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BOSS打脸手册[快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子凡他们村子里有两名知青考上了大学, 村里人倒是一个考上的都没有。那两名知青喜极而泣,在大家的祝福中激动地踏上回城的路, 去大学奋斗他们的美好未来。
没考上的人们都有些失落, 但跟其他村子不一样的事,徐子凡他们村里有食品加工厂, 所以大家失落过后就全加入工厂开始干活挣工分了。有了事情做, 就没那么多工夫去想不开心的事, 就算是还想参加下次高考的知青, 在白天干活晚上复习了几天之后, 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更充实, 反而更加沉稳了一些, 没有被高考落榜影响到什么。
不过徐子凡借此机会跟杨永庆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村里人之所以一个考上大学的都没有,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教育。认为学不学没什么用,好好干活才是真的。尤其是他们村上小学都要走很远才能上, 好多人家嫌麻烦, 干脆就不让念了。
可事实上,国家都说了人才是重要的,国家正需要考上大学的这些有用之才。徐子凡用这个来说服村里人, 没一个反驳的, 反驳了不就是说国家不对了吗?然后说着说着,大家就慢慢觉得徐子凡说得真对,国家需要人才,上大学还给发津贴, 毕业给分工作,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他们要是供出来一个大学生,以后一家子不就轻松了?总比全是泥腿子强吧?
特别是看到徐子凡这么有本事,这可不就是读书人脑子好使才能弄这么大厂子吗?还有杨婉云虽然其他科成绩都很差,可语文成绩一直特别好,这不就能靠写字挣钱了?这都说明读书很有用啊。
徐子凡动员了村里人之后,就开始跟刘社长申请在村里办小学。这个当然也很艰难,不过他也有说的。他们厂子现在几乎把所有村民都吸收为工人了,以后厂子再发展,肯定会需要更多工人,那附近其他大队的人就会有很多到他们厂里上工的。
这人多了以后,他们都忙着为工厂创造价值,他们的孩子自然该有个稳妥的地方安置。在他们村里建设学校绝对是最合适的,到时候附近几个大队的孩子一起来上学,就可以跟着父母上工下工,安全又方便。
徐子凡跟刘社长说了很久,最后提出建学校由食品厂出资,老师由村里的知青担任,如果念书的学生少于多少就放弃等等,刘社长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当然,徐子凡也给了刘社长一个保证,保证明年粮食会多出多少多少,工厂会达到什么样的效益。
他们两个相当于利益交换,心照不宣。现在刘社长已经不把徐子凡当做一个可以招揽成心腹的人选了,而是当成一个可以共同创造利益的合作者。
因为这件事是徐子凡主办的,所以刘社长直接让徐子凡当了校长。徐子凡申请到了小学、初中连在一起的学校,冬天不好盖房子,就找了个宽敞的空屋子当暂时的集体教室,由知青给村里这些孩子们补习,等三月份开学就正式上课。
一个村子要想发展,不重视教育是肯定不行的。那天杨婉云说的话给了徐子凡启发,他不用非得去大城市做买卖,既然他现在在这个村子里,村民们还越来越信任他,他完全可以带领他们一起致富。致富的方法有千万种,以这里为基石也没什么不可以。
所以徐子凡办了学校,这在他的计划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他还打算培养一个校长,毕竟他对这方面没兴趣,也不打算事事都亲力亲为,他顶多只当个名誉校长就算了。
杨婉云每天看着徐子凡拼搏上进,仿佛身上有永远使不完的劲儿似的,这让她也有了一种积极拼搏的劲头,... -->>
徐子凡他们村子里有两名知青考上了大学, 村里人倒是一个考上的都没有。那两名知青喜极而泣,在大家的祝福中激动地踏上回城的路, 去大学奋斗他们的美好未来。
没考上的人们都有些失落, 但跟其他村子不一样的事,徐子凡他们村里有食品加工厂, 所以大家失落过后就全加入工厂开始干活挣工分了。有了事情做, 就没那么多工夫去想不开心的事, 就算是还想参加下次高考的知青, 在白天干活晚上复习了几天之后, 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更充实, 反而更加沉稳了一些, 没有被高考落榜影响到什么。
不过徐子凡借此机会跟杨永庆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村里人之所以一个考上大学的都没有,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教育。认为学不学没什么用,好好干活才是真的。尤其是他们村上小学都要走很远才能上, 好多人家嫌麻烦, 干脆就不让念了。
可事实上,国家都说了人才是重要的,国家正需要考上大学的这些有用之才。徐子凡用这个来说服村里人, 没一个反驳的, 反驳了不就是说国家不对了吗?然后说着说着,大家就慢慢觉得徐子凡说得真对,国家需要人才,上大学还给发津贴, 毕业给分工作,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他们要是供出来一个大学生,以后一家子不就轻松了?总比全是泥腿子强吧?
特别是看到徐子凡这么有本事,这可不就是读书人脑子好使才能弄这么大厂子吗?还有杨婉云虽然其他科成绩都很差,可语文成绩一直特别好,这不就能靠写字挣钱了?这都说明读书很有用啊。
徐子凡动员了村里人之后,就开始跟刘社长申请在村里办小学。这个当然也很艰难,不过他也有说的。他们厂子现在几乎把所有村民都吸收为工人了,以后厂子再发展,肯定会需要更多工人,那附近其他大队的人就会有很多到他们厂里上工的。
这人多了以后,他们都忙着为工厂创造价值,他们的孩子自然该有个稳妥的地方安置。在他们村里建设学校绝对是最合适的,到时候附近几个大队的孩子一起来上学,就可以跟着父母上工下工,安全又方便。
徐子凡跟刘社长说了很久,最后提出建学校由食品厂出资,老师由村里的知青担任,如果念书的学生少于多少就放弃等等,刘社长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当然,徐子凡也给了刘社长一个保证,保证明年粮食会多出多少多少,工厂会达到什么样的效益。
他们两个相当于利益交换,心照不宣。现在刘社长已经不把徐子凡当做一个可以招揽成心腹的人选了,而是当成一个可以共同创造利益的合作者。
因为这件事是徐子凡主办的,所以刘社长直接让徐子凡当了校长。徐子凡申请到了小学、初中连在一起的学校,冬天不好盖房子,就找了个宽敞的空屋子当暂时的集体教室,由知青给村里这些孩子们补习,等三月份开学就正式上课。
一个村子要想发展,不重视教育是肯定不行的。那天杨婉云说的话给了徐子凡启发,他不用非得去大城市做买卖,既然他现在在这个村子里,村民们还越来越信任他,他完全可以带领他们一起致富。致富的方法有千万种,以这里为基石也没什么不可以。
所以徐子凡办了学校,这在他的计划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他还打算培养一个校长,毕竟他对这方面没兴趣,也不打算事事都亲力亲为,他顶多只当个名誉校长就算了。
杨婉云每天看着徐子凡拼搏上进,仿佛身上有永远使不完的劲儿似的,这让她也有了一种积极拼搏的劲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