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华夏立国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州事件
曾华在河中地区打得是热火朝天,顺风顺水,不但捞了地盘还捞了钱,但是名以上疆域已经超过历朝历代的大晋朝廷却没有捞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陷入到一场危机之中,原因很简单,徐州有人造反了。
带头造反的人叫范志文,原名范六,不知是排行第六还是生下来只有六斤,本是徐州广陵郡淮阴城(今江苏省清江市西)中世家大户-范府的一名部曲,也就是一名光荣的家奴。
生下来就是家奴的范六原本在范府充任行商牙仆,也就是范府一家商号的伙计。淮阴地处淮水和泗水汇集之处,正是徐州水路转运的要镇。范府利用淮阴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在江左朝廷的人脉和势力,开了几家商号,专做淮盐、粮食等诸等货物商贸,几乎覆盖了整个徐州。而自从北府崛起后,大量北府货品蜂拥南下,范府商号通过各种关系疏通,终于成为北府几大商号在广陵、临淮两郡的“总代理”,从此财源滚滚,并与北府越发地紧密联系。
范六跟着管事经常出入北府的青州、兖州,而且有时一住就是数月,加上正是十七、八余岁“好学求知”的年纪,于是常常在空闲的时间跑到借居的北府县镇的教会寺庙,时间久了,不但灌了一脑袋的圣教思想,而且还在教会初学里学会了数百个字和简单的算术。
三、四年后,管事看到范六不但装模作样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范志文的正式名字,还时不时地蹦出什么均田制,财产权等北府新学名词,知道这位家奴的心已经被北府晃花了,立即打发他回到淮阴城,并通报范府主人,安排娶了一个丫鬟,再分了十几亩,让他转作佃户农奴,安安心心地为范府种地产粮外加为范府生产新一代的家奴。
待了不到两月,范六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背朝天的苦日子,回想起在北府见过的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范六越发觉得自己活在地狱里,心中更是不忿,于是便开始向旁边的乡民邻居唠叨自己在北府的所见所闻。想不到范六的唠叨居然在附近乡民中大受欢迎。现在江左朝廷治下的百姓越发的困窘,主家盘剥得是越来越厉害了,苦哈哈的乡民听范六讲北府的新鲜事,觉得那是心目中的“天堂”。
范六见到如此情景,不由越发地卖弄,除了讲述北府新鲜事,也开始转述圣教中的一些道理。由于范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而知道的圣教教义和其他知识都是断断续续听来的,自己都还不明白也敢给乡民们讲。但是范六很聪明,他把这些很能蛊惑人心的圣教教义和佛教、天师道混在一起,成了一套挺能忽悠乡民的理论,加上范六将一些讲不通的东西干脆用鬼神来替代,越发给范六抹上了一层神秘主义,于是范六便开始神神叨叨地专门讲述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
自从江左朝廷施行土断法后,先是对属下的百姓和家奴进行了严格地控制,防止他们北逃,接着严密封锁边境,严防江左百姓偷境,最后看到北府传教士和文人的宣传能力太强,便开始限制北府人员进入江左,严禁传播圣教、新学等北府思想。虽然北府的报纸能够被带进江左,但那是识字的文人士子们的享受,他们一边看着报纸,感叹和嫉妒北府的富强,转头便对属下的百姓说,北府不好!穷兵黩武,迟早要玩完!
范六觉得这些江左士子们非常虚伪,一边羡慕北府人的富足,幻想能被北府某所国学或者州学请去讲学,不但可以名扬天下,还能好好游览一下北府;但是却在另一边拼命地在江左抨击北府,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搞得不识字的百姓不明白这些士子为什么这么痛恨北府却干巴巴地排着队去北府呢?
