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大汉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章
九月初一,徐州,彭城。
江东特使张纮到达彭城,和曹操具体商量联兵攻打中原一事。
八月的时候刘表曾请各地诸侯派特使到襄阳共议北伐大计。根据从长安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李弘在长公主怀孕后,果断出手镇制长安,清除了朝堂上所有的对手,然后让徐荣、李玮、张燕、赵云四人辅弼小天子,欺骗天下人,自己则在晋阳实际主掌权柄,露出了篡夺汉祚的狞狰嘴脸。由于李弘抓捕了大量的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尤其是和襄阳关系密切的颖汝士人几乎全军覆没,所以襄阳失去了很多获取确切消息的渠道,不过从当前的形势分析,李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长安,稳定各地州郡,再加上西北两疆和大漠刚刚平定,李弘极有可能撤兵南阳。
果然,八月中,长安派出特使,太常卿崔均赶到襄阳,提出议和之策,并把张允和马谡还给了刘表。长安的条件很苛刻,要求襄阳让出南阳和汉中,然后再谈南北对峙之事。襄阳坚决拒绝,认为这是李弘的缓兵之计。此刻李弘同意南北对峙,说白了就是同意和南方诸侯平分天下,只待形势成熟,他就要废黜长安天子登基为帝了。刘表告诉崔均,你回去告诉李弘,如果他愿意让出洛阳,并且把青兖豫三州都还给我们,退到黄河北岸,我们就议和。崔均二话不说,告辞走人,临行前,他和刘表推心置腹地说了一番话,他说长公主已经怀孕了,如果生个男孩,李弘马上就会篡僭,汉祚即刻断绝,“长安洛阳还有很多忠诚于大汉的高门大族,中原也还有很多誓死捍卫大汉的世家富豪,只要你和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挥师北上,这些人都会群起而响应,李弘和北疆军必定败逃河北。”
崔均这话可信度很高。如今李弘重创了门阀世家,而且他还乘机推行什么援道入儒、儒学改良,说白了就是复兴道家黄老之学,把经文学彻底赶出官学,这些举措深深激怒了门阀世家,那些暂时躲过劫难的士人满怀仇怨,只要机会恰当,他们必定要反攻李弘,甚至有可能重演当年长安兵变之事。
刘表、蔡瑁和诸侯们的特使综合各种情况仔细分析后,一致认定这是北上讨伐李弘,夺回中原的最佳机会。现在长安、洛阳、中原和河北一片混乱,北疆军连续征伐数年已经耗尽了国库,李弘难以为继,根本不堪一击。
刘表还是固守年初的攻击之策,他把北疆军主力拖在南阳,让东路的曹操、孙权、周瑜联手北上打中原,让西路的刘备打陇南,攻击关中,“只要中原战场取得突破,李弘必定败北。”
徐州特使荀彧和江东特使张纮同舟南下。中途张纮接到孙权的书信,到彭城会晤曹操,商谈北伐中原一事。
孙权愿意出兵五万北上相助,但条件是,曹操如果收复了中原,就要给他三个郡,徐州的下邳和广陵、扬州的九江郡都要给江东。如果曹操未能攻克中原,也要把九江郡做为报酬还给江东。
曹操气得破口大骂。凭徐州的兵力独自收复中原难度非常大,即使收复了,实力也大受损失,那时候孙权如果乘机北上攻打徐州,徐州极有可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但答应了孙权,联手北伐,徐州又能保得住吗?以孙权和周瑜的一贯秉性,他们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出手威胁,自己十有八九要吃亏。
曹操一生气,头风病马上就犯了,抱着脑袋呻吟不止。现在头风病把他折磨得像个废人,只要动脑子,只要劳累过度或者生气,头风病马上发作,而且一发作就是很长时间,痛苦不堪,什么事也做不了。
