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大夏文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零八章:大夏朝有钱了!
大殿当中。
陷入一片死寂。
三万万石粮食,这简直惊世啊。
更可怕的是,两个月后还有两万万石粮食?
大夏王朝,眼下最缺的就是粮食。
如若这粮食送来,对大夏朝廷而言,可就是惊天大喜事啊。
“杨尚书。”
“你怕不是被骗了吧?”
“江中郡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粮税?”
“整个江中郡,一年种植粮食,只怕也就是三万万石,纳税单是否写的是三千万石粮食,你老眼昏花,以为是三万万石?”
何言的声音第一时间响起。
身为户部尚书,江中郡一年交多少税,他心里没点数吗?
肯定有啊。
三万万石粮食?你怎么不去抢?
可听到何言这样开口,杨开不乐意了,自己千辛万苦,大老远跑去江中郡,而且还彻查到底,你居然说我老眼昏花?
“老夫亲自前往江中郡各地巡查,整个江中郡到处都在丰收,良田之中,堆积的稻谷如山一般,诸公可知,现在整个江中郡百姓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杨开出声,望着大殿百官。
听到这话,百官也有些好奇了,良田丰收,还有什么烦恼?
“江中郡百姓最大的烦恼就是,如此之多的粮食,该怎么处理。”
“粮仓已经满了,粮食堆积如山,家家户户所有的废房都用来装粮食,但依旧不够。”
杨开出声,说话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忍不住颤抖。
啥子叫做盛世?
这他娘的才叫盛世啊。
听着杨开出声,在场众人彻底麻木了。
这种话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感觉就那么不真实啊。
别说百官了,永盛大帝也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了。
“不对,不对,江中郡不是发生大旱灾情吗?”
“朝廷拨五十万大军镇压,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杨大人,你是不是中了幻术?”
这回何言还是不信,他依旧认为杨开是不是有问题。
他不信啊。
别说他不信了,这满朝文武谁信?
“何大人,你要这样说话就没意思了。”
杨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啊,你不相信,我能理解,可你这样屡屡挑刺,就没意思了吧?
“不是,不是,杨大人,老夫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并非是挑刺,主要是,这不合理啊。”
何言连忙开口,他巴不得这是真的,可问题是他难以接受,这不合理啊。
“行了。”
就在此时。
永盛大帝开口,使得众人安静了下来。
听到永盛大帝开口,百官不由将目光看向永盛大帝。
这位帝王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看样子是知道隐情啊。
感受到百官的瞩目,永盛大帝也从震惊中醒来,随后出声道。
“江中郡之难。”
“其实早就被天命侯顾锦年解决。”
“否则,哪里来的天地赐福啊。”
永盛大帝开口,一句话点醒了在场众人。
之前的天地赐福,也有人提出江中郡还没有解决灾祸,为何能赐福这种言论。
但后来经过大家的猜测,一致认为,江中郡的灾情定下来了,这个定下来的意思是,百姓安定,庄稼重新种上,虽然日子苦,但至少没有乱起来。
而现在,听到永盛大帝这样一说,大家伙也就彻底恍然大悟了。
看样子这江中郡之难,不仅仅是被定下来那么简单,而且还有超乎寻常的收获。
“恳请陛下明示啊。”
此时此刻,何言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永盛大帝,具体是怎么回事。
不止是何言,满朝文武都充满着疑惑啊。
“咳。”
轻轻咳嗽一声,永盛大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而后缓缓开口道。
“此番,大夏天灾,江中郡一夜之间发生大旱,所有庄稼毁坏。”
“天命侯顾锦年,得天地赐赏,获得大夏龙穗,以此物种植在江中郡内。”
“大夏龙穗,乃为天地产物,此等稻穗,一来胜过朕大夏稻穗两倍数量,二来四个月成熟一次,三来拥有极高的抗旱之力,四来,种植出来的龙米,内蕴极高气血。”
“寻常百姓,一天只需要蒸煮二两米,便可精力充沛一整日,而对于寻常将士而言,一天五两米即可。”
“此事,朕早就知晓,但因此事为大夏最高机密,故而朕与锦年,没有告知诸位爱卿,也恐慌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永盛大帝开口,将这龙米之事,告知文武百官。
只是此话一说,瞬间引来轩然大波。
“稻谷数量是大夏稻穗的两倍?”
“四个月成熟一次?”
“极高的抗旱之力?”
“二两米可吃饱一天?”
刹那间,在场百官一个比一个震撼,尤其是何言,他细细一算,马上就算出诸多数据出来。
“大夏百姓,正常来说,一天大约进食八两米算是吃饱。”
“现在二两米就够了,减少四倍,如此一来的话,这三万万石粮食的作用,岂不是相当于十二万万石粮食?”
