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任官古渡西(7) (1/2)
69中文网 yanzitai.com,宰执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第513章 任官古渡西(7)
胡二在堂上的一番话,很快就传到了诸立兄弟耳朵里。
“胡***倒是好心啊,跟韩正言说了这么多。”诸家老三冷笑着,胡二看似老实,但他们兄弟三人都不亲近,总有些不顺服的心思在。
“他哪是好心,不过是想做韩家门下的走马狗罢了。只可惜人家年少气盛,不肯听劝。”
诸立低着头,一手把着茶瓶,一手拿着茶筅,小心的将滚水倾进杯中,双眼专注于茶盏之上,嘴角却是带着一丝笑容。
一切尽如他所料,而且发展得比他期盼的还要好。
何家祭田案比起其他争产案更为麻烦,没有证人、没有证物,全凭两家在争吵。争了整整三十年,比起韩冈的年纪都大,他怎么审这陈年旧案?
三十年来,多少精于刑名的积年老吏都在此案折戟沉沙,最后退避三舍。韩冈再有能耐,也只是军事上、医事上有着偌大的名气。刑名与治政、用兵可是两码事,书写判词跟做文章关系也不大。在判词中,用错了一个典故没什么,若是错了一条律令,整个案子就会打回来重审。
诸霖很是想看看明天的乐子,巴不得天早一点黑下去:“偏生这个案子名气极大,从县里打到州里,从州里打到监司,三十年的积案,怕是连审刑院都听说过。新来的韩知县要审此案,这消息一传出去,怕是整个白马县都要给惊动了。”
滚水细如一线,注入莹润的青瓷茶盏中,茶杓顺着水流轻搅着盏中的茶膏。热腾腾的白色茶汤上,一层浮沫粘着盏壁,一点也不散去,“竟然咬盏了!”
欣喜的将难得成功的佳绩亮给两个弟弟看着,诸立漫不经意:“我们也帮帮忙吧,帮韩正言好好的宣扬一下。明天是他到任后第一次审案,总得讲个排场。”
太阳刚刚升起,橘红色阳光冲淡了初冬凌晨的寒意。
由于何双垣祭田案的名气,还有诸立兄弟的宣传,加上白马县民对于韩冈这位新任知县的好奇。第二天一大清早,在县衙门前,聚集起大批的士绅百姓爷也就不足为奇。
两名五十出头的老头子,胡子都是花白了,并立在县衙的门前,中间却隔了老远,互相之间看都不看一眼。
这一案的原告和被告都到了。
“打了一辈子的官司。还真是不嫌腻烦。”人群中一阵冷嘲。
“两百多亩地啊,要是就是一个坟包,外人谁会去争?”
“不知今次能不能断出个眉目来。从十年前开始,可是连着六任知县没敢接这个案子了。”
“也不看看衙门里的那一位是谁?那可是今科进士第九,二十岁的进士。立得功劳不知多少,一句话就说降了叛军,张张口就帮着平了吐蕃。这么大的功绩,连着宰相都抢着做女婿,过去的知县哪一任能比?”
“就不知会断谁赢?”
“同是寒门素户出身,苦读之士,肯定不会偏向那富户。”
“说的也是,听说韩正言当年求学张横渠门下,下雪天站在书院门外,直到没了膝盖,才被收为弟子,真的是苦读啊!”
“真的假的,怎么听着那么像慧可祖师求学达摩祖师的段子。”
“千真万确!正是因为在雪地里站久了,韩知县落下了病根,所以回乡时倒在庙里,正好被孙真人救了。想想这天下倒在路边庙中的有多少人,可曾有一个能得到孙真人的救治?若不是同是天上旧相识,孙真人修道几百年,早就看破了生死,又怎么出手救人?”
