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意在辽东 (2/2)
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三国第一保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怕是有去无回!”
说到这里,公孙康对公孙度抱拳道:“父亲,以孩儿之见,这述职不去也罢,咱们在这辽东山高皇帝远,过得多自在?为何要去长安当受气包?朝廷若是派兵来攻,我等辽东军民利用地形和士气民心完全可以把朝廷大军挡在外面!”
公孙度听了公孙策的话不置可否,看向管宁问道:“先生以为本侯当如何应对?”
管宁笑了笑,拱手问道:“侯爷认为如若朝廷大军杀来,以侯爷现今的实力是否抵挡得住?”
公孙度想了想回答道:“朝廷现在与我辽东之间并无阻碍,只不过是路途遥远一些,若朝廷铁了心的要对付我辽东,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是挡不住的!”
管宁点点头道:“这就对了,朝廷这是已经做了好了两手准备了,侯爷若去长安述职也就罢了;若不去,在下敢断言张辽的数万铁骑必定会顷刻而至,届时辽东百姓必定生灵涂炭,侯爷那时就无路可走了!侯爷若去长安,最多也就是丢官而已,不至于被朝廷加害或满门抄斩!”
公孙度皱起了眉头,说道:“先生为何说朝廷不至于要本侯的性命和全家老小的性命?朝廷若是要杀本侯,还需要什么理由吗?随便弄个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就是了,我一家老小若被朝廷杀了,谁还能给我们全家申冤不成?”
管宁拱手道:“侯爷,当今朝廷正在极力平定天下,恢复威信,要把地方兵权和财权收拢,消除地方势力割据的局面,朝廷是以正常的形式召侯爷进京述职,若是贸然治侯爷的罪,朝廷日后又该如何对待其他诸侯呢?这会给朝廷消除割据的局面增加很多困难和阻碍!所以,在下以为侯爷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长安述职,说不定还能保住官位和爵位,若是不去,那就是坐实了对抗朝廷的罪名,朝廷正好有借口出兵讨伐啊!”
名士王烈站出来拱手道:“侯爷,在下以为管公所言甚是,如今朝廷在摄政王的治理下已经日渐势大,数年前平定西羌之乱;远征西域打通河西走廊、重开丝路;北征鲜卑、扫平漠北草原,此乃何等威势?小小一辽东之地根本无法抗衡朝廷兵威,若侯爷举兵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公孙度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去长安述职吧,又担心被朝廷扣留;不去吧,只怕真如管宁所说的,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杀过来,正愁没有借口呢,他若不去,朝廷就会以他不奉召为由兴兵讨伐!
公孙度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十分忠于朝廷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自称辽东侯、平州牧了。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这已经是逾制,是大不敬,朝廷若是没有能力自然不会找事,可朝廷若是有能力,那就必定会追究到底,官职和爵位是朝廷才能封的,若是臣子能够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那还要朝廷做甚?
公孙度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即便朝廷派来宣诏的使者还没有到来,他已经知道了摄政王诏令的内容,但他去已经感觉到形势很紧迫了,辽东平静的局面即将打破,他必须要在诏令抵达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决定,因为朝廷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考虑和权衡。
这时公孙恭站出来愤愤不平道:“我就不明白了,朝廷放着那么多诸侯不打,为何找我们辽东的麻烦?你们看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徐州吕布和刘备,还有兖州的曹操、冀州的袁绍和幽州的公孙瓒,他们哪一个不是参加过讨伐董卓、哪一个不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朝廷为何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为何不去打他们,干嘛要千里迢迢来打我辽东?”
公孙度也是很疑惑,问管宁:“先生,本侯也是不解,你说这摄政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管宁思索一下拱手道:“在下以为这可能跟摄政王的治国方略有关,还有一点,那就是恰逢其会!先说恰逢其会,张辽数万铁骑刚刚灭掉了乌丸,正是兵锋正盛的时候,恰好张辽大军又在辽东不远的地方,此时若是班师回朝,日后再来处理辽东之事又要出兵,太过麻烦,索性一次性解决!”
“再说摄政王的治国方略吧,根据我们辽东这边得到的消息,摄政王自从主政开始,先是亲自统兵出征西羌,彻底平定西羌之乱,解决了这个祸害大汉一百多年的问题;第二步,摄政王在率军平定西羌之后并未返回长安,而是率军由凉州出发一路沿着丝绸之路的古道西行,在西域三十六国绕了一大圈,打败和收服了不服大汉统治的西域诸国,重新恢复和稳定了大汉在西域的宗主国权威,让诸国俯首称臣,打通了丝绸之路。摄政王通过这两场战争,不但让朝廷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后方,还让大汉与西域加强了商贸、军事、文化的往来,大大提升了国力!”