“扣除漕运成本等等,可以将一半的粮食,运输到三大灾区,仅凭这三万万石粮食,可以支撑三郡一年粮耗啊。”
何言出声,他不同其他人的算法,而是根据食用数据来计算。
只是此言一出,永盛大帝摇了摇头道。
“错。”
“天地赐福之下,工部在大夏境内,发现四处灵晶山,其中灵晶存储量是国库十倍有余,如今大夏王朝百废待兴,这灵晶之物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朕要以灵晶催动所有龙舟宝船,用来运输粮食,正常漕运有一半损耗,若以龙舟宝船来运输,连一成都损耗不了。”
永盛大帝开口。
极其霸气。
嘶。
满朝文武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四座灵晶山?”
“天佑我大夏,天佑我大夏啊。”
“如若当真能用龙舟宝船来运输,这漕运损耗当真可不计啊。”
“也就是说,这三万万石粮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损耗,可全部运输到灾区?”
“不止如此啊,若当真如此的话,这迁徙之事,也好办了啊,粮食划分一下,五大绿洲迁徙之事,也可运作起来。”
“不是说两个月后还有两万万石粮食吗?这三万万石粮食,平均给予五大绿洲,包括三大灾区,撑上三个月必然没有太大问题,等两个月后,再来两万万石,外加上其他各地粮食送来,可以全面开展复兴计划。”
一道道声音响起,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再加上这几十年来,穷成了习惯,做什么事情都恨不得一文钱当两文钱来用,一下子就想到了诸多办法。
但具体如何去划分,还是需要慢慢商议。
“不对,不对,你们都想错了,想错了。”
“江中郡粮食不是堆积如山吗?杨大人刚才说的话,你们难道没听到吗?”
“朝廷可以花银子买粮食啊,大不了先欠着,反正对于百姓而言,放着也是放着,我们按照一个市场价购买过来,不是有多少要多少吗?”
突兀之间,有官员出声,想到了这个办法。
此言一出,瞬间,文武百官瞪大了眼睛。
倒不是他们想不出这个办法,而是一般来说,他们根本不可能去考虑这种事情。
赊账买粮,对于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百姓的粮食堆积如山,虽然是赊账,但以现在大夏王朝的信用,难不成还会贪墨?
再加上这粮食放也是放着,不如拿去利用。
“不对。”
“陛下,这不对啊。”
“农家有言,稻谷多而粮杂,速生多而米劣,这天底下哪里有稻穗多,米质好,还能增强气血的稻穗啊?”
这回何言还是忍不住提出质问。
他倒不是钻牛角尖,纯粹就是穷了一辈子,突然听到这么一件大喜事,肯定架不住啊。
反反复复去挑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别说他了,这满朝文武当中,除了礼部尚书杨开是千真万确看到了,还有永盛大帝之外,大家都不太相信啊。
生怕这只是一个美梦,回头被直接戳开。
“来人。”
“蒸龙米。”
永盛大帝早就知道这帮官员不信,但他也没有去指责,这种质疑是好事。
当下,他让人去蒸龙米,也算是让他们亲眼瞧一瞧。
如此。
朝廷官员们开始静心等待了。
大约两刻钟后。
魏闲走进大殿内,身后跟着一群宫女,端着一个个琉璃碗,碗不大,里面盛着江中龙米。
澹红色,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味,仅仅只是端到百官面前,便让百官一个个食指大动。
主要是这个米香的确不错,再加上百官上朝之前可没有吃饭的习惯。
毕竟朝会当中,万一不小心做了些不符合规矩的事情,都不用永盛大帝开口,杨开就不会放过。
眼下大半天没吃了,又闻到这样的香味,自然而然食指大动了。
等到所有官员都拿着碗勺。
永盛大帝也拿了一碗,而后开口道。
“诸位爱卿,品尝一下这江中龙米吧。”
说完这话,永盛大帝率先吃了一口。
眼看着皇帝都吃了,百官们也不啰嗦,一个个开始用膳。
江中龙米入口。
米粒口感极好,很有嚼劲,而且米香味十足。
不到三两下,所有人都把这江中龙米吃完,而后开始交头接耳,连连夸赞。
“好吃,好吃啊。”
“这米当真好吃啊,比我曾经吃过的胭脂米还要好吃。”
“胭脂米算个屁啊,这米的口感,简直是无法形容,今天吃了一口,我说实话,我真吃不下我家的米。”
“这他娘的,打了一辈子仗,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真没想到,有朝一日,一碗饭都能这么好吃?别的不说,就吃这饭,我都不需要加菜。”
“好吃啊,好吃啊。”
大殿内,百官一个个称赞,是由心的称赞啊。
永盛大帝也将一碗江中龙米吃完,而且一粒都不剩,随后将碗递给身旁的魏闲。
“陛下,这二两米不够塞牙缝啊,臣吃不饱,臣恳请陛下再来一碗。”
“是啊,是啊,这饭太少了,臣一口就吃完了,能再来一碗吗?”
