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小夫小妻小仙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史记》中也有大禹“予不子”的记载,就是说大禹从涂山女手中把孩子抢回来。他也断定不了孩子一定就是他的,因为涂山女也是自由的,可以跟其他的人发生关系。

    所以说周人没有把这种事情作为讨伐纣王的理由是很合乎情理的,因为这在当时社会是很平常的事情,说句玩笑的话,你敢说人家挂起来的肉不是要风干做腊肉的?

    而鹿台之说就更有意思了,最初的史料并没有说鹿台到底有多大,甚至有人说鹿台只是一个地名,但到了后世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明确为“大三里,高千尺”,高千尺?摩天大楼吗?而晋朝的皇甫谧写《帝王世纪》的时候,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面积升级到“高千丈”的地步。高千丈?“是要通天吗?

    难怪当时孔子的门生子贡也看不过去,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上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他说纣王的很多罪过并未发生过,都是被后人所加上去的。

    正如李慈铭所说,纣王,这个被称为残暴不仁的昏君,他其实在史料中只杀过王子比干。既然他如后世所说的那么残暴,干麻要做囚箕子、拘押文王这种麻烦事,杀了不就完了嘛。

    《古本竹书纪年》中说:“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

    囚箕子和杀王子比干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大家要注意了,这三个人,箕子、王子比干、微子,他们不是商纣的叔父就是庶兄,身份可以说是非常特殊,而且历史文献中也没有记载比干死的原因,只是说“比干谏而死!”并没有说什么要验什么七窍玲珑心这种无稽之谈。最多也就是因为政见不和,导致的杀比干,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今天不知道,史书中没有详载。

    至于拘押文王的原因,史记中说是因为纣王杀了当时的一个大诸侯九候,以敬天下,文王知道了这件事,怨声载道,被当时另一个崇国的诸侯,叫做虎告密,商纣这才大怒,将文王关了起来,这也是周人后来说他听信小人谗言的主要原因。

    而纣王为什么要杀九候,为什么又要拘文王,这恐怕都是有原因的。

    在当时纣王旗下最大的三个诸侯,也就是的九侯、文王、鄂侯,当时被命列三公,看起来挺风光的,象三大护法似的,其实这三个人的实力都不小,都是有实力和商抗衡的,只是被商纣打败而伏首称臣,这时的形势有点象康熙年间三藩的架势,正所谓万乘之君以防千乘之王,康熙当年就想方设法撤了三藩。

    纣王心里恐怕也是这个想法,他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这之前,三个人里其中有两个都曾反叛,就是文王和九候,后来被商纣所伏,尤其是文王,他们之间表面是君臣的关系,其实呢,是有很深的世仇在里面的。

    在此之前商纣的先王文丁曾经杀了文王的父亲季历,后来在商帝乙二年,文王挥师伐商,只是后来失败了。《古本竹书纪年》中所记:“(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而在近年来出土的卜甲上也有‘用踝商’三字以证实,《甲金字典》认为是“像人跪降献戈状”。说明姬周的确有对商动武、而后缴械投降的记录。

    而且不仅如此,在商纣时期,也就是帝辛二十二年的冬天,曾经在渭水搞了一次大的军事演习,《古本竹书纪年》有载:“帝辛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

    这商纣干麻吃饱没事干,跑那搞什么军事演习?

    渭水流域是什么地方,这是商、周两国的疆界所在,所以这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实际上是演给岐周看的。商纣的目的,显然是说以商之强大,尚不是你们所能抗衡的,所以也不要妄存斟商之意。

    军事演习是二十二年冬天开始的,到了二十三年,就有了“囚西伯于羑里。”从年限来推测,文王很可能就是这次军事演习中已经被囚禁了起来。

    这件事在《周易》中也有记载,《周易》正是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时所做,见于《震》篇:“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所以不难看出,商纣之所以囚而不杀,是有他的政治原因的,那就是把文王囚禁起来,做为人质。毕竟商、周之间的关系貌合神离,而且据说当时周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商纣,《论语。泰伯》中说周当时是“三分天下已得其二。”虽然可能没有写的三分已得其二这么夸张,恐怕也相去不远,否则怎么会吹此空穴之风。这你想啊,你周人这么坐大了,这还让商纣怎么睡得着,所以先关起来牵制住吧。

    直到六年后才把文王放回故里,这一年文王已经是八十五岁高龄了,古人活到八十五岁,可谓是老之极矣,但是文王的心还不老,来年春天就率旗下的各路诸侯到入贡,表示臣服,但是入贡后的第二年就开始练兵于毕,又拜吕尚为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姜子牙,这在《古本竹书纪年》有载“(帝辛)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这样看来,周人图商,可以说是筹划多年,所以文王从此“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而又默默的壮大自己,这正如他流传于后世著名的战略思想“以杞包瓜”,正如杞树长大了,原先与杞树同园的瓜就会枯死一样,这可见于《遘。九五》。

