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八零年代金满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九十章
火车缓缓驶进了站台, 车里的人开始弯腰从床铺底下拖出自己的行李。
上海, 是这趟列车的终点站, 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大都市。
所以,车子里的人这时候的状态都是站在车厢的过道,眼睛盯住了车窗外的景色。
“哇,车站好大啊, 比我们县城的火车站大了好多!”
“是啊, 好多根铁轨, 这里停了不少火车呢!”
小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停在铁轨上的列车, 兴奋的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
此时车门打开, 车上的人慢慢的朝前边走, 邱成才和杨宁馨推着杨国平的轮椅,朝车厢入口走了过去。
“不着急, 终点站, 总归得让我们下了车。”
杨宁馨看了一眼走在身边王月芽,看她有些紧张的模样, 赶紧安慰她:“您放心好啦, 肯定不会走错的, 上海虽然大,可是咱们别乱走就不会丢啦。”
前世的她, 就是在上海的一所211高校念的书,虽然念书那时候并没有每天都到街上去逛, 可大致的位置还是明白的, 特别是这时候的上海并没有前世的上海那样繁华, 很多地区都没有开发,比如说浦东浦西这些地方,在这个年代的上海地图上还没影子呢。
这时候的上海,可比前世的上海要小了一半面积以上,她勉强能对付着知道东南西北。
“你瞧瞧。”
林淑英和邱兴国走在后边,她碰了碰邱兴国的胳膊,嘴巴呶了呶:“你看看成才。”
邱兴国没心没肺的朝前头看了一眼,开开心心的回答她:“怎么了?成才帮着小杨同学的爷爷下火车呐。”
“你呀……”林淑英叹了一口气,邱兴国都听不出来她话里头上的意思?成才这么急巴巴的去讨好卖乖,别人一眼看过去,保准会以为他是杨国平的孙子哩!
他未免也太献殷勤了些,人家杨宁馨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在,轮得上他去献殷勤?他到底是姓邱还是姓杨?
“我怎么了?”邱兴国一点都没想到媳妇想了那么远,高高兴兴的拉着林淑英就往前边走:“快别看这么多了,你还是朝窗户外边瞧瞧,看看你妈妈你哥哥你姐姐他们有没有在月台上边?这么多年过去,我怕自己认不出他们来了。”
给邱兴国这一提醒,林淑英忽然想起了这事情来,她赶紧朝弯腰朝窗外看了过去。
卧铺车厢这边的月台上站了不少前来接亲友的人。
毕竟不差钱,就连卧铺都舍得掏钱买,更别说一毛钱一张的进站送客票了。
林淑英打量着站在那里的人,目光从他们的脸孔上扫了过去,忽然间她呼吸急促了起来。
她看到了几张熟悉的脸!
“姆妈!”
林淑英激动起来,上海话脱口而出:“姆妈,我在这里!”
月台上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优雅的前倾了身子,朝车厢里边看,见着林淑英的脸孔,眼睛渐渐湿润:“淑英,你总算回来了!”
林淑英赶紧走快了几步,下了火车,快步奔向了站在那里的董熹瑜:“姆妈,我回来了!”
她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紧紧的抱住了她,眼泪瞬间就打湿了董熹瑜的肩头衣裳。
“淑英,淑英!”
董熹瑜的手轻轻拍打着林淑英的脊背,感慨不已。她与女儿分开,一转眼已经是二十年,现在再次见着女儿的脸孔,忽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作为上海人,特别是那个时代被诬陷下放去乡村角落的上海人,董熹瑜对于旺兴村有说不出的厌恶感,她不愿意再去那个贫穷愚昧的村落,那个村庄的名字无时不刻提醒着她曾经经历过的黑暗苦难。
她的丈夫就是在那里过世的,要是他在上海,肯定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照顾,说不定还不会死,可是他却抛下她和孩子们撒手走了——因为小村庄里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好大夫。
所以,虽然董熹瑜很想看到自己的小女儿林淑英,可是她却坚持不回旺兴村,只是提议林淑英回上海娘家。而林淑英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未能成行,一年又一年的推,直到今年,总算是有了机会。
二十年了,她无时不刻思念着女儿,今天终于见了面,激动得她抖抖索索的颤着嘴唇,眼泪水一直流到了嘴角,瘪一瘪嘴,口里一片咸涩。
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番,旁边林淑英的姐姐林淑珍递上了手绢:“姆妈,淑英,别哭了,咱们好不容易见面了,可不得快快活活的。”
两人擦了擦眼泪,林淑英站直了身子,拉住邱兴国走了过来:“姆妈,你还认得他不?”