“我也要,我也要。”
一时之间,这些武将一个个开口,他们体魄强大,气血雄厚,寻常二两米肯定不够他们吃,自然没有饱腹感。
而这些文臣也一个个跟着喊了两声。
只是很快,在场所有官员神色忽然一变。
“嘶。”
“我怎么感觉有一团火在体内烧起来了啊。”
“是啊,是啊,我也是有这种感觉,就好像冬天泡泉一般,说不出来的酸爽啊。”
“的确很爽,说不出来的感觉,而且有一种饱腹感。”
“当真是又好吃又能饱腹,而且这米粒当中,蕴含气血,吃完以后,感觉浑身舒坦。”
一道道声音响起。
这些文臣一个个激动万分,之前他们还不相信,现在不信不行啊。
“可为什么我还是有点饿啊?”
文臣们是吃饱了,他们本来就不需要进食太多,可这批武将还是没吃饱。
一个个喊着要再来一碗。
“等朝会结束,各自领百斤龙米。”
永盛大帝开口,一人一人百斤,倒也不算什么。
“多谢陛下。”
百官齐齐开口,此时此刻,杨开不由看向何言道。
“何尚书,现在是否还质疑老夫?”
杨开出声,望着何言如此问道。
“不质疑了,不质疑了。”
“杨大人当真是辛苦啊。”
“陛下当真是英明。”
“天命侯乃我大夏之神将也。”
此时此刻的何言,已经快笑出声来了,朝廷最大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一半。
粮食问题解决。
其他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银两什么的,慢慢来也不着急。
眼下只要稳定局势,大夏王朝将会越来越好。
不过,何言继续开口道。
“陛下。”
“既然这大夏龙穗如此厉害,为何不全国推广?一个江中郡,一年可生产五十万万石粮食。”
“如若推广全国,一年下来,少说两百万万石龙米吧?按照十两银子一石,一年下来光靠这粮食,都是天文数字啊。”
何言出声,他一下子就算出这大夏龙米带来的价值。
毕竟大夏王朝现在可是有五大绿洲,这五大绿洲更适合种植龙米吧?
全面发展的话,大夏王朝的粮食问题不但可以解决,还可以拿到国外去卖。
毕竟对于大夏王朝而言,两百万万石的粮食,肯定是吃不完的,拿出去卖血赚啊。
听到两百万万石粮食,满朝文武都沸腾了,他们想都不敢想啊。
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恐怖夸张。
“推广全国,还不急,先稳定江中郡,后面的话,锦年应当会处理,将这大夏龙穗,种植在五大绿洲当中。”
“主要还是看锦年的意思了。”
永盛大帝出声。
这大夏龙穗是顾锦年带来的,如何去种植,怎样去种植,都应当询问顾锦年,换做其他人,一来不放心,二来也怕对方不懂。
但不管如何的是,大夏龙穗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让满朝文武失望。
“陛下。”
“这等龙米,实在是不可思议,臣感觉大金龙米也比不过咱们的大夏龙米!”
“如今大金王朝不是正在搞什么龙米宝钞吗?”
“这龙米宝钞,与龙米挂钩,多少宝钞可兑换多少龙米,现在咱们也可以出一个龙米宝钞啊。”
“一来可以与之抗衡,二来我大夏龙米,不出五年,其生产之数恐怖无比。”
“陛下觉得如何?”
此时此刻,杨开出声,提出这个建议。
大金王朝搞的龙米宝钞,让大夏有些压力,天下人都知道,一但这龙米宝钞发行,对各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大金王朝各种许诺,什么不会随意印钞,受到天下人监督,可那又如何?
中洲王朝有中洲专属的宝钞,所以不在乎这个,随意发行。
可东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宝钞流通,先不说各大王朝的宝钞本身就极难推广流通。
即便是流通了,大夏宝钞只能在大夏王朝用,换到别的地方就不行。
大金王朝算是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龙米挂钩,使得百姓放心使用。
如今大夏王朝也有龙米,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
这是杨开的想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妥当啊。
可何言却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杨尚书,你有这样的想法固然好,但我朝还是无法与大金王朝一般。”
“其原因有二,其一大金龙米,天下驰名,天下各地谁不知道大金龙米好?哪怕是老百姓都知道大金龙米有多好。”
“而我朝龙米,即便是打出招牌又如何?天下人相信吗?而且即便是相信,产量上谁又能相信?”