范六是不明白这些门阀士子们的心情。这些世家对北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北府丰富的货物供给,浓郁的学术氛围,他们有的通过商贸慢慢地与北府结成了“利益联盟”,有的因为学术交流对北府产生了敬仰,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打破现在的生活和习惯,不愿意接受北府正在慢慢改变的社会环境。
由于江左朝廷的严密封锁,江左百姓们对北府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范六的“胡说八道”正好满足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很快,范六的“学说”和名字传遍了附近县郡,成了乡民心中无所不知的人。
范六在享受乡民对他的崇敬时,却发现这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还是一个农奴,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的一切都是属于淮阴城范府的。范六很想北逃到北府境内去,过上那种自己以前见过的好日子。但是这种风险极高,极有可能被巡逻的江左军队捉住,而一旦被抓住,等待范六的将是残酷的刑罚;就是侥幸逃到北府,由于现在北府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晋,而且和江左各世家的关系也不错,北府在接收北逃的百姓和农奴后,虽然不会遣送回江左,但是却会出一笔钱给江左的主家做为补偿,而这笔数量不菲的钱将由北逃的江左百姓用数年的辛勤耕种才能还清,范六实在不愿意去过那种虽然有盼头却也是很艰苦的日子。
但是另外一条路很快出现在范六的眼前。一伙盘踞在盐渎(今江苏盐城)的盗匪慕名悄悄地拜访了范六,在听完他那越发神秘的演讲叙述后,立即叹为天人,愿意奉其为首领,干出一番事业来。
范六一听便活泛了,知道这伙盗匪想借着自己的名声扩大队伍,自己却可以借着这伙盗匪干出大事来。“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这句在北府听来的话让范六下定了决心,北府大将军当年不过也是一个落魄世家子弟,最后不是也带着一帮流民打下这么一番大家业。自己虽然比不上这位大将军,但是小家业也能挣一份吧。
于是范六和盗匪勾结,先是加强“传播范氏思想”,并开始置办兵器仗甲。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于太和四年春天起事,聚得万余人马后攻陷了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
范六自称镇东将军,分封了六名将军,十二名偏将军和二十四名校尉,并提出了“均土地,平富穷”的口号。一时乡民、农奴纷纷响应,不到月余便聚得五万余人。范六意气风发,率军一连攻陷了平安(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淮浦(今江苏涟水)和凌县(今江苏泗阳),包围了广陵郡治所淮阴城。
听到范六起事,江左朝廷震惊,立即传诏徐州刺史郗愔立即出兵镇压。郗愔率领两万兵马从下邳出发,先在凌县以东大败范六乱军,斩首千余。乱军大溃,争相奔逃,随身携带的掠来财物被遗弃在路边,到处都是。徐州军看到这些财物,也不去追乱军了,连忙低头去拾捡这些财物,到后来徐州军不但很多人丢弃了兵器以便专心收敛财物,更有不少人开始争抢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范六连忙汇集了以原盐渎盗匪为首的“精锐军士”一万余人,返身厮杀,并允诺杀退官兵后所有财物按功尽数分散。一场大战,一时神勇无比的乱军居然杀散了官兵,落荒而逃的郗愔回了下邳才收拢残军,却已无胆再战。
大胜后的乱军乘势围攻淮阴,苦战数日,终于攻陷这座广陵郡城,广陵郡守秦豫等数百人死于乱军之中,城中数百户世家高门被乱军抢掠一空,死伤无计。而乱军更盛,居然聚得兵马...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州事件
曾华在河中地区打得是热火朝天,顺风顺水,不但捞了地盘还捞了钱,但是名以上疆域已经超过历朝历代的大晋朝廷却没有捞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陷入到一场危机之中,原因很简单,徐州有人造反了。
带头造反的人叫范志文,原名范六,不知是排行第六还是生下来只有六斤,本是徐州广陵郡淮阴城(今江苏省清江市西)中世家大户-范府的一名部曲,也就是一名光荣的家奴。
生下来就是家奴的范六原本在范府充任行商牙仆,也就是范府一家商号的伙计。淮阴地处淮水和泗水汇集之处,正是徐州水路转运的要镇。范府利用淮阴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在江左朝廷的人脉和势力,开了几家商号,专做淮盐、粮食等诸等货物商贸,几乎覆盖了整个徐州。而自从北府崛起后,大量北府货品蜂拥南下,范府商号通过各种关系疏通,终于成为北府几大商号在广陵、临淮两郡的“总代理”,从此财源滚滚,并与北府越发地紧密联系。
范六跟着管事经常出入北府的青州、兖州,而且有时一住就是数月,加上正是十七、八余岁“好学求知”的年纪,于是常常在空闲的时间跑到借居的北府县镇的教会寺庙,时间久了,不但灌了一脑袋的圣教思想,而且还在教会初学里学会了数百个字和简单的算术。
三、四年后,管事看到范六不但装模作样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范志文的正式名字,还时不时地蹦出什么均田制,财产权等北府新学名词,知道这位家奴的心已经被北府晃花了,立即打发他回到淮阴城,并通报范府主人,安排娶了一个丫鬟,再分了十几亩,让他转作佃户农奴,安安心心地为范府种地产粮外加为范府生产新一代的家奴。
待了不到两月,范六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背朝天的苦日子,回想起在北府见过的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范六越发觉得自己活在地狱里,心中更是不忿,于是便开始向旁边的乡民邻居唠叨自己在北府的所见所闻。想不到范六的唠叨居然在附近乡民中大受欢迎。现在江左朝廷治下的百姓越发的困窘,主家盘剥得是越来越厉害了,苦哈哈的乡民听范六讲北府的新鲜事,觉得那是心目中的“天堂”。
范六见到如此情景,不由越发地卖弄,除了讲述北府新鲜事,也开始转述圣教中的一些道理。由于范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而知道的圣教教义和其他知识都是断断续续听来的,自己都还不明白也敢给乡民们讲。但是范六很聪明,他把这些很能蛊惑人心的圣教教义和佛教、天师道混在一起,成了一套挺能忽悠乡民的理论,加上范六将一些讲不通的东西干脆用鬼神来替代,越发给范六抹上了一层神秘主义,于是范六便开始神神叨叨地专门讲述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
自从江左朝廷施行土断法后,先是对属下的百姓和家奴进行了严格地控制,防止他们北逃,接着严密封锁边境,严防江左百姓偷境,最后看到北府传教士和文人的宣传能力太强,便开始限制北府人员进入江左,严禁传播圣教、新学等北府思想。虽然北府的报纸能够被带进江左,但那是识字的文人士子们的享受,他们一边看着报纸,感叹和嫉妒北府的富强,转头便对属下的百姓说,北府不好!穷兵黩武,迟早要玩完!
