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夏日清凉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坐在一起,非常不安的看着辅导员,“老师,我们真不知道。”
“对,不知道。她不是跟我们一起买的票。”
“那她是什么时候去买的票?”警察问。
两个女生互相看看,想了想一起摇头。
“她好像没买票……”
“对,没见她出去排队。课都是一起上的,她没缺课,饭也都在学校吃,我们都是一起吃饭。”
“有人给她送票吗?”警察问。
两个女生这回头摇的不是那么肯定了。
“……不知道,不过她后来手里有票了,不知道是谁给她送的。”
“没注意这个,不过她确实有票了,我看到过一次。”
“票买的是到哪儿的?”警察问。
“不知道。”这回异口同声了。
“没看到,她藏得很严。”
“对,不让我们看。”
“她那段时间高兴吗?”警察问。
“挺高兴的,就是不说为什么。”
“像是藏着什么事,不跟我们提的。”
“那她有男朋友吗?会是跟男生出去的吗?”
“没注意,不过应该没有吧?没听过她跟男生打电话,也没有男的来找她。”
“班里好像也没有……她没在学校找……”
“网友呢?”
两人一齐摇头。
“她不玩游戏的。”
“好像没听说她认识什么网友。”
“有段时间挺迷一个微博上的人,不过她生病回来后就不再提了。”
“学校里跟谁比较熟?”警察问。
一个女生指着自己说:“寝室里就我们三个吧,班里也是,我们一寝室常常是一起行动的。”
“外班也有一个女生跟她不错。”
“听她提过,叫于志高。”
□□看起来很年轻,好像大学生,其实他干警察已经有五年了,今年二十九,别人说他最多像二十一、二十二。
他的辖区就在这附近,失踪案是各种学校频发的案件类型之一,大多数最后都会找回来,不是尸体,就是活人。
往前推十年,这种案子还比较好查。但在近十年里,经济快速发展,社交网络的应用给失踪案的破解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叫□□说,就是快速发展的经济让人民还没有意识过来社会的快速变化。新闻媒体上常说现在的人疑心病太强,人心不古。□□每回看到这种“连老奶奶都不敢扶是一种社会倒退”时都想喊:明明是警觉性还不够高!你知道有多少傻孩子是被这样骗走的吗?
金蓝失踪已经超过十天了,这十天里,他和另一个负责此案的同志专盯各地的无名尸。尸体在城市里是最难被消化掉的垃圾,按现在城市人口的平均体重,一个年轻的十*岁女生相当于一百一十斤肉,这包括超过两公斤的血,人体含血量是体重的8%,但一般很少有人能完全脱血,喷溅流淌的量大概是两公斤,也就是1000ml,伤口在动脉会更多一点。血同时也是最难清洗的液体之一,它富含油脂,只要干在手上或衣服上,想洗掉它要花大力气。同时尸体也会散发恶臭,这种臭味会穿透窗户和门的缝隙,沾在衣服和手上、头发上,数月也难以消退。而且一般的清洁剂洗不掉这股臭味。
总之,如果一个人在城市中杀人,一周内尸体就会被发现,然后这个凶手就别想逃了。
十天里,他们看了五十多具女尸,但没有一具是金蓝。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时,她有很大可能还活着!坏消息是,要么她躲在这个城市的某处,但没办法出来或传递消息;要么她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要知道现在各中大型城市的警察系统是联网的,如果金蓝在这些城市里出现,留下线索,他们都会很快汇总信息传递到他们这里来。
如果她不在城市,而在乡镇、乡村,那问题就大了。
□□他们在汇报之后就把方向从杀人弃尸转到人口贩卖,考虑到金蓝是有目的地的出行,所以他们要找到她的同行者或知情人!
这个人有重大嫌疑。
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比起大街上偶遇的人贩子,熟人作案的机率更高,换句话说,他们艺高人胆大,能抓到一个,就能带出一串!
看到于志高的第一眼起,□□就知道她可疑。
因为她非常紧张,警觉。
□□刚才询问的几个女生中,她们一开始是茫然,在听他说完后很长时间,表情还是茫然的。人接受现实中的坏消息的反应速度其实很慢,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第一眼看到的准备好情绪反应的人时,就会在心里给他打个着重号:可疑人。
于志高就是明显的准备好情绪反应的人,她看到他的警服时很紧张,非常紧张,浑身肌肉绷紧,表情僵硬。
但在辅导员询问时,她先是装得很轻松,好像不知道为什么叫她来,她还挤出一个微笑。然后金蓝同寝室的两个女生指着她说:“就是她。”
于志高在那时半侧身想往后躲,最后她退了半步,继续假装不解:“怎么了?”