邱兴国赶紧喊了一句:“娘,好久没看到您了。”
“认得认得,我们走的那辰光,他还挺年轻的,老帅的了,现在还瞧得到过去几分影子。”董熹瑜看了看邱兴国,忽然想起外孙来:“成才呢?成才去哪里了?”
听到母亲问及邱成才,林淑英赶紧朝那边走了过去,邱成才正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朝这边走过来:“姆妈,成才和他同学告别哪,他同学也考在复旦,今天一起坐火车过来的。”
“哟,也考在复旦啊,那肯定成绩不错。”董熹瑜看了看那边一群人,眯了眯眼睛:“就是那个小姑娘吧?看着年纪挺小的。”
林淑英勉强的笑了笑,冲着邱成才喊了一句:“成才,快些过来,磨磨蹭蹭的干嘛呢?”
邱成才听着他娘催得狠了,朝杨宁馨挥了挥手:“回头见,我到时候去经济学院找你!”
杨宁馨点了点头:“快些去吧,别让你外婆舅舅他们等急啦,他们这么些年都没见过你,你还到这里拖拖拉拉的。”
她抓住轮椅的椅背,冲着杨树生和廖小梅笑了笑:“爸爸,妈妈,拿好车票,咱们出站去招待所把东西给放了吧。”
杨家人随着人流朝出站口那边走,邱成才赶着朝董熹瑜那边跑,三步两步的奔到了她面前,大大方方的喊了一句“外婆”。
他只是在照片上见到过外婆董熹瑜,今天亲眼看到,发现她比照片上要有气质得多,银丝夹杂在黑头发里,一点也没影响到她给人睿智聪慧的感觉,岁月沉淀出来深沉的知性美,让她显得那样从容而优雅。
“成才可真是一表人才。”
董熹瑜欣慰的笑了起来,她指了指身边站着的两个人向邱成才介绍:“成才,这个是你舅舅,这是你姨妈姨父。”
邱成才笑着和长辈们打了招呼,一家人说了些话,看着附近的人渐渐的少了,这才提着包朝出站口那边走。
林淑英和娘家人在一起很兴奋,开始满嘴上海话,顷刻间吴音软语,邱兴国走在她身边,就见媳妇满脸兴奋,可是她口里的叽里咕噜,却一个字都听不懂。
邱兴国只能找儿子说话。
“你娘说的话能听懂不?”
邱成才摇了摇头:“不懂。”
父子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既然什么都不懂,那只有他们两人在后边说话了,好歹还有个同伴。
“唉,成才,要是我回去了,你就一个人自说自话吧。”
邱兴国忽然同情起儿子来,现在还能和他说话呢,等后天他回了家,成才和谁说话去呢?上海话可真是难理解,就听他们说了一连串的话,又急又快,可根本就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林淑英他们一家子说得可起劲,完全没顾得上他和邱成才。
唉,要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一场劫难,他这个乡下孩子怎么能高攀到大城市里的娇娇小姐呢。
这一切都是命里注定啊。
公交车在上海街道上七拐八拐,街道上不少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在穿梭,看得邱兴国父子目不暇接。
“上海好热闹啊。”
邱兴国由衷的赞美了一句:“这么多人,这么多车,咱们县城只怕是要过年才有这样的景象吧。”
“可不是吗?”邱成才眼睛盯住电线杆下边放着的花盆,只觉得上海这城市真是别出心裁,怎么街道上都有一盆盆的花摆着呢,这是私人种的还是有单位管理?回想起X县那到处都是尘埃的小小街道,最多并排走两三辆汽车,和这里相比,真是寒碜。
“阿拉上海最近老多外地宁。”
身旁那个五十来岁的大婶忽然上海话和普通话掺杂着抱怨了一句:“无论走到哪里头,总是听得到老多鸟语。”
啥?鸟语?他和他爹邱兴国说的是鸟语?邱成才瞥了一眼那位大婶,见她一脸嫌弃的表情,心里有些愤懑。
外地人又怎么样了?外地人就不能来上海吗?怎么这些人目光这样狭隘?
