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然,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儿地方特色。
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
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
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
没官做,也得找事做。
西北一带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
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剽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
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极为合适的工作——驿站。
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的,也算是吃皇粮的,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儿潜规则,多少能捞点儿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
之前我说过,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荒、又夺了人家的饭碗,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
公司也一样,能开两年,很正常,能开二十年,不太正常,能开两百年的,自己去数。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开个几年就卷铺盖的,也不少。最多也不过三百年,明朝开了二百多年,够意思了。
抚战
当然,崇祯是不会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撑下去,否则将来到地下,没脸见开铺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杨鹤。
杨鹤,湖广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朝廷一致推荐,杨鹤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接替之前总督武之望的职务。
工作交接十分简单,应该说,基本不用交接,因为杨鹤到任的时候,武之望已经死了。
不是他杀,是自杀。
武总督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鉴于西北民变太多,估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自杀。
而杨鹤之所以接替这个职务,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
杨鹤是一个进步比较慢的人,在朝廷里混了三十多年,才当上佥都御史,混成这样,全靠他那张嘴。
皇帝喜欢魏忠贤,他骂魏忠贤,皇帝讨厌熊廷弼,他为熊廷弼辩护。想什么说什么,几起几落,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为御史,当时民变四起,大家都在商议对策。
有一次,几个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这个,杨鹤就在其中。
杨鹤是都察院的,这事跟他本无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还是两个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个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蒙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使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儿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糨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
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
杨鹤同志到任后,就发现不对了。
有一次,农民军进攻县城,被击退,抓住了几个俘虏,由杨鹤审问。
但还没问,杨鹤就发现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他似乎见过这几个。
确实见过,阅兵的时候见过。
没错,这几个人曾经站在阅兵的队伍里,曾经是他的部下。
强,弱,之间
农民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个反问——农民军的战斗力怎么会强呢?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
但遗憾的是,造反这份工作,除了成本、门槛高外,技术含量还高。
要知道,明朝参加这项活动的,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基本工作,是种地,基本工具,是锄头。
而阻止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是明军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杀人,基本工具,是刀剑。
所以在明末大多数情况下,几百个农民军跟几百个明军对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据史料记载,大部分情况,是几万农民军,战胜了几百明军,或是几百农民军,搞定十几个看衙门的捕快。
而更大多数情况,是几千明军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农民军跑。
没办法,毕竟打仗是个技术活,圣贤曾经说过,把武器交给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让他们去打仗,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兵法,没有指挥,就没有胜利。
但杨鹤先生惊奇地发现,他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军里,除了业余造反的以外,还有很多专业造反的人士——明军,而且数量很多。
当然,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儿地方特色。
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
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
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
没官做,也得找事做。
西北一带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
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剽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
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极为合适的工作——驿站。
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的,也算是吃皇粮的,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儿潜规则,多少能捞点儿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
之前我说过,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荒、又夺了人家的饭碗,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
公司也一样,能开两年,很正常,能开二十年,不太正常,能开两百年的,自己去数。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开个几年就卷铺盖的,也不少。最多也不过三百年,明朝开了二百多年,够意思了。
抚战
当然,崇祯是不会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撑下去,否则将来到地下,没脸见开铺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杨鹤。
杨鹤,湖广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朝廷一致推荐,杨鹤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接替之前总督武之望的职务。
工作交接十分简单,应该说,基本不用交接,因为杨鹤到任的时候,武之望已经死了。
不是他杀,是自杀。
武总督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鉴于西北民变太多,估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自杀。
而杨鹤之所以接替这个职务,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
杨鹤是一个进步比较慢的人,在朝廷里混了三十多年,才当上佥都御史,混成这样,全靠他那张嘴。
皇帝喜欢魏忠贤,他骂魏忠贤,皇帝讨厌熊廷弼,他为熊廷弼辩护。想什么说什么,几起几落,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为御史,当时民变四起,大家都在商议对策。
有一次,几个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这个,杨鹤就在其中。
杨鹤是都察院的,这事跟他本无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还是两个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个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蒙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使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儿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糨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
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
杨鹤同志到任后,就发现不对了。
有一次,农民军进攻县城,被击退,抓住了几个俘虏,由杨鹤审问。
但还没问,杨鹤就发现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他似乎见过这几个。
确实见过,阅兵的时候见过。
没错,这几个人曾经站在阅兵的队伍里,曾经是他的部下。
强,弱,之间
农民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个反问——农民军的战斗力怎么会强呢?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
但遗憾的是,造反这份工作,除了成本、门槛高外,技术含量还高。
要知道,明朝参加这项活动的,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基本工作,是种地,基本工具,是锄头。
而阻止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是明军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杀人,基本工具,是刀剑。
所以在明末大多数情况下,几百个农民军跟几百个明军对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据史料记载,大部分情况,是几万农民军,战胜了几百明军,或是几百农民军,搞定十几个看衙门的捕快。
而更大多数情况,是几千明军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农民军跑。
没办法,毕竟打仗是个技术活,圣贤曾经说过,把武器交给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让他们去打仗,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兵法,没有指挥,就没有胜利。
但杨鹤先生惊奇地发现,他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军里,除了业余造反的以外,还有很多专业造反的人士——明军,而且数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