“原来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大门紧闭着,无数或真或假有根无据的传言在人群中散布着,引得来此围观审案的白马百姓期盼之心更为旺盛。
从人心上来讲,人们都是喜欢看个热闹。韩冈的身份、经历,很有些传奇的味道,被人津津乐道。现在他来白马任知县,第一案就落在就难断的案子上,白马县百姓当然都想看一看传说中的韩正言,他的名气是否是货真价实,能否明察秋毫。
随着升堂鼓从衙门中响起,衙门外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
县衙正门吱呀呀的打开,紧接着向内几十步,大堂的正门——仪门也随之打开。连开二正门,体现了新来的知县开堂公审的心意。
二十名衙役一身皂服,结束整齐,都带着方帽,手持上红下黑的水火棍,挺胸叠肚的分立在大堂东西两侧。而同样数目的弓手,亦是分作两队,...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第513章 任官古渡西(7)
胡二在堂上的一番话,很快就传到了诸立兄弟耳朵里。
“胡***倒是好心啊,跟韩正言说了这么多。”诸家老三冷笑着,胡二看似老实,但他们兄弟三人都不亲近,总有些不顺服的心思在。
“他哪是好心,不过是想做韩家门下的走马狗罢了。只可惜人家年少气盛,不肯听劝。”
诸立低着头,一手把着茶瓶,一手拿着茶筅,小心的将滚水倾进杯中,双眼专注于茶盏之上,嘴角却是带着一丝笑容。
一切尽如他所料,而且发展得比他期盼的还要好。
何家祭田案比起其他争产案更为麻烦,没有证人、没有证物,全凭两家在争吵。争了整整三十年,比起韩冈的年纪都大,他怎么审这陈年旧案?
三十年来,多少精于刑名的积年老吏都在此案折戟沉沙,最后退避三舍。韩冈再有能耐,也只是军事上、医事上有着偌大的名气。刑名与治政、用兵可是两码事,书写判词跟做文章关系也不大。在判词中,用错了一个典故没什么,若是错了一条律令,整个案子就会打回来重审。
诸霖很是想看看明天的乐子,巴不得天早一点黑下去:“偏生这个案子名气极大,从县里打到州里,从州里打到监司,三十年的积案,怕是连审刑院都听说过。新来的韩知县要审此案,这消息一传出去,怕是整个白马县都要给惊动了。”
滚水细如一线,注入莹润的青瓷茶盏中,茶杓顺着水流轻搅着盏中的茶膏。热腾腾的白色茶汤上,一层浮沫粘着盏壁,一点也不散去,“竟然咬盏了!”
欣喜的将难得成功的佳绩亮给两个弟弟看着,诸立漫不经意:“我们也帮帮忙吧,帮韩正言好好的宣扬一下。明天是他到任后第一次审案,总得讲个排场。”
太阳刚刚升起,橘红色阳光冲淡了初冬凌晨的寒意。
由于何双垣祭田案的名气,还有诸立兄弟的宣传,加上白马县民对于韩冈这位新任知县的好奇。第二天一大清早,在县衙门前,聚集起大批的士绅百姓爷也就不足为奇。
两名五十出头的老头子,胡子都是花白了,并立在县衙的门前,中间却隔了老远,互相之间看都不看一眼。
这一案的原告和被告都到了。
“打了一辈子的官司。还真是不嫌腻烦。”人群中一阵冷嘲。
“两百多亩地啊,要是就是一个坟包,外人谁会去争?”
“不知今次能不能断出个眉目来。从十年前开始,可是连着六任知县没敢接这个案子了。”
“也不看看衙门里的那一位是谁?那可是今科进士第九,二十岁的进士。立得功劳不知多少,一句话就说降了叛军,张张口就帮着平了吐蕃。这么大的功绩,连着宰相都抢着做女婿,过去的知县哪一任能比?”
“就不知会断谁赢?”
“同是寒门素户出身,苦读之士,肯定不会偏向那富户。”
“说的也是,听说韩正言当年求学张横渠门下,下雪天站在书院门外,直到没了膝盖,才被收为弟子,真的是苦读啊!”
“真的假的,怎么听着那么像慧可祖师求学达摩祖师的段子。”
“千真万确!正是因为在雪地里站久了,韩知县落下了病根,所以回乡时倒在庙里,正好被孙真人救了。想想这天下倒在路边庙中的有多少人,可曾有一个能得到孙真人的救治?若不是同是天上旧相识,孙真人修道几百年,早就看破了生死,又怎么出手救人?”
“原来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大门紧闭着,无数或真或假有根无据的传言在人群中散布着,引得来此围观审案的白马百姓期盼之心更为旺盛。
从人心上来讲,人们都是喜欢看个热闹。韩冈的身份、经历,很有些传奇的味道,被人津津乐道。现在他来白马任知县,第一案就落在就难断的案子上,白马县百姓当然都想看一看传说中的韩正言,他的名气是否是货真价实,能否明察秋毫。
随着升堂鼓从衙门中响起,衙门外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
县衙正门吱呀呀的打开,紧接着向内几十步,大堂的正门——仪门也随之打开。连开二正门,体现了新来的知县开堂公审的心意。
二十名衙役一身皂服,结束整齐,都带着方帽,手持上红下黑的水火棍,挺胸叠肚的分立在大堂东西两侧。而同样数目的弓手,亦是分作两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