那位大婶似乎一点也不在乎邱成才的目光,继续和身边的同伴说着她眼里的外地人:“侬不晓得伐,吾那头有个从安徽来的……”
林淑英回头看了看那位大婶,又看到邱成才满脸的不自在,走到他身边拉住了他的手:“成才,我们还有几站就下车了。”
邱成才点了点头:“嗯。”
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熹瑜的父亲董慕华是上海的名流,那时候的董家不说富可敌国,也称得上是家财万贯。
董慕华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十分上心,而且他接受了西方思潮影响,极力主张男女平等,所以董熹瑜从小就跟着兄长们一起念书,在复旦大学念完大学以后就飞往英国留学。她一心扑在学业上,没有顾及自己的亲事,直到二十五岁从英国回来,回到复旦担任助教,认识了才子林复开,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没多久就结了婚,董熹瑜的学姐,上海滩有名的美人严幼韵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见证了两人甜蜜爱情的结合。
非常宠爱女儿的董慕华,送给她新婚礼物便是华山路这幢独门别户的别墅。这幢别墅在那次运动里曾经被充公,后来平反以后,终于又回到了董熹瑜手里。
华山路两旁栽满了梧桐树,阔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被风一吹,到处飘飞,透过黑色的铁栅栏,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深绿里,有暗红色的红砖墙面露了出来,房屋的顶部尖尖,不像中国农村里流行的人字屋顶,很有异域特色。
董熹瑜领着众人走到了别墅面前,里边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屋子门口修剪花枝,看到人影绰绰,赶紧走了过来:“奶奶,爸爸,你们回来了!”
铁门“吱呀”一声打开,董熹瑜笑着指了那个年轻人对林淑英介绍:“这是你侄子林晖,今天他没课,我特地叫他在家里修剪一下花草,欢迎姑姑回来。”
“小姑姑!”林晖亲亲热热喊了一句,看了看邱兴国,又赶着喊他:“小姑父!”
邱兴国点了点头“哎哎哎”的应了两声,看到戴着帆布手套拿着大铁花剪的林晖,只觉得有些窘迫,手脚都不知道朝哪里放。
“表哥!”
邱成才笑着打了个招呼,林晖和他寒暄了一句,领着大家朝里边走。
董熹瑜这栋别墅布置得十分雅致,前后都有小小的花园,里边种了不少花草,对于乡下人来说,这块地坪实在太小,可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这已经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豪宅。
别墅有三层,拾级而上,第一层正中是一个很大的客厅,有两面墙壁镶嵌着透明的玻璃,坐在客厅里能看到外边的景色,邱成才的视力好,甚至看到了大门之外的街道,梧桐树的一侧有铁艺的电线杆,遍体通黑做出了很好的造型,上边有一个尖尖顶的路灯灯罩。
抬头看了看,客厅的顶部有一盏水晶吊灯,虽然不是很繁杂,只有简单的两层,可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谁家会用到这种灯具来装修房屋,邱成才看了一眼那盏吊灯,上边的水晶片擦得蹭亮,闪闪的反射着玻璃外边透进来的阳光。
邱兴国也是第一次见着这种灯具,他抬头看了许久,好久才低下头,看到地上有碎金闪亮,惊讶的指了指那些影子:“这灯白天都还有影子哩!”
这话才落音,就听着有一个尖锐的女声传了过来:“这是水晶灯,当然会有影子,又不是乡下安的那种灯泡……哦,我倒是忘记了,乡下人白天不点灯的吧,会浪费电!”
这话说得实在难听,邱兴国的脸瞬间就红了。
邱成才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侧的螺旋形楼梯上走下来一个年近五十的女人,穿着旗袍,身材瞧着还不错,可一张脸却显得老相,脸长长的,颧骨有些高,显得刻薄。
“哦,我给忘记了,乡下只怕是还没有通电吧,用的应该是煤油灯?”那女人走到了客厅中央,捂嘴笑了笑,看了一眼林淑英,用一种关爱的口吻“哎呀”了一声:“小姑子你受苦了,你是上海人,咋就能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生活这么久呢?”
林淑英的脸部有些僵,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
董熹瑜朝林润泽看了一眼。
对于这个阴阳怪气的儿媳,她不屑于开口争吵,她只用看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林润泽刚刚从旺兴村回上海那阵子,家里还没落实政策,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过来。当时有人做了介绍,女方住的是弄堂,只想把她嫁了出去让家里多一间房。林润泽见到方秀媛就认定了她,当年的方秀媛生得美,水灵灵跟一朵花儿似的... -->>
第二百九十章
火车缓缓驶进了站台, 车里的人开始弯腰从床铺底下拖出自己的行李。
上海, 是这趟列车的终点站, 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大都市。
所以,车子里的人这时候的状态都是站在车厢的过道,眼睛盯住了车窗外的景色。
“哇,车站好大啊, 比我们县城的火车站大了好多!”