    这样看来,在文王眼中,殷商还暂时不是那时的周所能征服的,毕竟商纣有着强大的军队,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兵器,甚至还有一支强力军种“象队”,这在《吕氏春秋。古乐》有记“商人服象为虐东夷。”

    提到东夷就不能不说商纣的功绩了,实际上商纣确实是位战功显赫有能力的君主,在其先王的时候姬周反叛、九侯反叛,东夷来犯,先王还曾经率军讨伐过东夷,却失败了,殷商数朝衰败,到商纣临位的时候可说是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可就是这样,商纣硬是将九候和姬周打败,使其臣服,又率军讨伐东夷,并且获胜,带回了东夷人方君主的头颅。

    恐怕也正是因为这场大战,令商纣实力大减,在近年来发掘出来的卜辞中我们发现商纣讨伐一次东夷人方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虽然最后商纣带回了人方伯的头颅,但是对商的军力和国力都是极为耗损的,因此《左传》中是这样说的:“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前有姬周虎视耽耽,后有克东夷而损其身,这还不算完,又有一个被后世认为是周灭商的最大功臣出现了,他就是胶鬲,也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举于鱼盐之中”的主人公。

    传说胶鬲当时居于商,获利于鱼盐,但是有一次无意中的机会被来商的文王发现,觉得他是个人才,就向商纣举荐他,后来做了商的官员,同样也成为了文王放在商纣身边的一枚棋子,和当初成汤灭夏的伊尹诚为相似,于是继“伊尹比而亡夏”之后,就有了“胶鬲比而亡殷。”出自《国语》。

    《国语》中说“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这里居然同时提到了妲己和胶鬲是亡殷的主因,是他们二人朋比为奸吗?其他史书却再也没有提起过,令人遐想多多。

    其实除了胶鬲以外,还有一个人参加了这次叛商的大业,他就是商纣的哥哥微子,也正是当初因为母亲不是正宫而与王位失之交臂的帝乙的长子。

    《吕氏春秋。诚廉》篇说,微子与周大臣召公歃血为盟于共头山,周许诺微子世为长侯,守殷常祀以及相奉桑林,私有孟渚之利。至于说誓盟的目的是什么,没有记载,但是从周人许诺了微子世代长侯继之,并奉有桑林之祀,私有孟诸之利这些来看,那他是不是也要做些什么呢?

    《荀子。成相》中载:“纣卒易向,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于宋。”细绎文义,牧野之战中,纣王的军队投降,反戈击纣,微子启便下车而降,说明其与武王合谋之事成功,武王称赞他,并且给他封邦建国。

    这么说来微子参与助周伐纣,恐怕不假,近年来陕西出土的铜器铭文,其中的史墙盘铭云:“青(静)幽高祖,才(在)微灵处。雩武王既殷,微史(使)烈祖乃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寓于周卑处。”

    关于这段话,近代学者赵诚在《墙盘铭文补释》中是这么解释的“微氏高祖早在文王时代就已暗地归周,所以生前‘在微灵处’,死后遵为‘静幽’,以示安安静静地呆着,像五体投地那样地臣服于周。不仅没有以军队助纣反周,还可能有过保卫文王或周国的业绩,建立过功勋,所以称得上是周王朝的得力辅助,上帝赐给文王的大屏。从这种意义上才能理解‘静幽高祖’是周王朝的有功之臣,当然值得称道。”

    《尚书。牧誓》中也提到过助周伐纣的八国中有微国,正是有了微子和胶鬲这二人,才有了《盐铁论。相刺》中说的:“纣之时,内有微、箕二子,外有胶鬲、棘子,故其不能存。”这里把商纣之亡归罪在这几人身上,恐怕也不无道理。

    所以商纣的灭亡,就是怎么排也排不到妲己身上,但是所有的脏水就是一个劲的往她身上泼,是要警示什么,还是要掩饰什么,只有散播谣言,颠倒是非的人自己心里知道了。

    两人的结果是:《史记。殷本纪》:斩纣王之头,接着就是“杀妲己。

    殷商之覆灭到底是姬周复仇,‘以杞包瓜’的思想、筹谋多年?

    还是因为本身商纣即位非长子的不合理,而埋下的祸根,毕竟数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想真正还原历史风貌,仅凭几本争议辈出的史书文字,和为数不多的出土器皿做佐证,这有困难。

    予胜者以高歌,给失败者以污蔑,希望以后能出土更有证明力的史料,澄清岁月的尘埃,还历史以真相。

    查了这么多,写了这么久,希望得到我的第一枚精华。(作者如期得到了精华—引者注。)

    <ahref=http://www.qidian.com>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