“接下来,摄政王派张辽统兵讨伐汉中张鲁,以强大的兵威威胁巴蜀西川,再以子嗣之安慰威胁刘焉,让益州牧刘焉不得不举手投降,回到长安当起了一个闲散的老头子,西南的问题解决了!”
“紧接着,摄政王又把目光对准了北方的鲜卑人,北匈奴西迁之后,漠北大草原被鲜卑人占据,对汉庭的威胁越来越大,摄政王出兵五万,携十几万匹战马征讨漠南漠北鲜卑人,一举解决了鲜卑诸部!”
“侯爷您看见,除了关东诸侯之外,朝廷还有其他敌人吗?朝廷现在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关东诸侯,谁最容易对付,朝廷就先对付谁,若说朝廷打乌丸,还不如说朝廷打乌丸的目的其实是想打辽东,乌丸只不过是拦路绊脚石,现在拦路绊脚石被踩碎了,自然轮到辽东了!”
“在下敢断言,接下来朝廷肯定会坐看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胜负,谁胜,朝廷就会打谁!在下推测朝廷的意图是先平定北方,然后再着手南方,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有谁既占据冀州又占据幽州,这两地人口和地盘太多太大,一旦被同一方势力掌握,对朝廷的威胁太大!”
“至于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这般人现在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你为我活,朝廷才懒得管他们,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公孙度听了管宁的分析,心里哇凉哇凉的,叹道:“看来咱这次是去京城是去定了!”
王烈笑道:“侯爷,在下觉得侯爷去京城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公孙度诧异道:“先生为何这么说?”
“在下觉得朝廷可能会把侯爷树立成一个典型,一个甘心情愿交出地盘和军队的地方诸侯在长安升官发财的典型。朝廷不会吝啬官位,只要在朝廷之内,只要在长安城内,即便再高的官位和爵位,朝廷也舍得给,因为这便于朝廷控制,但是一个边远地区的小诸侯就不太容易控制了!侯爷在拜见摄政王的时候若是能够表现出谦卑的姿态,在下以为这对侯爷的将来是有好处的!”
,只怕是有去无回!”
说到这里,公孙康对公孙度抱拳道:“父亲,以孩儿之见,这述职不去也罢,咱们在这辽东山高皇帝远,过得多自在?为何要去长安当受气包?朝廷若是派兵来攻,我等辽东军民利用地形和士气民心完全可以把朝廷大军挡在外面!”
公孙度听了公孙策的话不置可否,看向管宁问道:“先生以为本侯当如何应对?”
管宁笑了笑,拱手问道:“侯爷认为如若朝廷大军杀来,以侯爷现今的实力是否抵挡得住?”
公孙度想了想回答道:“朝廷现在与我辽东之间并无阻碍,只不过是路途遥远一些,若朝廷铁了心的要对付我辽东,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是挡不住的!”
管宁点点头道:“这就对了,朝廷这是已经做了好了两手准备了,侯爷若去长安述职也就罢了;若不去,在下敢断言张辽的数万铁骑必定会顷刻而至,届时辽东百姓必定生灵涂炭,侯爷那时就无路可走了!侯爷若去长安,最多也就是丢官而已,不至于被朝廷加害或满门抄斩!”
公孙度皱起了眉头,说道:“先生为何说朝廷不至于要本侯的性命和全家老小的性命?朝廷若是要杀本侯,还需要什么理由吗?随便弄个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就是了,我一家老小若被朝廷杀了,谁还能给我们全家申冤不成?”
管宁拱手道:“侯爷,当今朝廷正在极力平定天下,恢复威信,要把地方兵权和财权收拢,消除地方势力割据的局面,朝廷是以正常的形式召侯爷进京述职,若是贸然治侯爷的罪,朝廷日后又该如何对待其他诸侯呢?这会给朝廷消除割据的局面增加很多困难和阻碍!所以,在下以为侯爷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长安述职,说不定还能保住官位和爵位,若是不去,那就是坐实了对抗朝廷的罪名,朝廷正好有借口出兵讨伐啊!”