“是啊, 好多根铁轨, 这里停了不少火车呢!”
小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停在铁轨上的列车, 兴奋的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
此时车门打开, 车上的人慢慢的朝前边走, 邱成才和杨宁馨推着杨国平的轮椅,朝车厢入口走了过去。
“不着急, 终点站, 总归得让我们下了车。”
杨宁馨看了一眼走在身边王月芽,看她有些紧张的模样, 赶紧安慰她:“您放心好啦, 肯定不会走错的, 上海虽然大,可是咱们别乱走就不会丢啦。”
前世的她, 就是在上海的一所211高校念的书,虽然念书那时候并没有每天都到街上去逛, 可大致的位置还是明白的, 特别是这时候的上海并没有前世的上海那样繁华, 很多地区都没有开发,比如说浦东浦西这些地方,在这个年代的上海地图上还没影子呢。
这时候的上海,可比前世的上海要小了一半面积以上,她勉强能对付着知道东南西北。
“你瞧瞧。”
林淑英和邱兴国走在后边,她碰了碰邱兴国的胳膊,嘴巴呶了呶:“你看看成才。”
邱兴国没心没肺的朝前头看了一眼,开开心心的回答她:“怎么了?成才帮着小杨同学的爷爷下火车呐。”
“你呀……”林淑英叹了一口气,邱兴国都听不出来她话里头上的意思?成才这么急巴巴的去讨好卖乖,别人一眼看过去,保准会以为他是杨国平的孙子哩!
他未免也太献殷勤了些,人家杨宁馨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在,轮得上他去献殷勤?他到底是姓邱还是姓杨?
“我怎么了?”邱兴国一点都没想到媳妇想了那么远,高高兴兴的拉着林淑英就往前边走:“快别看这么多了,你还是朝窗户外边瞧瞧,看看你妈妈你哥哥你姐姐他们有没有在月台上边?这么多年过去,我怕自己认不出他们来了。”
给邱兴国这一提醒,林淑英忽然想起了这事情来,她赶紧朝弯腰朝窗外看了过去。
卧铺车厢这边的月台上站了不少前来接亲友的人。
毕竟不差钱,就连卧铺都舍得掏钱买,更别说一毛钱一张的进站送客票了。
林淑英打量着站在那里的人,目光从他们的脸孔上扫了过去,忽然间她呼吸急促了起来。
她看到了几张熟悉的脸!
“姆妈!”
林淑英激动起来,上海话脱口而出:“姆妈,我在这里!”
月台上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优雅的前倾了身子,朝车厢里边看,见着林淑英的脸孔,眼睛渐渐湿润:“淑英,你总算回来了!”
林淑英赶紧走快了几步,下了火车,快步奔向了站在那里的董熹瑜:“姆妈,我回来了!”
她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紧紧的抱住了她,眼泪瞬间就打湿了董熹瑜的肩头衣裳。
“淑英,淑英!”
董熹瑜的手轻轻拍打着林淑英的脊背,感慨不已。她与女儿分开,一转眼已经是二十年,现在再次见着女儿的脸孔,忽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作为上海人,特别是那个时代被诬陷下放去乡村角落的上海人,董熹瑜对于旺兴村有说不出的厌恶感,她不愿意再去那个贫穷愚昧的村落,那个村庄的名字无时不刻提醒着她曾经经历过的黑暗苦难。
她的丈夫就是在那里过世的,要是他在上海,肯定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照顾,说不定还不会死,可是他却抛下她和孩子们撒手走了——因为小村庄里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好大夫。
所以,虽然董熹瑜很想看到自己的小女儿林淑英,可是她却坚持不回旺兴村,只是提议林淑英回上海娘家。而林淑英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未能成行,一年又一年的推,直到今年,总算是有了机会。
二十年了,她无时不刻思念着女儿,今天终于见了面,激动得她抖抖索索的颤着嘴唇,眼泪水一直流到了嘴角,瘪一瘪嘴,口里一片咸涩。
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番,旁边林淑英的姐姐林淑珍递上了手绢:“姆妈,淑英,别哭了,咱们好不容易见面了,可不得快快活活的。”
两人擦了擦眼泪,林淑英站直了身子,拉住邱兴国走了过来:“姆妈,你还认得他不?”