荀彧劝他,还是答应了为好。目前机会难得,收复中原才能图谋霸业,否则困守江淮一隅,三面受敌,迟早都是败亡之局。
“崔均的话有几分可信?”曹操强自忍着巨痛,无奈说道,“你仔细看看,李弘这次收拾的都是那些人?都是颖汝士人,还有一部分河北士人,而北疆士人和关洛士人几乎都屈从于李弘,包括杨彪、许劭这些威望极隆的人也对李弘俯首帖耳,可见李弘已经和他们妥协了,他们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了,在这种情况下崔均的话其实不可信,很可能是李弘的诱敌之计啊。”
荀彧一听明白了,曹操不想打了,他想捡便宜了。现在南阳战场的僵局是北疆军故意造成的,李弘为了解决长安的事,为了尽快稳定自己的内部,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系列目的,特意把十几万大军留在南阳战场,否则以北疆军打洛阳的霹雳手段,攻克宛城还不是轻而易举?南阳战场现在是李弘手里最重要的一粒“棋子”,只要时机巧妙,这粒“棋子”马上可以让刘表就范,从而实现李弘不可告人的目的。
刘表在荆州拥兵十万,挟天子号令诸侯,一旦他和李弘秘密达成了南北对峙的约定,李弘就要篡夺社稷,而下一个就是刘表篡僭了,但不管刘表是自己做皇帝还是让儿子做皇帝,以他刘氏宗室的身份,他还能继续打着大汉的大旗号令诸侯。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此刻打中原,不但自损实力,还会迫使李弘和刘表尽快达成约定,以便他从南阳战场上征调大军围攻徐州。刘表这个人大家都了解,他没有袁绍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自信击败李弘,他就想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李弘如果撤军南阳,刘表必定击掌相贺,他才不管李弘会不会打曹操。曹操败了,还有孙权和周瑜死守江淮一线,以江东的强大水师,北疆军即使杀到长江北岸,也只能望江兴叹。江东不败,益州不败,南方的整体防御还是牢不可破,刘表的荆州依旧固若金汤。刘表这种想法清晰表现在他的攻防策略上,他总是指望曹操和刘备从两翼突破,而不愿意在南阳战场上投入荆州全部兵力进行决战。
如果荆州要决战,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害怕的就是北疆军,因为李弘不敢败,败了长安和中原就无力防守,他只能退守黄河北岸了,所以只要刘表敢打,再加上曹操和刘备在两翼配合,李弘肯定要撤军,这南北对峙之势就成了。可惜,刘表非常爱惜自己,他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丝毫损失。
曹操看破了刘表的心思,再加上孙权乘机要挟,他进退失据,不敢打了。打中原吧,他担心刘表出卖自己,担心孙权在自己背后插上一刀,最后徐州不是被北疆军吃了,而是给刘表和孙权合力吃了。曹操现在宁愿困守徐州,周旋于李弘和孙权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也不愿冒冒失失去打中原。
曹操不想打了,荀彧、程昱、毛玠、任峻等人也是意见不一,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夏侯敦、李典、郭嘉急报曹操,大军攻克了昌邑,正在向定陶急进。
“高顺放弃了昌邑?”曹操觉得难以置信,“河北出事了?南阳战场有变化?”
紧接着,曹洪、于禁急报,北疆军主动撤出了睢阳,正在向陈留撤退,曹洪询问曹操是否继续北上攻击?
满宠、刘勋从蕲城急报,雷重的大军急速后撤,周瑜、鲁肃率军渡河,两军马上就要会合,两人征询曹操的意见,是北上攻杀睢阳,还是向西北方向攻杀陈国?
