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名家 (2/2)
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战国大司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有称霸的根基,如果让魏国缓过气来攻打秦国,到时候秦国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秦惠君如梦初醒,便驱逐了公孙衍,启用张仪为客卿。
公孙衍因此深恨张仪,离开秦国后,便来到魏国,支持惠子「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张仪也是魏人。【PS:魏国真的是人才输出大国。】
秦惠君十四年,张仪拥戴前者正式称王,更改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秦惠王三年时,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秦国派往魏国担任国相,希望魏国能成为中原第一个向秦国屈服的国家。
正是在这段时期,惠子失去了相位,先赴楚国,随后回到宋国,而公孙衍则成为「合纵抗秦」的魏方第二代领袖人物。
且在后来,公孙衍在齐、韩、燕、赵、楚五国的支持下,赶走张仪,成为魏国的国相,并继续「合纵抗秦」。
这即是惠子、公孙衍、张仪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合纵连横」期间,纵横家是这场博弈的主角,比如苏秦、张仪、公孙衍,而惠子,虽然他主张合纵抗秦,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名家鼻祖。
而这,也正是庄子对惠子很不满、觉得他“犹有未树”的地方——你惠施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研究你的名学,混在诸国间的博弈中做什么?
平心而论,惠子其实是一位学者,一位辩者,他在魏国执政期间,虽然对国家不能说没有裨益,但终归不如公孙衍、张仪等人那般耀眼。
对于惠子的才学,庄子亦是认可的,甚至于还在《天下篇》中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即「学富五车」典故的由来。
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惠子有才学,但却因为种种俗事俗物而耽误了在其名学中的成就,所以庄子才要骂惠子——这大概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作为被誉为名家鼻祖的惠子,其主要思想有「合同异论」与「坚白论」。【PS:有书友指出「坚白论」是公孙龙提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的,公孙龙只是延续了惠子的思想,并且,他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理论,是「离坚白派」,属于狭义的诡辩范畴。顺便说一句,「白马非马」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公孙龙首创,而是出自稷下学宫的「倪说」,即《韩非子》所载的「儿说」。】
而在「合同异论」中,认为世上的万物,虽然有小的差别,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基于这一点,他劝世人「泛爱万物」,莫分彼此。
听上去似乎跟墨家的思想有点相同?
但事实上,墨家思想的最大对手,就是惠子。
比如《墨子》曰:厚,有所大。
顾名思义,即是一件事物只有有了“厚度”,才能有体积。
但惠子则反驳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他认为,认为物质的粒子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墨子》又曰: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即认为个别区域的前方不容一线之地,这就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
惠子又反驳道:南方无穷而有穷。
他表示人站在北方(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所以是“无穷”;可若是站在南方(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北方,南方的“实”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是“有穷”。
《墨子》又曰:平,同高也。
惠子又反驳道:天与地卑(接近),山与泽平。
意思是说,在从极高处俯视,天跟地是接近的,山与湖泊是平的,表示观测的人所在位置不同,他看到的高低是不同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辩论这方面,当时惠子堪称辩遍天下无敌手,无数慕名而来的学者、辩者,都无法难倒惠子。
然而似这般雄辩的惠子,他偏偏就无法辩过庄子。
最著名的,莫过于「濠梁之辩」,即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一座桥上散步时的辩论。
当时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道: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道:你又不是鱼,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PS:「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就来自于此。】
庄子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正确的。
庄子笑道:请你回归最开始的问题,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即是战国首屈一指的两位辩者之间的对话。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国有称霸的根基,如果让魏国缓过气来攻打秦国,到时候秦国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秦惠君如梦初醒,便驱逐了公孙衍,启用张仪为客卿。
公孙衍因此深恨张仪,离开秦国后,便来到魏国,支持惠子「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张仪也是魏人。【PS:魏国真的是人才输出大国。】
秦惠君十四年,张仪拥戴前者正式称王,更改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秦惠王三年时,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秦国派往魏国担任国相,希望魏国能成为中原第一个向秦国屈服的国家。
正是在这段时期,惠子失去了相位,先赴楚国,随后回到宋国,而公孙衍则成为「合纵抗秦」的魏方第二代领袖人物。
且在后来,公孙衍在齐、韩、燕、赵、楚五国的支持下,赶走张仪,成为魏国的国相,并继续「合纵抗秦」。
这即是惠子、公孙衍、张仪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合纵连横」期间,纵横家是这场博弈的主角,比如苏秦、张仪、公孙衍,而惠子,虽然他主张合纵抗秦,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名家鼻祖。
而这,也正是庄子对惠子很不满、觉得他“犹有未树”的地方——你惠施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研究你的名学,混在诸国间的博弈中做什么?
平心而论,惠子其实是一位学者,一位辩者,他在魏国执政期间,虽然对国家不能说没有裨益,但终归不如公孙衍、张仪等人那般耀眼。
对于惠子的才学,庄子亦是认可的,甚至于还在《天下篇》中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即「学富五车」典故的由来。
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惠子有才学,但却因为种种俗事俗物而耽误了在其名学中的成就,所以庄子才要骂惠子——这大概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作为被誉为名家鼻祖的惠子,其主要思想有「合同异论」与「坚白论」。【PS:有书友指出「坚白论」是公孙龙提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的,公孙龙只是延续了惠子的思想,并且,他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理论,是「离坚白派」,属于狭义的诡辩范畴。顺便说一句,「白马非马」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公孙龙首创,而是出自稷下学宫的「倪说」,即《韩非子》所载的「儿说」。】
而在「合同异论」中,认为世上的万物,虽然有小的差别,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基于这一点,他劝世人「泛爱万物」,莫分彼此。
听上去似乎跟墨家的思想有点相同?
但事实上,墨家思想的最大对手,就是惠子。
比如《墨子》曰:厚,有所大。
顾名思义,即是一件事物只有有了“厚度”,才能有体积。
但惠子则反驳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他认为,认为物质的粒子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墨子》又曰: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即认为个别区域的前方不容一线之地,这就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
惠子又反驳道:南方无穷而有穷。
他表示人站在北方(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所以是“无穷”;可若是站在南方(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北方,南方的“实”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是“有穷”。
《墨子》又曰:平,同高也。
惠子又反驳道:天与地卑(接近),山与泽平。
意思是说,在从极高处俯视,天跟地是接近的,山与湖泊是平的,表示观测的人所在位置不同,他看到的高低是不同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辩论这方面,当时惠子堪称辩遍天下无敌手,无数慕名而来的学者、辩者,都无法难倒惠子。
然而似这般雄辩的惠子,他偏偏就无法辩过庄子。
最著名的,莫过于「濠梁之辩」,即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一座桥上散步时的辩论。
当时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道: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道:你又不是鱼,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PS:「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就来自于此。】
庄子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正确的。
庄子笑道:请你回归最开始的问题,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即是战国首屈一指的两位辩者之间的对话。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