范六觉得这些江左士子们非常虚伪,一边羡慕北府人的富足,幻想能被北府某所国学或者州学请去讲学,不但可以名扬天下,还能好好游览一下北府;但是却在另一边拼命地在江左抨击北府,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搞得不识字的百姓不明白这些士子为什么这么痛恨北府却干巴巴地排着队去北府呢?
范六是不明白这些门阀士子们的心情。这些世家对北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北府丰富的货物供给,浓郁的学术氛围,他们有的通过商贸慢慢地与北府结成了“利益联盟”,有的因为学术交流对北府产生了敬仰,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打破现在的生活和习惯,不愿意接受北府正在慢慢改变的社会环境。
由于江左朝廷的严密封锁,江左百姓们对北府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范六的“胡说八道”正好满足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很快,范六的“学说”和名字传遍了附近县郡,成了乡民心中无所不知的人。
范六在享受乡民对他的崇敬时,却发现这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还是一个农奴,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的一切都是属于淮阴城范府的。范六很想北逃到北府境内去,过上那种自己以前见过的好日子。但是这种风险极高,极有可能被巡逻的江左军队捉住,而一旦被抓住,等待范六的将是残酷的刑罚;就是侥幸逃到北府,由于现在北府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晋,而且和江左各世家的关系也不错,北府在接收北逃的百姓和农奴后,虽然不会遣送回江左,但是却会出一笔钱给江左的主家做为补偿,而这笔数量不菲的钱将由北逃的江左百姓用数年的辛勤耕种才能还清,范六实在不愿意去过那种虽然有盼头却也是很艰苦的日子。
但是另外一条路很快出现在范六的眼前。一伙盘踞在盐渎(今江苏盐城)的盗匪慕名悄悄地拜访了范六,在听完他那越发神秘的演讲叙述后,立即叹为天人,愿意奉其为首领,干出一番事业来。
范六一听便活泛了,知道这伙盗匪想借着自己的名声扩大队伍,自己却可以借着这伙盗匪干出大事来。“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这句在北府听来的话让范六下定了决心,北府大将军当年不过也是一个落魄世家子弟,最后不是也带着一帮流民打下这么一番大家业。自己虽然比不上这位大将军,但是小家业也能挣一份吧。
于是范六和盗匪勾结,先是加强“传播范氏思想”,并开始置办兵器仗甲。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于太和四年春天起事,聚得万余人马后攻陷了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
范六自称镇东将军,分封了六名将军,十二名偏将军和二十四名校尉,并提出了“均土地,平富穷”的口号。一时乡民、农奴纷纷响应,不到月余便聚得五万余人。范六意气风发,率军一连攻陷了平安(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淮浦(今江苏涟水)和凌县(今江苏泗阳),包围了广陵郡治所淮阴城。
听到范六起事,江左朝廷震惊,立即传诏徐州刺史郗愔立即出兵镇压。郗愔率领两万兵马从下邳出发,先在凌县以东大败范六乱军,斩首千余。乱军大溃,争相奔逃,随身携带的掠来财物被遗弃在路边,到处都是。徐州军看到这些财物,也不去追乱军了,连忙低头去拾捡这些财物,到后来徐州军不但很多人丢弃了兵器以便专心收敛财物,更有不少人开始争抢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范六连忙汇集了以原盐渎盗匪为首的“精锐军士”一万余人,返身厮杀,并允诺杀退官兵后所有财物按功尽数分散。一场大战,一时神勇无比的乱军居然杀散了官兵,落荒而逃的郗愔回了下邳才收拢残军,却已无胆再战。
大胜后的乱军乘势围攻淮阴,苦战数日,终于攻陷这座广陵郡城,广陵郡守秦豫等数百人死于乱军之中,城中数百户世家高门被乱军抢掠一空,死伤无计。而乱军更盛,居然聚得兵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