“不可能我朝说年产三万万石,那就一定能生产这么多,兑现问题无法解决,而大金龙米,先不说已经深入民心,光说这么多年来,大金王朝也必然存储了大量龙米。”
“自然而然,不担心挤兑事件。”
“以上两个问题,才是大金王朝推行大金宝钞的核心竞争,再者如今东荒境搞出同盟会,各大势力都愿意推广大金王朝的大金宝钞。”
“而我朝被排斥在外,已经错失良机,无法与之抗衡。”
何言出声,身为户部尚书,对于宝钞这个话题,他是非常敏感的。
毕竟一但可以发行宝钞,那么就可以解决财政问题。
简单点来说,就好比江中郡不是有十几万万石龙米吗?大夏王朝可以直接印宝钞。
就按照一个高于正常水准的价格。
二十两白银一石。
那就可以印三百万万两白银宝钞出来,这些宝钞当然也不可能是一口气拿出去,而是一点一点拿出去。
让市面流通起来,如果发生挤兑事件,直接把江中郡的龙米买过来,然后一家家兑换。
毕竟宝钞就是兑换龙米,而且粮食是硬通货,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至少你不会饿死,能吃饱喝足。
以前推广宝钞,是因为宝钞对标的是金银,百姓兑换金银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买粮食,买其他生活必需品。
现在直接兑换粮食,更加直接一点。
当然,这只是比喻,如果当真印了三百万万两的宝钞,其实就相当于是预支未来的国税。
借未来的银子,来解决当下的事情。
这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毕竟现在若是有银子了,一但解决五大绿洲的问题,过个五六年,配合大夏龙穗,看看大夏王朝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而现在没有银子,五大绿洲的事情,只能慢吞吞搞。
现在拖一天,未来就晚一天成功。
“同盟会之事,杨爱卿是如何想的?”
提到了同盟会,永盛大帝不由开口,询问杨开是怎么想的。
大夏宝钞的事情,永盛大帝不太愿意,之前就干过一回,差一点没把大夏经济体系崩掉。
现在大金王朝搞,他也第一时间跟何言商议过,明白这宝钞不是想搞就搞出来的。
反正最起码,大夏王朝搞不出来。
“陛下,同盟会之事,完完全全是挑衅我大夏王朝,礼部已经在筹备宣文。”
“如若同盟会成立,礼部将与诸国断绝友邦关系,任何入同盟会者,将不可入我大夏王朝。”
“在贸易与航易上,也进行强而有力的打击。”
杨开出声。
这是他的想法。
也是众臣的想法。
同盟会毕竟是仙门,佛门,还有大金王朝以及扶罗王朝联手做的事情,你想要阻止,估计很难。
只能说去威慑一些诸侯国,给予同盟会阻碍,不然的话,一句话不说,真当大夏好欺负。
可是,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永盛大帝满意。
“仅仅只是断绝商贸合作,这起不到什么威慑作用。”
“朕有一计,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说完这话后,在百官的注视下,永盛大帝缓缓开口。
“征战匈奴。”
永盛大帝道出这四个字来。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惊愕了。
征战匈奴?
这可不是小事啊。
一但开战的话,那就不是讨伐那么简单,而是要打着灭国的旗号来,不然的话,就过去打一场仗,意义是什么?
自己家现在一大堆事情没处理,还要对外宣战?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此时此刻,我大夏经不起大战啊。”
“三大灾区还未彻底平定,五大绿洲正在缓慢迁徙百姓,这个时候决不可乱来。”
“请陛下三思。”
这一刻,文臣们纷纷开口,一个个拒绝,杨开,胡庸,何言,王启新,纷纷开口,哪怕是兵部尚书赵益阳,也不由跟着站出来,他虽然没有拒绝,可态度很明显。
这个节骨眼,的的确确不能打。
可文臣们拒绝,武将们一个个激动不已啊,如今得知江中郡有这么多粮食,将士们一个个都起了心思。
对于武将们来说,只有征战才能提升官位,真要打起来,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陛下,臣认为可以,同盟会之举,完完全全就是瞧不起我大夏王朝,如今江中郡若能年产五十万万石粮食,而且都是这样的龙米,只需要十万万石龙米,臣愿意替陛下,横扫匈奴,马踏王庭。”
一位侯爷站出来了,直接开口,想要主动请缨。
可马上另外一道声音响起。
“老臣愿意为陛下,横扫匈奴,老臣今年虽八十有三,但老臣依旧体魄健壮,可以为陛下效劳,不需要十万万石粮食,只需要给老臣八万万石粮食即可。”
一位国公站了出来,他刚才盘算一下,哪里需要十万万石粮食啊,算他百万大军出征。
一名将士一天消耗一斤米,算上运输消耗,算上战马粮草,算上等等等等的一切,一天也不过消耗五百万斤粮食。
一年下来也不过消耗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消耗,真要打仗的话,还要犒赏三军,还要发军饷,等等事情。
一年消耗能控制在一万万石粮食左右。
算上打三年,外加上各种抚恤金,以及各种损耗,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三万万石粮食刚好,多要五万万石是用在提高军心,外加上打了胜仗再发点军饷,提高士气上。
这样一想,信国公内心鬼叫啊。
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的仗。
要是陛下审批下来的话,自己带着八万万石粮食,还怕打不过?
我耗都能耗死这帮匈奴狗。
今天不打仗,犒赏三军。
明天打仗,什么?我军站了一天,毫无伤亡,赏。
哈?天气阳光明媚,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吉象啊,赏。
这样下来,百万大军的气势得多夸张?
想想看啊,这还没打仗,没赢就给这么多,这要是赢了得给多少?
古今往来打仗,打的其实就是粮草,有粮草就有士气,有士气就好多了。>
第二百零八章:大夏朝有钱了!