曹操和众人商量良久,一时难以取舍。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时辰,形势就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匹匹快马乘着夜色急速冲进了彭城,小沛、萧县、相城三地同时急报,发现了北疆铁骑大军,数以万计的铁骑大军。
“中计了……”曹操大惊,连声高呼,“传令夏侯敦、曹洪,立即后撤,立即后撤……”
“急告满宠、刘勋,北上支援……”
“急令曹纯,带着虎豹骑出击,先从睢阳方向把曹洪救出来,快,快……”
“派人南下寿春,让曹丕、夏侯渊集结军队,准备渡河北上支援。”
“快去把张纮请来,快啊……”曹操指着荀彧叫道,“答应孙权的条件,请他即刻率军北上,即刻……”
九月初一,昌邑。
夏侯敦和郭嘉激烈争执,李典站在一边,望着怒气冲天的郭嘉,不禁想到了几个月前的那场争吵。
曹操出兵攻打中原引发了很大争议,而争议的重点就是攻击策略。
曹操有自己的全盘考虑,他并没有攻占中原的信心,所以他把兵力一分为四,一部由曹仁统率在东海郯(tan)城牵制青州军,一部由夏侯敦统率北上攻打昌邑,一部由曹洪统率西进攻打睢阳,还有一部由满宠统率攻打汝南,和淮河南岸的周瑜、曹丕形成夹击之势。曹操这种部署很明显,他无意攻打中原,仅仅是想牵制中原一带的北疆军,帮助刘表守住南阳。
荀彧、郭嘉对曹操的部署提出了质疑。徐州兵力如果合成一股,北上攻打中原必有所获,而且也能迅速帮助刘表在南阳战场上取得优势。北疆军一旦在中原告急,李弘就要撤出南阳战场,调兵戍守中原,如此一来荆州军就能北上攻打颖川,威胁洛阳,这反过来又能帮助徐州军继续征战中原。如果长安局势失控,关中和河北大乱,中原随即唾手可得。
按照曹操这种攻击策略,化整为零,多路出击,不但无法威胁中原,也无法帮助南阳战场,尤其可怕的是,北疆军一旦取得了南阳战场的胜利,增兵中原,则徐州几路攻击大军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曹操拒绝接受劝谏。他首先考虑的是保存实力,其次考虑的是防备孙权和周瑜的背后偷袭,其三他不相信刘表。刘表和袁绍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大志疏,成不了大事。
曹操知道以自己的实力和徐州这块弹丸之地,迟早都要被李弘和孙权吃得干干净净。在目前形势下要想生存,必须先取得南北对峙的有利态势,然后乘着刘表和李弘僵持不下之际过江打孙权,占据吴越之地,凭长江之险和李弘、刘表形成鼎立之势。这几年他养精蓄锐,不是为了打中原,而是为了打江东。打中原要和强悍的北疆军对抗,自己没有胜算,而且中原又是四... -->>
第三十章
九月初一,徐州,彭城。
江东特使张纮到达彭城,和曹操具体商量联兵攻打中原一事。
八月的时候刘表曾请各地诸侯派特使到襄阳共议北伐大计。根据从长安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李弘在长公主怀孕后,果断出手镇制长安,清除了朝堂上所有的对手,然后让徐荣、李玮、张燕、赵云四人辅弼小天子,欺骗天下人,自己则在晋阳实际主掌权柄,露出了篡夺汉祚的狞狰嘴脸。由于李弘抓捕了大量的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尤其是和襄阳关系密切的颖汝士人几乎全军覆没,所以襄阳失去了很多获取确切消息的渠道,不过从当前的形势分析,李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长安,稳定各地州郡,再加上西北两疆和大漠刚刚平定,李弘极有可能撤兵南阳。
果然,八月中,长安派出特使,太常卿崔均赶到襄阳,提出议和之策,并把张允和马谡还给了刘表。长安的条件很苛刻,要求襄阳让出南阳和汉中,然后再谈南北对峙之事。襄阳坚决拒绝,认为这是李弘的缓兵之计。此刻李弘同意南北对峙,说白了就是同意和南方诸侯平分天下,只待形势成熟,他就要废黜长安天子登基为帝了。刘表告诉崔均,你回去告诉李弘,如果他愿意让出洛阳,并且把青兖豫三州都还给我们,退到黄河北岸,我们就议和。崔均二话不说,告辞走人,临行前,他和刘表推心置腹地说了一番话,他说长公主已经怀孕了,如果生个男孩,李弘马上就会篡僭,汉祚即刻断绝,“长安洛阳还有很多忠诚于大汉的高门大族,中原也还有很多誓死捍卫大汉的世家富豪,只要你和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挥师北上,这些人都会群起而响应,李弘和北疆军必定败逃河北。”
崔均这话可信度很高。如今李弘重创了门阀世家,而且他还乘机推行什么援道入儒、儒学改良,说白了就是复兴道家黄老之学,把经文学彻底赶出官学,这些举措深深激怒了门阀世家,那些暂时躲过劫难的士人满怀仇怨,只要机会恰当,他们必定要反攻李弘,甚至有可能重演当年长安兵变之事。