邱兴国赶紧喊了一句:“娘,好久没看到您了。”
“认得认得,我们走的那辰光,他还挺年轻的,老帅的了,现在还瞧得到过去几分影子。”董熹瑜看了看邱兴国,忽然想起外孙来:“成才呢?成才去哪里了?”
听到母亲问及邱成才,林淑英赶紧朝那边走了过去,邱成才正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朝这边走过来:“姆妈,成才和他同学告别哪,他同学也考在复旦,今天一起坐火车过来的。”
“哟,也考在复旦啊,那肯定成绩不错。”董熹瑜看了看那边一群人,眯了眯眼睛:“就是那个小姑娘吧?看着年纪挺小的。”
林淑英勉强的笑了笑,冲着邱成才喊了一句:“成才,快些过来,磨磨蹭蹭的干嘛呢?”
邱成才听着他娘催得狠了,朝杨宁馨挥了挥手:“回头见,我到时候去经济学院找你!”
杨宁馨点了点头:“快些去吧,别让你外婆舅舅他们等急啦,他们这么些年都没见过你,你还到这里拖拖拉拉的。”
她抓住轮椅的椅背,冲着杨树生和廖小梅笑了笑:“爸爸,妈妈,拿好车票,咱们出站去招待所把东西给放了吧。”
杨家人随着人流朝出站口那边走,邱成才赶着朝董熹瑜那边跑,三步两步的奔到了她面前,大大方方的喊了一句“外婆”。
他只是在照片上见到过外婆董熹瑜,今天亲眼看到,发现她比照片上要有气质得多,银丝夹杂在黑头发里,一点也没影响到她给人睿智聪慧的感觉,岁月沉淀出来深沉的知性美,让她显得那样从容而优雅。
“成才可真是一表人才。”
董熹瑜欣慰的笑了起来,她指了指身边站着的两个人向邱成才介绍:“成才,这个是你舅舅,这是你姨妈姨父。”
邱成才笑着和长辈们打了招呼,一家人说了些话,看着附近的人渐渐的少了,这才提着包朝出站口那边走。
林淑英和娘家人在一起很兴奋,开始满嘴上海话,顷刻间吴音软语,邱兴国走在她身边,就见媳妇满脸兴奋,可是她口里的叽里咕噜,却一个字都听不懂。
邱兴国只能找儿子说话。
“你娘说的话能听懂不?”
邱成才摇了摇头:“不懂。”
父子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既然什么都不懂,那只有他们两人在后边说话了,好歹还有个同伴。
“唉,成才,要是我回去了,你就一个人自说自话吧。”
邱兴国忽然同情起儿子来,现在还能和他说话呢,等后天他回了家,成才和谁说话去呢?上海话可真是难理解,就听他们说了一连串的话,又急又快,可根本就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林淑英他们一家子说得可起劲,完全没顾得上他和邱成才。
唉,要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一场劫难,他这个乡下孩子怎么能高攀到大城市里的娇娇小姐呢。
这一切都是命里注定啊。
公交车在上海街道上七拐八拐,街道上不少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在穿梭,看得邱兴国父子目不暇接。
“上海好热闹啊。”
邱兴国由衷的赞美了一句:“这么多人,这么多车,咱们县城只怕是要过年才有这样的景象吧。”
“可不是吗?”邱成才眼睛盯住电线杆下边放着的花盆,只觉得上海这城市真是别出心裁,怎么街道上都有一盆盆的花摆着呢,这是私人种的还是有单位管理?回想起X县那到处都是尘埃的小小街道,最多并排走两三辆汽车,和这里相比,真是寒碜。
“阿拉上海最近老多外地宁。”
身旁那个五十来岁的大婶忽然上海话和普通话掺杂着抱怨了一句:“无论走到哪里头,总是听得到老多鸟语。”
啥?鸟语?他和他爹邱兴国说的是鸟语?邱成才瞥了一眼那位大婶,见她一脸嫌弃的表情,心里有些愤懑。
外地人又怎么样了?外地人就不能来上海吗?怎么这些人目光这样狭隘?