大殿当中。
陷入一片死寂。
三万万石粮食,这简直惊世啊。
更可怕的是,两个月后还有两万万石粮食?
大夏王朝,眼下最缺的就是粮食。
如若这粮食送来,对大夏朝廷而言,可就是惊天大喜事啊。
“杨尚书。”
“你怕不是被骗了吧?”
“江中郡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粮税?”
“整个江中郡,一年种植粮食,只怕也就是三万万石,纳税单是否写的是三千万石粮食,你老眼昏花,以为是三万万石?”
何言的声音第一时间响起。
身为户部尚书,江中郡一年交多少税,他心里没点数吗?
肯定有啊。
三万万石粮食?你怎么不去抢?
可听到何言这样开口,杨开不乐意了,自己千辛万苦,大老远跑去江中郡,而且还彻查到底,你居然说我老眼昏花?
“老夫亲自前往江中郡各地巡查,整个江中郡到处都在丰收,良田之中,堆积的稻谷如山一般,诸公可知,现在整个江中郡百姓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杨开出声,望着大殿百官。
听到这话,百官也有些好奇了,良田丰收,还有什么烦恼?
“江中郡百姓最大的烦恼就是,如此之多的粮食,该怎么处理。”
“粮仓已经满了,粮食堆积如山,家家户户所有的废房都用来装粮食,但依旧不够。”
杨开出声,说话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忍不住颤抖。
啥子叫做盛世?
这他娘的才叫盛世啊。
听着杨开出声,在场众人彻底麻木了。
这种话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感觉就那么不真实啊。
别说百官了,永盛大帝也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了。
“不对,不对,江中郡不是发生大旱灾情吗?”
“朝廷拨五十万大军镇压,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杨大人,你是不是中了幻术?”
这回何言还是不信,他依旧认为杨开是不是有问题。
他不信啊。
别说他不信了,这满朝文武谁信?
“何大人,你要这样说话就没意思了。”
杨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啊,你不相信,我能理解,可你这样屡屡挑刺,就没意思了吧?
“不是,不是,杨大人,老夫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并非是挑刺,主要是,这不合理啊。”
何言连忙开口,他巴不得这是真的,可问题是他难以接受,这不合理啊。
“行了。”
就在此时。
永盛大帝开口,使得众人安静了下来。
听到永盛大帝开口,百官不由将目光看向永盛大帝。
这位帝王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看样子是知道隐情啊。
感受到百官的瞩目,永盛大帝也从震惊中醒来,随后出声道。
“江中郡之难。”
“其实早就被天命侯顾锦年解决。”
“否则,哪里来的天地赐福啊。”
永盛大帝开口,一句话点醒了在场众人。
之前的天地赐福,也有人提出江中郡还没有解决灾祸,为何能赐福这种言论。
但后来经过大家的猜测,一致认为,江中郡的灾情定下来了,这个定下来的意思是,百姓安定,庄稼重新种上,虽然日子苦,但至少没有乱起来。
而现在,听到永盛大帝这样一说,大家伙也就彻底恍然大悟了。
看样子这江中郡之难,不仅仅是被定下来那么简单,而且还有超乎寻常的收获。
“恳请陛下明示啊。”
此时此刻,何言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永盛大帝,具体是怎么回事。
不止是何言,满朝文武都充满着疑惑啊。
“咳。”
轻轻咳嗽一声,永盛大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而后缓缓开口道。
“此番,大夏天灾,江中郡一夜之间发生大旱,所有庄稼毁坏。”
“天命侯顾锦年,得天地赐赏,获得大夏龙穗,以此物种植在江中郡内。”
“大夏龙穗,乃为天地产物,此等稻穗,一来胜过朕大夏稻穗两倍数量,二来四个月成熟一次,三来拥有极高的抗旱之力,四来,种植出来的龙米,内蕴极高气血。”
“寻常百姓,一天只需要蒸煮二两米,便可精力充沛一整日,而对于寻常将士而言,一天五两米即可。”
“此事,朕早就知晓,但因此事为大夏最高机密,故而朕与锦年,没有告知诸位爱卿,也恐慌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永盛大帝开口,将这龙米之事,告知文武百官。
只是此话一说,瞬间引来轩然大波。
“稻谷数量是大夏稻穗的两倍?”
“四个月成熟一次?”
“极高的抗旱之力?”
“二两米可吃饱一天?”
刹那间,在场百官一个比一个震撼,尤其是何言,他细细一算,马上就算出诸多数据出来。
“大夏百姓,正常来说,一天大约进食八两米算是吃饱。”
“现在二两米就够了,减少四倍,如此一来的话,这三万万石粮食的作用,岂不是相当于十二万万石粮食?”