刘表、蔡瑁和诸侯们的特使综合各种情况仔细分析后,一致认定这是北上讨伐李弘,夺回中原的最佳机会。现在长安、洛阳、中原和河北一片混乱,北疆军连续征伐数年已经耗尽了国库,李弘难以为继,根本不堪一击。
刘表还是固守年初的攻击之策,他把北疆军主力拖在南阳,让东路的曹操、孙权、周瑜联手北上打中原,让西路的刘备打陇南,攻击关中,“只要中原战场取得突破,李弘必定败北。”
徐州特使荀彧和江东特使张纮同舟南下。中途张纮接到孙权的书信,到彭城会晤曹操,商谈北伐中原一事。
孙权愿意出兵五万北上相助,但条件是,曹操如果收复了中原,就要给他三个郡,徐州的下邳和广陵、扬州的九江郡都要给江东。如果曹操未能攻克中原,也要把九江郡做为报酬还给江东。
曹操气得破口大骂。凭徐州的兵力独自收复中原难度非常大,即使收复了,实力也大受损失,那时候孙权如果乘机北上攻打徐州,徐州极有可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但答应了孙权,联手北伐,徐州又能保得住吗?以孙权和周瑜的一贯秉性,他们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出手威胁,自己十有八九要吃亏。
曹操一生气,头风病马上就犯了,抱着脑袋呻吟不止。现在头风病把他折磨得像个废人,只要动脑子,只要劳累过度或者生气,头风病马上发作,而且一发作就是很长时间,痛苦不堪,什么事也做不了。
荀彧劝他,还是答应了为好。目前机会难得,收复中原才能图谋霸业,否则困守江淮一隅,三面受敌,迟早都是败亡之局。
“崔均的话有几分可信?”曹操强自忍着巨痛,无奈说道,“你仔细看看,李弘这次收拾的都是那些人?都是颖汝士人,还有一部分河北士人,而北疆士人和关洛士人几乎都屈从于李弘,包括杨彪、许劭这些威望极隆的人也对李弘俯首帖耳,可见李弘已经和他们妥协了,他们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了,在这种情况下崔均的话其实不可信,很可能是李弘的诱敌之计啊。”
荀彧一听明白了,曹操不想打了,他想捡便宜了。现在南阳战场的僵局是北疆军故意造成的,李弘为了解决长安的事,为了尽快稳定自己的内部,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系列目的,特意把十几万大军留在南阳战场,否则以北疆军打洛阳的霹雳手段,攻克宛城还不是轻而易举?南阳战场现在是李弘手里最重要的一粒“棋子”,只要时机巧妙,这粒“棋子”马上可以让刘表就范,从而实现李弘不可告人的目的。
刘表在荆州拥兵十万,挟天子号令诸侯,一旦他和李弘秘密达成了南北对峙的约定,李弘就要篡夺社稷,而下一个就是刘表篡僭了,但不管刘表是自己做皇帝还是让儿子做皇帝,以他刘氏宗室的身份,他还能继续打着大汉的大旗号令诸侯。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此刻打中原,不但自损实力,还会迫使李弘和刘表尽快达成约定,以便他从南阳战场上征调大军围攻徐州。刘表这个人大家都了解,他没有袁绍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自信击败李弘,他就想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李弘如果撤军南阳,刘表必定击掌相贺,他才不管李弘会不会打曹操。曹操败了,还有孙权和周瑜死守江淮一线,以江东的强大水师,北疆军即使杀到长江北岸,也只能望江兴叹。江东不败,益州不败,南方的整体防御还是牢不可破,刘表的荆州依旧固若金汤。刘表这种想法清晰表现在他的攻防策略上,他总是指望曹操和刘备从两翼突破,而不愿意在南阳战场上投入荆州全部兵力进行决战。
如果荆州要决战,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害怕的就是北疆军,因为李弘不敢败,败了长安和中原就无力防守,他只能退守黄河北岸了,所以只要刘表敢打,再加上曹操和刘备在两翼配合,李弘肯定要撤军,这南北对峙之势就成了。可惜,刘表非常爱惜自己,他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丝毫损失。
曹操看破了刘表的心思,再加上孙权乘机要挟,他进退失据,不敢打了。打中原吧,他担心刘表出卖自己,担心孙权在自己背后插上一刀,最后徐州不是被北疆军吃了,而是给刘表和孙权合力吃了。曹操现在宁愿困守徐州,周旋于李弘和孙权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也不愿冒冒失失去打中原。
曹操不想打了,荀彧、程昱、毛玠、任峻等人也是意见不一,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夏侯敦、李典、郭嘉急报曹操,大军攻克了昌邑,正在向定陶急进。
“高顺放弃了昌邑?”曹操觉得难以置信,“河北出事了?南阳战场有变化?”
