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笨 蛋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许是受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贾某某的言论和诸多文学作品的不良宣传影响,我曾经在自己的心目中和理想里面把女孩子看得很神圣。至少在躁动的青春期,在我的眼里绝大部分女孩子是纯洁的——单纯的年代容易相信肤浅的感觉,那时还不会用行而上的方式去打量一个女孩子的大眼睛长头发后面是否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现在,说实在的,我对现在的女孩没有太多的幻想了——或者说,现在的我对女孩子没有太多的幻想了。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泯灭了对“神”的存在的幻想,知识的扩张和经验的成熟让我学会了理性分析表面下面的实质。生活和女孩都是看上去很美丽,尽管那种美丽都是经过了对自己或主观或客观的改造和伪饰而呈现出来的,但人们总还是迫不及待地拥抱了它和她们。
对于大部分漂亮的女孩子来说,美丽似乎总是和弱智牵扯在一起。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她们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化妆、购买衣物、学习美容课程、研究走在大街上如何提升自己的回头率和同自己的同类竞争,正是这些工作使得她们的脸蛋和身材的确变得越来越美丽动人——有许多名言形容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有志者,事竟成”、“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我怀疑用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是不是可以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然而也许有一点她们和我们都很难意识到:平面化的美丽难以支撑整体的个人形象和素质。当我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能够接触到所谓的美女时,我不得不哀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文学上,有一些形容女人的成语正在死亡——兰心惠质、秀外慧中语言的昌盛和死亡跟使用的频率关系颇大,脱离了现实基础,再伟大的作家也无法空造出兰心惠质、秀外慧中的美女。我同学说:中国现在的美女一半出国留洋,一半在包厢包房。看美女要么出国,要么开房。也许不尽然。生活中还是有美女的,尽管质量是参差不齐。但是我就奇怪为什么杂志封面和电视广告上清一色的都用了美女,似乎我们的社会只欣赏女人。既然这是社会的需要,那么那么多女人按照社会的要求把自己变成花瓶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花瓶多是好事,美化环境嘛。我们全社会有半边天花枝招展花坛锦簇,剩下半边天应该大饱眼福理所当然挑起社会建设的重任。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性别歧视,女性地位今非昔比。
果然!
女孩子似乎天生需要男生照顾。这句话似乎天经地义。她们仗着社会的陈腐观念自赏,处处爱惜自己。如果身边有男生,她们一定希望他们对自己大献殷勤并且以之为荣;如果女大当嫁,她们一定首选有(经济)实力的对象(美其名曰“终生有靠”);如果遭遇困境,她们一定会考虑动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来解困——条件是自己的青春与美丽。有多少女孩天生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而想方设法向花瓶的方向发展,望着电视里海报上大街小巷比自己更有优势的同类又羡又妒,还有可能黯然神伤甚至埋怨爹娘。
写到这里我必须请求大家(不光是女同胞们)的原谅。说到底我还是六根未净的凡俗之人,越写越觉得自己之所以还有这样的牢骚可发一定是心不死。“恨,就说明自己还在挂念,或者希冀。”我知道爱美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女孩子的天性,写这些话的原因并非出于酸葡萄心理或者是展示自己的所谓高尚。只是耳濡目染一个又一个的鲜花故事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社会对女性的种种不公。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至今仍然变相存在于人——每一个人的心理深处,包括贞操问题,婚姻问题,工作和待遇问题。但反思这样的问题成因,我们的女同胞们不觉得自己的主观是主要的吗?的确,要认识到这一点实在太难,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都在潜移默化地要求女性,教育女性,塑造女性,能够真正跳出这个圈子的有几人呢?——不为别人的眼光,只为自己的心灵和追求而活?不依靠男人或者任何一个可以、可能依靠的人,靠自己的实干与智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来成就自己?
女人,... -->>
也许是受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贾某某的言论和诸多文学作品的不良宣传影响,我曾经在自己的心目中和理想里面把女孩子看得很神圣。至少在躁动的青春期,在我的眼里绝大部分女孩子是纯洁的——单纯的年代容易相信肤浅的感觉,那时还不会用行而上的方式去打量一个女孩子的大眼睛长头发后面是否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现在,说实在的,我对现在的女孩没有太多的幻想了——或者说,现在的我对女孩子没有太多的幻想了。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泯灭了对“神”的存在的幻想,知识的扩张和经验的成熟让我学会了理性分析表面下面的实质。生活和女孩都是看上去很美丽,尽管那种美丽都是经过了对自己或主观或客观的改造和伪饰而呈现出来的,但人们总还是迫不及待地拥抱了它和她们。
对于大部分漂亮的女孩子来说,美丽似乎总是和弱智牵扯在一起。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她们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化妆、购买衣物、学习美容课程、研究走在大街上如何提升自己的回头率和同自己的同类竞争,正是这些工作使得她们的脸蛋和身材的确变得越来越美丽动人——有许多名言形容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有志者,事竟成”、“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我怀疑用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是不是可以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然而也许有一点她们和我们都很难意识到:平面化的美丽难以支撑整体的个人形象和素质。当我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能够接触到所谓的美女时,我不得不哀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文学上,有一些形容女人的成语正在死亡——兰心惠质、秀外慧中语言的昌盛和死亡跟使用的频率关系颇大,脱离了现实基础,再伟大的作家也无法空造出兰心惠质、秀外慧中的美女。我同学说:中国现在的美女一半出国留洋,一半在包厢包房。看美女要么出国,要么开房。也许不尽然。生活中还是有美女的,尽管质量是参差不齐。但是我就奇怪为什么杂志封面和电视广告上清一色的都用了美女,似乎我们的社会只欣赏女人。既然这是社会的需要,那么那么多女人按照社会的要求把自己变成花瓶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花瓶多是好事,美化环境嘛。我们全社会有半边天花枝招展花坛锦簇,剩下半边天应该大饱眼福理所当然挑起社会建设的重任。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性别歧视,女性地位今非昔比。
果然!
女孩子似乎天生需要男生照顾。这句话似乎天经地义。她们仗着社会的陈腐观念自赏,处处爱惜自己。如果身边有男生,她们一定希望他们对自己大献殷勤并且以之为荣;如果女大当嫁,她们一定首选有(经济)实力的对象(美其名曰“终生有靠”);如果遭遇困境,她们一定会考虑动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来解困——条件是自己的青春与美丽。有多少女孩天生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而想方设法向花瓶的方向发展,望着电视里海报上大街小巷比自己更有优势的同类又羡又妒,还有可能黯然神伤甚至埋怨爹娘。
写到这里我必须请求大家(不光是女同胞们)的原谅。说到底我还是六根未净的凡俗之人,越写越觉得自己之所以还有这样的牢骚可发一定是心不死。“恨,就说明自己还在挂念,或者希冀。”我知道爱美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女孩子的天性,写这些话的原因并非出于酸葡萄心理或者是展示自己的所谓高尚。只是耳濡目染一个又一个的鲜花故事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社会对女性的种种不公。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至今仍然变相存在于人——每一个人的心理深处,包括贞操问题,婚姻问题,工作和待遇问题。但反思这样的问题成因,我们的女同胞们不觉得自己的主观是主要的吗?的确,要认识到这一点实在太难,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都在潜移默化地要求女性,教育女性,塑造女性,能够真正跳出这个圈子的有几人呢?——不为别人的眼光,只为自己的心灵和追求而活?不依靠男人或者任何一个可以、可能依靠的人,靠自己的实干与智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来成就自己?
女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