“扣除漕运成本等等,可以将一半的粮食,运输到三大灾区,仅凭这三万万石粮食,可以支撑三郡一年粮耗啊。”
何言出声,他不同其他人的算法,而是根据食用数据来计算。
只是此言一出,永盛大帝摇了摇头道。
“错。”
“天地赐福之下,工部在大夏境内,发现四处灵晶山,其中灵晶存储量是国库十倍有余,如今大夏王朝百废待兴,这灵晶之物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朕要以灵晶催动所有龙舟宝船,用来运输粮食,正常漕运有一半损耗,若以龙舟宝船来运输,连一成都损耗不了。”
永盛大帝开口。
极其霸气。
嘶。
满朝文武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四座灵晶山?”
“天佑我大夏,天佑我大夏啊。”
“如若当真能用龙舟宝船来运输,这漕运损耗当真可不计啊。”
“也就是说,这三万万石粮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损耗,可全部运输到灾区?”
“不止如此啊,若当真如此的话,这迁徙之事,也好办了啊,粮食划分一下,五大绿洲迁徙之事,也可运作起来。”
“不是说两个月后还有两万万石粮食吗?这三万万石粮食,平均给予五大绿洲,包括三大灾区,撑上三个月必然没有太大问题,等两个月后,再来两万万石,外加上其他各地粮食送来,可以全面开展复兴计划。”
一道道声音响起,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再加上这几十年来,穷成了习惯,做什么事情都恨不得一文钱当两文钱来用,一下子就想到了诸多办法。
但具体如何去划分,还是需要慢慢商议。
“不对,不对,你们都想错了,想错了。”
“江中郡粮食不是堆积如山吗?杨大人刚才说的话,你们难道没听到吗?”
“朝廷可以花银子买粮食啊,大不了先欠着,反正对于百姓而言,放着也是放着,我们按照一个市场价购买过来,不是有多少要多少吗?”
突兀之间,有官员出声,想到了这个办法。
此言一出,瞬间,文武百官瞪大了眼睛。
倒不是他们想不出这个办法,而是一般来说,他们根本不可能去考虑这种事情。
赊账买粮,对于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百姓的粮食堆积如山,虽然是赊账,但以现在大夏王朝的信用,难不成还会贪墨?
再加上这粮食放也是放着,不如拿去利用。
“不对。”
“陛下,这不对啊。”
“农家有言,稻谷多而粮杂,速生多而米劣,这天底下哪里有稻穗多,米质好,还能增强气血的稻穗啊?”
这回何言还是忍不住提出质问。
他倒不是钻牛角尖,纯粹就是穷了一辈子,突然听到这么一件大喜事,肯定架不住啊。
反反复复去挑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别说他了,这满朝文武当中,除了礼部尚书杨开是千真万确看到了,还有永盛大帝之外,大家都不太相信啊。
生怕这只是一个美梦,回头被直接戳开。
“来人。”
“蒸龙米。”
永盛大帝早就知道这帮官员不信,但他也没有去指责,这种质疑是好事。
当下,他让人去蒸龙米,也算是让他们亲眼瞧一瞧。
如此。
朝廷官员们开始静心等待了。
大约两刻钟后。
魏闲走进大殿内,身后跟着一群宫女,端着一个个琉璃碗,碗不大,里面盛着江中龙米。
澹红色,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味,仅仅只是端到百官面前,便让百官一个个食指大动。
主要是这个米香的确不错,再加上百官上朝之前可没有吃饭的习惯。
毕竟朝会当中,万一不小心做了些不符合规矩的事情,都不用永盛大帝开口,杨开就不会放过。
眼下大半天没吃了,又闻到这样的香味,自然而然食指大动了。
等到所有官员都拿着碗勺。
永盛大帝也拿了一碗,而后开口道。
“诸位爱卿,品尝一下这江中龙米吧。”
说完这话,永盛大帝率先吃了一口。
眼看着皇帝都吃了,百官们也不啰嗦,一个个开始用膳。
江中龙米入口。
米粒口感极好,很有嚼劲,而且米香味十足。
不到三两下,所有人都把这江中龙米吃完,而后开始交头接耳,连连夸赞。
“好吃,好吃啊。”
“这米当真好吃啊,比我曾经吃过的胭脂米还要好吃。”
“胭脂米算个屁啊,这米的口感,简直是无法形容,今天吃了一口,我说实话,我真吃不下我家的米。”
“这他娘的,打了一辈子仗,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真没想到,有朝一日,一碗饭都能这么好吃?别的不说,就吃这饭,我都不需要加菜。”
“好吃啊,好吃啊。”
大殿内,百官一个个称赞,是由心的称赞啊。
永盛大帝也将一碗江中龙米吃完,而且一粒都不剩,随后将碗递给身旁的魏闲。
“陛下,这二两米不够塞牙缝啊,臣吃不饱,臣恳请陛下再来一碗。”
“是啊,是啊,这饭太少了,臣一口就吃完了,能再来一碗吗?”