名士王烈站出来拱手道:“侯爷,在下以为管公所言甚是,如今朝廷在摄政王的治理下已经日渐势大,数年前平定西羌之乱;远征西域打通河西走廊、重开丝路;北征鲜卑、扫平漠北草原,此乃何等威势?小小一辽东之地根本无法抗衡朝廷兵威,若侯爷举兵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公孙度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去长安述职吧,又担心被朝廷扣留;不去吧,只怕真如管宁所说的,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杀过来,正愁没有借口呢,他若不去,朝廷就会以他不奉召为由兴兵讨伐!
公孙度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十分忠于朝廷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自称辽东侯、平州牧了。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这已经是逾制,是大不敬,朝廷若是没有能力自然不会找事,可朝廷若是有能力,那就必定会追究到底,官职和爵位是朝廷才能封的,若是臣子能够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那还要朝廷做甚?
公孙度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即便朝廷派来宣诏的使者还没有到来,他已经知道了摄政王诏令的内容,但他去已经感觉到形势很紧迫了,辽东平静的局面即将打破,他必须要在诏令抵达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决定,因为朝廷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考虑和权衡。
这时公孙恭站出来愤愤不平道:“我就不明白了,朝廷放着那么多诸侯不打,为何找我们辽东的麻烦?你们看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徐州吕布和刘备,还有兖州的曹操、冀州的袁绍和幽州的公孙瓒,他们哪一个不是参加过讨伐董卓、哪一个不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朝廷为何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为何不去打他们,干嘛要千里迢迢来打我辽东?”
公孙度也是很疑惑,问管宁:“先生,本侯也是不解,你说这摄政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管宁思索一下拱手道:“在下以为这可能跟摄政王的治国方略有关,还有一点,那就是恰逢其会!先说恰逢其会,张辽数万铁骑刚刚灭掉了乌丸,正是兵锋正盛的时候,恰好张辽大军又在辽东不远的地方,此时若是班师回朝,日后再来处理辽东之事又要出兵,太过麻烦,索性一次性解决!”
“再说摄政王的治国方略吧,根据我们辽东这边得到的消息,摄政王自从主政开始,先是亲自统兵出征西羌,彻底平定西羌之乱,解决了这个祸害大汉一百多年的问题;第二步,摄政王在率军平定西羌之后并未返回长安,而是率军由凉州出发一路沿着丝绸之路的古道西行,在西域三十六国绕了一大圈,打败和收服了不服大汉统治的西域诸国,重新恢复和稳定了大汉在西域的宗主国权威,让诸国俯首称臣,打通了丝绸之路。摄政王通过这两场战争,不但让朝廷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后方,还让大汉与西域加强了商贸、军事、文化的往来,大大提升了国力!”
“接下来,摄政王派张辽统兵讨伐汉中张鲁,以强大的兵威威胁巴蜀西川,再以子嗣之安慰威胁刘焉,让益州牧刘焉不得不举手投降,回到长安当起了一个闲散的老头子,西南的问题解决了!”
“紧接着,摄政王又把目光对准了北方的鲜卑人,北匈奴西迁之后,漠北大草原被鲜卑人占据,对汉庭的威胁越来越大,摄政王出兵五万,携十几万匹战马征讨漠南漠北鲜卑人,一举解决了鲜卑诸部!”
“侯爷您看见,除了关东诸侯之外,朝廷还有其他敌人吗?朝廷现在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关东诸侯,谁最容易对付,朝廷就先对付谁,若说朝廷打乌丸,还不如说朝廷打乌丸的目的其实是想打辽东,乌丸只不过是拦路绊脚石,现在拦路绊脚石被踩碎了,自然轮到辽东了!”
“在下敢断言,接下来朝廷肯定会坐看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胜负,谁胜,朝廷就会打谁!在下推测朝廷的意图是先平定北方,然后再着手南方,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有谁既占据冀州又占据幽州,这两地人口和地盘太多太大,一旦被同一方势力掌握,对朝廷的威胁太大!”
“至于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这般人现在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你为我活,朝廷才懒得管他们,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公孙度听了管宁的分析,心里哇凉哇凉的,叹道:“看来咱这次是去京城是去定了!”
王烈笑道:“侯爷,在下觉得侯爷去京城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公孙度诧异道:“先生为何这么说?”
“在下觉得朝廷可能会把侯爷树立成一个典型,一个甘心情愿交出地盘和军队的地方诸侯在长安升官发财的典型。朝廷不会吝啬官位,只要在朝廷之内,只要在长安城内,即便再高的官位和爵位,朝廷也舍得给,因为这便于朝廷控制,但是一个边远地区的小诸侯就不太容易控制了!侯爷在拜见摄政王的时候若是能够表现出谦卑的姿态,在下以为这对侯爷的将来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