紧接着,曹洪、于禁急报,北疆军主动撤出了睢阳,正在向陈留撤退,曹洪询问曹操是否继续北上攻击?
满宠、刘勋从蕲城急报,雷重的大军急速后撤,周瑜、鲁肃率军渡河,两军马上就要会合,两人征询曹操的意见,是北上攻杀睢阳,还是向西北方向攻杀陈国?
曹操和众人商量良久,一时难以取舍。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时辰,形势就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匹匹快马乘着夜色急速冲进了彭城,小沛、萧县、相城三地同时急报,发现了北疆铁骑大军,数以万计的铁骑大军。
“中计了……”曹操大惊,连声高呼,“传令夏侯敦、曹洪,立即后撤,立即后撤……”
“急告满宠、刘勋,北上支援……”
“急令曹纯,带着虎豹骑出击,先从睢阳方向把曹洪救出来,快,快……”
“派人南下寿春,让曹丕、夏侯渊集结军队,准备渡河北上支援。”
“快去把张纮请来,快啊……”曹操指着荀彧叫道,“答应孙权的条件,请他即刻率军北上,即刻……”
九月初一,昌邑。
夏侯敦和郭嘉激烈争执,李典站在一边,望着怒气冲天的郭嘉,不禁想到了几个月前的那场争吵。
曹操出兵攻打中原引发了很大争议,而争议的重点就是攻击策略。
曹操有自己的全盘考虑,他并没有攻占中原的信心,所以他把兵力一分为四,一部由曹仁统率在东海郯(tan)城牵制青州军,一部由夏侯敦统率北上攻打昌邑,一部由曹洪统率西进攻打睢阳,还有一部由满宠统率攻打汝南,和淮河南岸的周瑜、曹丕形成夹击之势。曹操这种部署很明显,他无意攻打中原,仅仅是想牵制中原一带的北疆军,帮助刘表守住南阳。
荀彧、郭嘉对曹操的部署提出了质疑。徐州兵力如果合成一股,北上攻打中原必有所获,而且也能迅速帮助刘表在南阳战场上取得优势。北疆军一旦在中原告急,李弘就要撤出南阳战场,调兵戍守中原,如此一来荆州军就能北上攻打颖川,威胁洛阳,这反过来又能帮助徐州军继续征战中原。如果长安局势失控,关中和河北大乱,中原随即唾手可得。
按照曹操这种攻击策略,化整为零,多路出击,不但无法威胁中原,也无法帮助南阳战场,尤其可怕的是,北疆军一旦取得了南阳战场的胜利,增兵中原,则徐州几路攻击大军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曹操拒绝接受劝谏。他首先考虑的是保存实力,其次考虑的是防备孙权和周瑜的背后偷袭,其三他不相信刘表。刘表和袁绍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大志疏,成不了大事。
曹操知道以自己的实力和徐州这块弹丸之地,迟早都要被李弘和孙权吃得干干净净。在目前形势下要想生存,必须先取得南北对峙的有利态势,然后乘着刘表和李弘僵持不下之际过江打孙权,占据吴越之地,凭长江之险和李弘、刘表形成鼎立之势。这几年他养精蓄锐,不是为了打中原,而是为了打江东。打中原要和强悍的北疆军对抗,自己没有胜算,而且中原又是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