“我也要,我也要。”
一时之间,这些武将一个个开口,他们体魄强大,气血雄厚,寻常二两米肯定不够他们吃,自然没有饱腹感。
而这些文臣也一个个跟着喊了两声。
只是很快,在场所有官员神色忽然一变。
“嘶。”
“我怎么感觉有一团火在体内烧起来了啊。”
“是啊,是啊,我也是有这种感觉,就好像冬天泡泉一般,说不出来的酸爽啊。”
“的确很爽,说不出来的感觉,而且有一种饱腹感。”
“当真是又好吃又能饱腹,而且这米粒当中,蕴含气血,吃完以后,感觉浑身舒坦。”
一道道声音响起。
这些文臣一个个激动万分,之前他们还不相信,现在不信不行啊。
“可为什么我还是有点饿啊?”
文臣们是吃饱了,他们本来就不需要进食太多,可这批武将还是没吃饱。
一个个喊着要再来一碗。
“等朝会结束,各自领百斤龙米。”
永盛大帝开口,一人一人百斤,倒也不算什么。
“多谢陛下。”
百官齐齐开口,此时此刻,杨开不由看向何言道。
“何尚书,现在是否还质疑老夫?”
杨开出声,望着何言如此问道。
“不质疑了,不质疑了。”
“杨大人当真是辛苦啊。”
“陛下当真是英明。”
“天命侯乃我大夏之神将也。”
此时此刻的何言,已经快笑出声来了,朝廷最大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一半。
粮食问题解决。
其他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银两什么的,慢慢来也不着急。
眼下只要稳定局势,大夏王朝将会越来越好。
不过,何言继续开口道。
“陛下。”
“既然这大夏龙穗如此厉害,为何不全国推广?一个江中郡,一年可生产五十万万石粮食。”
“如若推广全国,一年下来,少说两百万万石龙米吧?按照十两银子一石,一年下来光靠这粮食,都是天文数字啊。”
何言出声,他一下子就算出这大夏龙米带来的价值。
毕竟大夏王朝现在可是有五大绿洲,这五大绿洲更适合种植龙米吧?
全面发展的话,大夏王朝的粮食问题不但可以解决,还可以拿到国外去卖。
毕竟对于大夏王朝而言,两百万万石的粮食,肯定是吃不完的,拿出去卖血赚啊。
听到两百万万石粮食,满朝文武都沸腾了,他们想都不敢想啊。
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恐怖夸张。
“推广全国,还不急,先稳定江中郡,后面的话,锦年应当会处理,将这大夏龙穗,种植在五大绿洲当中。”
“主要还是看锦年的意思了。”
永盛大帝出声。
这大夏龙穗是顾锦年带来的,如何去种植,怎样去种植,都应当询问顾锦年,换做其他人,一来不放心,二来也怕对方不懂。
但不管如何的是,大夏龙穗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让满朝文武失望。
“陛下。”
“这等龙米,实在是不可思议,臣感觉大金龙米也比不过咱们的大夏龙米!”
“如今大金王朝不是正在搞什么龙米宝钞吗?”
“这龙米宝钞,与龙米挂钩,多少宝钞可兑换多少龙米,现在咱们也可以出一个龙米宝钞啊。”
“一来可以与之抗衡,二来我大夏龙米,不出五年,其生产之数恐怖无比。”
“陛下觉得如何?”
此时此刻,杨开出声,提出这个建议。
大金王朝搞的龙米宝钞,让大夏有些压力,天下人都知道,一但这龙米宝钞发行,对各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大金王朝各种许诺,什么不会随意印钞,受到天下人监督,可那又如何?
中洲王朝有中洲专属的宝钞,所以不在乎这个,随意发行。
可东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宝钞流通,先不说各大王朝的宝钞本身就极难推广流通。
即便是流通了,大夏宝钞只能在大夏王朝用,换到别的地方就不行。
大金王朝算是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龙米挂钩,使得百姓放心使用。
如今大夏王朝也有龙米,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
这是杨开的想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妥当啊。
可何言却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杨尚书,你有这样的想法固然好,但我朝还是无法与大金王朝一般。”
“其原因有二,其一大金龙米,天下驰名,天下各地谁不知道大金龙米好?哪怕是老百姓都知道大金龙米有多好。”
“而我朝龙米,即便是打出招牌又如何?天下人相信吗?而且即便是相信,产量上谁又能相信?”