□□没有开口,他还想再观察。
辅导员问:“你知道金蓝在放假前是跟谁一起走的吗?她去哪儿了你知道吗?”
“金蓝?”她提高声音,这是强调疑问和惊讶。
“不知道啊……”这里声音很低,是在表达否定。
“没听她说过,我们不是一起走的。”这里很有意思,她先否定了这个。
□□问:“你是哪一天走的?”
她更紧张了,看着他回忆说:“车票是十七号买的,腊月二十九晚上八点的票。”
□□看到她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手指关节都发白了,但她的表情却是镇定的,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一样认真严肃。
其实一般人不会这么严肃,当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更紧张,会怀疑跟自己有关,会躲闪。
□□低下头在笔记上写了几笔,然后问其他人:“能不能登记一下你们的身份证信息?”
几个人都把身份证拿出来,□□再对于志高说:“你的呢?”
于志高僵了一会儿,□□也不催她,先记其他人的,等他快写完了,于志高才说,“在楼上,我没带身上。”
辅导员说,“那快去拿吧。”
于志高又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去拿,五分钟后才下来。这时其他人都登记完了,辅导员陪□□站在走廊里。
□□记下于志高的身份证信息后,说:“手机号也报一下。”
于志高看辅导员。
辅导员催她:“说一下。”
于志高念出来,□□写下号码后用手机反拨了下,对于志高笑着说:“这是我的手机,我姓刘,有想起什么线索可以立刻告诉我,我是二十四小时开机的。”
于志高草草的点了点头,问辅导员:“我能走了吧?”辅导员点头后,她还对□□道别才上楼。
□□在心中暗叹,现在的孩子,真不得了啊。
从寝室出来后,他不急着走,先给警局打了个电话,“对,查查这个号码,于志高,身份证……看她的户籍所在地是哪里,查一下她的手机号拨出和打进的号码。”
坐在一起,非常不安的看着辅导员,“老师,我们真不知道。”
“对,不知道。她不是跟我们一起买的票。”
“那她是什么时候去买的票?”警察问。
两个女生互相看看,想了想一起摇头。
“她好像没买票……”
“对,没见她出去排队。课都是一起上的,她没缺课,饭也都在学校吃,我们都是一起吃饭。”
“有人给她送票吗?”警察问。
两个女生这回头摇的不是那么肯定了。
“……不知道,不过她后来手里有票了,不知道是谁给她送的。”
“没注意这个,不过她确实有票了,我看到过一次。”
“票买的是到哪儿的?”警察问。
“不知道。”这回异口同声了。
“没看到,她藏得很严。”
“对,不让我们看。”
“她那段时间高兴吗?”警察问。
“挺高兴的,就是不说为什么。”
“像是藏着什么事,不跟我们提的。”
“那她有男朋友吗?会是跟男生出去的吗?”
“没注意,不过应该没有吧?没听过她跟男生打电话,也没有男的来找她。”
“班里好像也没有……她没在学校找……”
“网友呢?”
两人一齐摇头。
“她不玩游戏的。”
“好像没听说她认识什么网友。”
“有段时间挺迷一个微博上的人,不过她生病回来后就不再提了。”
“学校里跟谁比较熟?”警察问。
一个女生指着自己说:“寝室里就我们三个吧,班里也是,我们一寝室常常是一起行动的。”
“外班也有一个女生跟她不错。”
“听她提过,叫于志高。”
□□看起来很年轻,好像大学生,其实他干警察已经有五年了,今年二十九,别人说他最多像二十一、二十二。
他的辖区就在这附近,失踪案是各种学校频发的案件类型之一,大多数最后都会找回来,不是尸体,就是活人。
往前推十年,这种案子还比较好查。但在近十年里,经济快速发展,社交网络的应用给失踪案的破解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叫□□说,就是快速发展的经济让人民还没有意识过来社会的快速变化。新闻媒体上常说现在的人疑心病太强,人心不古。□□每回看到这种“连老奶奶都不敢扶是一种社会倒退”时都想喊:明明是警觉性还不够高!你知道有多少傻孩子是被这样骗走的吗?
