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王阳明心学智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佛家有一句话:“心香一瓣,有诚则灵。”是说看一个人是要从心而论的。当然这不是说没必要修行了,不然,打着“心香”的旗号,胡作非为,岂不是戏弄了佛家的宽容与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禘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就想着赶快走,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怎能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这样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
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王阳明认为,存心去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一念头,就进入不了尧舜圣道的大门了。由此可见,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离“致良知”的道路越来越远。
猜疑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阻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猜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怀疑自己。我们的心胸时而被猜疑打开,时而又被猜疑关闭。猜疑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过分猜疑极容易转变成病态;而过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他人愚弄。猜疑使我们遇事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从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因此,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正常的人是很难摆脱猜疑的,良好心态基础上的猜疑使我们保持理智,而狭隘的猜疑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的位置,这样我就能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人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一会儿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过了一会儿他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颤抖着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沙漠里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猜疑是可怕的,由于不相信别人,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甚至丢掉了性命。虽然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对自己的情况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整天疑神疑鬼,就是病态心理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没有人有闲情逸致去管别人的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深入调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应对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彼此间有了信任,猜疑的根源就不存在了。如果对某人产生了猜疑,则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多沟通思想,互相交心通气。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并且,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将一扫而光。
真诚的力量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真知,一个真诚恻怛。
王阳明曾对弟子聂文蔚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良知的自然明白呈现就是真诚恻隐,这是它的本体。用致良知的真诚恻隐去侍奉父母便是孝,敬从兄长就是悌,辅佐君主就是忠。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隐。”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人家是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王阳明认为“唯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即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则就会无从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讲究“诚”,而这个“诚”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表... -->>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佛家有一句话:“心香一瓣,有诚则灵。”是说看一个人是要从心而论的。当然这不是说没必要修行了,不然,打着“心香”的旗号,胡作非为,岂不是戏弄了佛家的宽容与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禘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就想着赶快走,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怎能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这样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
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王阳明认为,存心去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一念头,就进入不了尧舜圣道的大门了。由此可见,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离“致良知”的道路越来越远。
猜疑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阻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猜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怀疑自己。我们的心胸时而被猜疑打开,时而又被猜疑关闭。猜疑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过分猜疑极容易转变成病态;而过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他人愚弄。猜疑使我们遇事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从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因此,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正常的人是很难摆脱猜疑的,良好心态基础上的猜疑使我们保持理智,而狭隘的猜疑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的位置,这样我就能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人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一会儿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过了一会儿他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颤抖着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沙漠里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猜疑是可怕的,由于不相信别人,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甚至丢掉了性命。虽然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对自己的情况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整天疑神疑鬼,就是病态心理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没有人有闲情逸致去管别人的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深入调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应对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彼此间有了信任,猜疑的根源就不存在了。如果对某人产生了猜疑,则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多沟通思想,互相交心通气。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并且,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将一扫而光。
真诚的力量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真知,一个真诚恻怛。
王阳明曾对弟子聂文蔚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良知的自然明白呈现就是真诚恻隐,这是它的本体。用致良知的真诚恻隐去侍奉父母便是孝,敬从兄长就是悌,辅佐君主就是忠。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隐。”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人家是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王阳明认为“唯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即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则就会无从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讲究“诚”,而这个“诚”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