“不可能我朝说年产三万万石,那就一定能生产这么多,兑现问题无法解决,而大金龙米,先不说已经深入民心,光说这么多年来,大金王朝也必然存储了大量龙米。”
“自然而然,不担心挤兑事件。”
“以上两个问题,才是大金王朝推行大金宝钞的核心竞争,再者如今东荒境搞出同盟会,各大势力都愿意推广大金王朝的大金宝钞。”
“而我朝被排斥在外,已经错失良机,无法与之抗衡。”
何言出声,身为户部尚书,对于宝钞这个话题,他是非常敏感的。
毕竟一但可以发行宝钞,那么就可以解决财政问题。
简单点来说,就好比江中郡不是有十几万万石龙米吗?大夏王朝可以直接印宝钞。
就按照一个高于正常水准的价格。
二十两白银一石。
那就可以印三百万万两白银宝钞出来,这些宝钞当然也不可能是一口气拿出去,而是一点一点拿出去。
让市面流通起来,如果发生挤兑事件,直接把江中郡的龙米买过来,然后一家家兑换。
毕竟宝钞就是兑换龙米,而且粮食是硬通货,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至少你不会饿死,能吃饱喝足。
以前推广宝钞,是因为宝钞对标的是金银,百姓兑换金银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买粮食,买其他生活必需品。
现在直接兑换粮食,更加直接一点。
当然,这只是比喻,如果当真印了三百万万两的宝钞,其实就相当于是预支未来的国税。
借未来的银子,来解决当下的事情。
这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毕竟现在若是有银子了,一但解决五大绿洲的问题,过个五六年,配合大夏龙穗,看看大夏王朝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而现在没有银子,五大绿洲的事情,只能慢吞吞搞。
现在拖一天,未来就晚一天成功。
“同盟会之事,杨爱卿是如何想的?”
提到了同盟会,永盛大帝不由开口,询问杨开是怎么想的。
大夏宝钞的事情,永盛大帝不太愿意,之前就干过一回,差一点没把大夏经济体系崩掉。
现在大金王朝搞,他也第一时间跟何言商议过,明白这宝钞不是想搞就搞出来的。
反正最起码,大夏王朝搞不出来。
“陛下,同盟会之事,完完全全是挑衅我大夏王朝,礼部已经在筹备宣文。”
“如若同盟会成立,礼部将与诸国断绝友邦关系,任何入同盟会者,将不可入我大夏王朝。”
“在贸易与航易上,也进行强而有力的打击。”
杨开出声。
这是他的想法。
也是众臣的想法。
同盟会毕竟是仙门,佛门,还有大金王朝以及扶罗王朝联手做的事情,你想要阻止,估计很难。
只能说去威慑一些诸侯国,给予同盟会阻碍,不然的话,一句话不说,真当大夏好欺负。
可是,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永盛大帝满意。
“仅仅只是断绝商贸合作,这起不到什么威慑作用。”
“朕有一计,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说完这话后,在百官的注视下,永盛大帝缓缓开口。
“征战匈奴。”
永盛大帝道出这四个字来。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惊愕了。
征战匈奴?
这可不是小事啊。
一但开战的话,那就不是讨伐那么简单,而是要打着灭国的旗号来,不然的话,就过去打一场仗,意义是什么?
自己家现在一大堆事情没处理,还要对外宣战?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此时此刻,我大夏经不起大战啊。”
“三大灾区还未彻底平定,五大绿洲正在缓慢迁徙百姓,这个时候决不可乱来。”
“请陛下三思。”
这一刻,文臣们纷纷开口,一个个拒绝,杨开,胡庸,何言,王启新,纷纷开口,哪怕是兵部尚书赵益阳,也不由跟着站出来,他虽然没有拒绝,可态度很明显。
这个节骨眼,的的确确不能打。
可文臣们拒绝,武将们一个个激动不已啊,如今得知江中郡有这么多粮食,将士们一个个都起了心思。
对于武将们来说,只有征战才能提升官位,真要打起来,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陛下,臣认为可以,同盟会之举,完完全全就是瞧不起我大夏王朝,如今江中郡若能年产五十万万石粮食,而且都是这样的龙米,只需要十万万石龙米,臣愿意替陛下,横扫匈奴,马踏王庭。”
一位侯爷站出来了,直接开口,想要主动请缨。
可马上另外一道声音响起。
“老臣愿意为陛下,横扫匈奴,老臣今年虽八十有三,但老臣依旧体魄健壮,可以为陛下效劳,不需要十万万石粮食,只需要给老臣八万万石粮食即可。”
一位国公站了出来,他刚才盘算一下,哪里需要十万万石粮食啊,算他百万大军出征。
一名将士一天消耗一斤米,算上运输消耗,算上战马粮草,算上等等等等的一切,一天也不过消耗五百万斤粮食。
一年下来也不过消耗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消耗,真要打仗的话,还要犒赏三军,还要发军饷,等等事情。
一年消耗能控制在一万万石粮食左右。
算上打三年,外加上各种抚恤金,以及各种损耗,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三万万石粮食刚好,多要五万万石是用在提高军心,外加上打了胜仗再发点军饷,提高士气上。
这样一想,信国公内心鬼叫啊。
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的仗。
要是陛下审批下来的话,自己带着八万万石粮食,还怕打不过?
我耗都能耗死这帮匈奴狗。
今天不打仗,犒赏三军。
明天打仗,什么?我军站了一天,毫无伤亡,赏。
哈?天气阳光明媚,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吉象啊,赏。
这样下来,百万大军的气势得多夸张?
想想看啊,这还没打仗,没赢就给这么多,这要是赢了得给多少?
古今往来打仗,打的其实就是粮草,有粮草就有士气,有士气就好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