金蓝失踪已经超过十天了,这十天里,他和另一个负责此案的同志专盯各地的无名尸。尸体在城市里是最难被消化掉的垃圾,按现在城市人口的平均体重,一个年轻的十*岁女生相当于一百一十斤肉,这包括超过两公斤的血,人体含血量是体重的8%,但一般很少有人能完全脱血,喷溅流淌的量大概是两公斤,也就是1000ml,伤口在动脉会更多一点。血同时也是最难清洗的液体之一,它富含油脂,只要干在手上或衣服上,想洗掉它要花大力气。同时尸体也会散发恶臭,这种臭味会穿透窗户和门的缝隙,沾在衣服和手上、头发上,数月也难以消退。而且一般的清洁剂洗不掉这股臭味。
总之,如果一个人在城市中杀人,一周内尸体就会被发现,然后这个凶手就别想逃了。
十天里,他们看了五十多具女尸,但没有一具是金蓝。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时,她有很大可能还活着!坏消息是,要么她躲在这个城市的某处,但没办法出来或传递消息;要么她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要知道现在各中大型城市的警察系统是联网的,如果金蓝在这些城市里出现,留下线索,他们都会很快汇总信息传递到他们这里来。
如果她不在城市,而在乡镇、乡村,那问题就大了。
□□他们在汇报之后就把方向从杀人弃尸转到人口贩卖,考虑到金蓝是有目的地的出行,所以他们要找到她的同行者或知情人!
这个人有重大嫌疑。
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比起大街上偶遇的人贩子,熟人作案的机率更高,换句话说,他们艺高人胆大,能抓到一个,就能带出一串!
看到于志高的第一眼起,□□就知道她可疑。
因为她非常紧张,警觉。
□□刚才询问的几个女生中,她们一开始是茫然,在听他说完后很长时间,表情还是茫然的。人接受现实中的坏消息的反应速度其实很慢,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第一眼看到的准备好情绪反应的人时,就会在心里给他打个着重号:可疑人。
于志高就是明显的准备好情绪反应的人,她看到他的警服时很紧张,非常紧张,浑身肌肉绷紧,表情僵硬。
但在辅导员询问时,她先是装得很轻松,好像不知道为什么叫她来,她还挤出一个微笑。然后金蓝同寝室的两个女生指着她说:“就是她。”
于志高在那时半侧身想往后躲,最后她退了半步,继续假装不解:“怎么了?”
□□没有开口,他还想再观察。
辅导员问:“你知道金蓝在放假前是跟谁一起走的吗?她去哪儿了你知道吗?”
“金蓝?”她提高声音,这是强调疑问和惊讶。
“不知道啊……”这里声音很低,是在表达否定。
“没听她说过,我们不是一起走的。”这里很有意思,她先否定了这个。
□□问:“你是哪一天走的?”
她更紧张了,看着他回忆说:“车票是十七号买的,腊月二十九晚上八点的票。”
□□看到她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手指关节都发白了,但她的表情却是镇定的,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一样认真严肃。
其实一般人不会这么严肃,当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更紧张,会怀疑跟自己有关,会躲闪。
□□低下头在笔记上写了几笔,然后问其他人:“能不能登记一下你们的身份证信息?”
几个人都把身份证拿出来,□□再对于志高说:“你的呢?”
于志高僵了一会儿,□□也不催她,先记其他人的,等他快写完了,于志高才说,“在楼上,我没带身上。”
辅导员说,“那快去拿吧。”
于志高又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去拿,五分钟后才下来。这时其他人都登记完了,辅导员陪□□站在走廊里。
□□记下于志高的身份证信息后,说:“手机号也报一下。”
于志高看辅导员。
辅导员催她:“说一下。”
于志高念出来,□□写下号码后用手机反拨了下,对于志高笑着说:“这是我的手机,我姓刘,有想起什么线索可以立刻告诉我,我是二十四小时开机的。”
于志高草草的点了点头,问辅导员:“我能走了吧?”辅导员点头后,她还对□□道别才上楼。
□□在心中暗叹,现在的孩子,真不得了啊。
从寝室出来后,他不急着走,先给警局打了个电话,“对,查查这个号码,于志高,身份证……看她的户籍所在地是哪里,查一下她的手机号拨出和打进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