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冰山冷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修必读的。水浒传的刀光剑影,三国演义的勾心斗角,红楼梦的爱恨缠绵,然而我十八岁时读过的最难忘的,还是要数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西游记了。
它的内容注入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人们不需要在这个故事里寄托太多自己的情感,也不需要将它处处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和比较,把心神轻轻松松地投入,体尝一下身体上天入地,心理无拘无束的双重自由,这才是神话世界中最大的享受。记得那时读这本小说,总是会有一种共鸣感,想必是那个年龄的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欢呼吧!
在经历了压抑个性的应试教育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就是自由的化身,它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知道,彻底自由在现实环境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终究要受到现实力量的制约,连孙悟空都无法解决人性的本质与不得不受压制间的矛盾,我们凡人自然无法去取得绝对自由。或许,在文明的社会中,我们的外部世界处于一个非常固定的位置上,我们可以尽量让内心世界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无边无际,包容天地。这已是我们争取人性自由的极限了。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对于人类价值及人性需求的认识比过去深了好几个层次,也许在社会地位方面的追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理应进入更高境界,却不知被什么消磨了。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真正的神话已被认为是小孩子胡思乱想的把戏,而现状的神话大多数已成为奇迹的代名词,它现实的一面被保留,而浪漫的一面则被抛弃。其实,神话决非幼稚的产物,它有着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资料。又进一步说:神话是尤为庄重的宇宙,绝对面貌的宇宙,神圣构想中生活和奇迹迭现的浑浊之景象。我并不想论证神话在文化方面的地位,但神话在古代确实与人们关系非常密切,无数绘画雕塑作品取材于神话,许多音乐题材的灵感也源于神话,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这些伟大的诗歌也都是由神话改写而成的。这些由心灵虚构的世界,其实是人性最真实最本质的追求。尽管有些遥远,但它能给人以努力接近它的力量。使人们摆脱碌碌生活的枷锁。人们常抱怨灵魂空虚,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其实神话和音乐、山水画一样,是医疗这些病症的良方,也是指明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实在不该疏远神话。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而此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也只有那个年龄的孩子对未来抱有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十八岁的我也是在那时塑造了写作这样浪漫梦幻的理想。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色彩:他即使再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时代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并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更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更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食粮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呼喊一声:时代整个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它修理好。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则,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是什么。
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现实生活中许多见义勇为、舍已救人的人被称为“英雄”但他们壮烈而不算壮美,虽勇敢却不算光辉,所以达不到英雄的境界,而那些在球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有时确实能以他们的魅力带给人们激情和拼搏的勇气,但他们却无法带来更多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次思考。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上,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漠然视之。
有人说,大多数名著都有一种特殊功效,即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会产生不同感受和体验。在十八岁的年龄读过西游记,使我更坚定地以它昭示的“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为我的理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鼓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修必读的。水浒传的刀光剑影,三国演义的勾心斗角,红楼梦的爱恨缠绵,然而我十八岁时读过的最难忘的,还是要数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西游记了。
它的内容注入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人们不需要在这个故事里寄托太多自己的情感,也不需要将它处处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和比较,把心神轻轻松松地投入,体尝一下身体上天入地,心理无拘无束的双重自由,这才是神话世界中最大的享受。记得那时读这本小说,总是会有一种共鸣感,想必是那个年龄的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欢呼吧!
在经历了压抑个性的应试教育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就是自由的化身,它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知道,彻底自由在现实环境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终究要受到现实力量的制约,连孙悟空都无法解决人性的本质与不得不受压制间的矛盾,我们凡人自然无法去取得绝对自由。或许,在文明的社会中,我们的外部世界处于一个非常固定的位置上,我们可以尽量让内心世界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无边无际,包容天地。这已是我们争取人性自由的极限了。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对于人类价值及人性需求的认识比过去深了好几个层次,也许在社会地位方面的追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理应进入更高境界,却不知被什么消磨了。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真正的神话已被认为是小孩子胡思乱想的把戏,而现状的神话大多数已成为奇迹的代名词,它现实的一面被保留,而浪漫的一面则被抛弃。其实,神话决非幼稚的产物,它有着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资料。又进一步说:神话是尤为庄重的宇宙,绝对面貌的宇宙,神圣构想中生活和奇迹迭现的浑浊之景象。我并不想论证神话在文化方面的地位,但神话在古代确实与人们关系非常密切,无数绘画雕塑作品取材于神话,许多音乐题材的灵感也源于神话,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这些伟大的诗歌也都是由神话改写而成的。这些由心灵虚构的世界,其实是人性最真实最本质的追求。尽管有些遥远,但它能给人以努力接近它的力量。使人们摆脱碌碌生活的枷锁。人们常抱怨灵魂空虚,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其实神话和音乐、山水画一样,是医疗这些病症的良方,也是指明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实在不该疏远神话。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而此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也只有那个年龄的孩子对未来抱有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十八岁的我也是在那时塑造了写作这样浪漫梦幻的理想。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色彩:他即使再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时代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并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更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更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食粮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呼喊一声:时代整个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它修理好。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则,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是什么。
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现实生活中许多见义勇为、舍已救人的人被称为“英雄”但他们壮烈而不算壮美,虽勇敢却不算光辉,所以达不到英雄的境界,而那些在球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有时确实能以他们的魅力带给人们激情和拼搏的勇气,但他们却无法带来更多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次思考。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上,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漠然视之。
有人说,大多数名著都有一种特殊功效,即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会产生不同感受和体验。在十八岁的年龄读过西游记,使我更坚定地以它昭示的“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为我的理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鼓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