那位大婶似乎一点也不在乎邱成才的目光,继续和身边的同伴说着她眼里的外地人:“侬不晓得伐,吾那头有个从安徽来的……”
林淑英回头看了看那位大婶,又看到邱成才满脸的不自在,走到他身边拉住了他的手:“成才,我们还有几站就下车了。”
邱成才点了点头:“嗯。”
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熹瑜的父亲董慕华是上海的名流,那时候的董家不说富可敌国,也称得上是家财万贯。
董慕华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十分上心,而且他接受了西方思潮影响,极力主张男女平等,所以董熹瑜从小就跟着兄长们一起念书,在复旦大学念完大学以后就飞往英国留学。她一心扑在学业上,没有顾及自己的亲事,直到二十五岁从英国回来,回到复旦担任助教,认识了才子林复开,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没多久就结了婚,董熹瑜的学姐,上海滩有名的美人严幼韵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见证了两人甜蜜爱情的结合。
非常宠爱女儿的董慕华,送给她新婚礼物便是华山路这幢独门别户的别墅。这幢别墅在那次运动里曾经被充公,后来平反以后,终于又回到了董熹瑜手里。
华山路两旁栽满了梧桐树,阔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被风一吹,到处飘飞,透过黑色的铁栅栏,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深绿里,有暗红色的红砖墙面露了出来,房屋的顶部尖尖,不像中国农村里流行的人字屋顶,很有异域特色。
董熹瑜领着众人走到了别墅面前,里边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屋子门口修剪花枝,看到人影绰绰,赶紧走了过来:“奶奶,爸爸,你们回来了!”
铁门“吱呀”一声打开,董熹瑜笑着指了那个年轻人对林淑英介绍:“这是你侄子林晖,今天他没课,我特地叫他在家里修剪一下花草,欢迎姑姑回来。”
“小姑姑!”林晖亲亲热热喊了一句,看了看邱兴国,又赶着喊他:“小姑父!”
邱兴国点了点头“哎哎哎”的应了两声,看到戴着帆布手套拿着大铁花剪的林晖,只觉得有些窘迫,手脚都不知道朝哪里放。
“表哥!”
邱成才笑着打了个招呼,林晖和他寒暄了一句,领着大家朝里边走。
董熹瑜这栋别墅布置得十分雅致,前后都有小小的花园,里边种了不少花草,对于乡下人来说,这块地坪实在太小,可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这已经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豪宅。
别墅有三层,拾级而上,第一层正中是一个很大的客厅,有两面墙壁镶嵌着透明的玻璃,坐在客厅里能看到外边的景色,邱成才的视力好,甚至看到了大门之外的街道,梧桐树的一侧有铁艺的电线杆,遍体通黑做出了很好的造型,上边有一个尖尖顶的路灯灯罩。
抬头看了看,客厅的顶部有一盏水晶吊灯,虽然不是很繁杂,只有简单的两层,可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谁家会用到这种灯具来装修房屋,邱成才看了一眼那盏吊灯,上边的水晶片擦得蹭亮,闪闪的反射着玻璃外边透进来的阳光。
邱兴国也是第一次见着这种灯具,他抬头看了许久,好久才低下头,看到地上有碎金闪亮,惊讶的指了指那些影子:“这灯白天都还有影子哩!”
这话才落音,就听着有一个尖锐的女声传了过来:“这是水晶灯,当然会有影子,又不是乡下安的那种灯泡……哦,我倒是忘记了,乡下人白天不点灯的吧,会浪费电!”
这话说得实在难听,邱兴国的脸瞬间就红了。
邱成才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侧的螺旋形楼梯上走下来一个年近五十的女人,穿着旗袍,身材瞧着还不错,可一张脸却显得老相,脸长长的,颧骨有些高,显得刻薄。
“哦,我给忘记了,乡下只怕是还没有通电吧,用的应该是煤油灯?”那女人走到了客厅中央,捂嘴笑了笑,看了一眼林淑英,用一种关爱的口吻“哎呀”了一声:“小姑子你受苦了,你是上海人,咋就能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生活这么久呢?”
林淑英的脸部有些僵,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
董熹瑜朝林润泽看了一眼。
对于这个阴阳怪气的儿媳,她不屑于开口争吵,她只用看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林润泽刚刚从旺兴村回上海那阵子,家里还没落实政策,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过来。当时有人做了介绍,女方住的是弄堂,只想把她嫁了出去让家里多一间房。林润泽见到方秀媛就认定了她,当年的方秀媛生得美,水灵灵跟一朵花儿似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