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农工商学院 (1/2)
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大唐农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所有人都以为孙享福接下来会有一番长篇大论,用来说服众人的时候,孙享福只简单说了两个问题,就让大多数人闭嘴了。
“诸位大人,我之所以要把农学院建在善阳,有两个原因,如果大家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其实,建在哪里也无所谓的。
先说说第一点,北地未来对于农耕技术的需求更大,安北大都护府,以及未来可能实际归到大唐治理下的薛延陀汗国地界,整个土地加起来,比中原地区还要大,但是,百姓们大都不会耕种,需要更强力度的农业技术教学传播。”
在这种大的治国方向上,朝臣们的心里其实早就已经获得了统一,且先别说什么民族融合,这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
其实最开始要做的,就是让游牧民族放弃游牧,转为耕种,这就会逐步的让北方草原变成百里有城池,到处都是良田的局面,这种转变是一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早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所以,对于孙享福说的这一条,即便是想争取利益的关陇世家集团,也没什么好说的。
待得大家对事实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孙享福接下来说的问题,就更加现实了,道,“第二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出钱建学院的是人家王氏,善阳,定襄周边几百里范围的田地产业,近半都是王氏所有,他们出钱,自然是希望农学院建立起来之后,能给自己一些回报。
如果诸位大臣想在长安,或者关中其它地方建设农学院,其实也可以,你们自己找人出钱修建学院啊!咱们大唐有过千万的农民,农学院也不是只能开一间的嘛!为了满足这么多农民百姓的农业技术需求,开个十间八间都未尝不可。农部,以及我本人所教授出来的农门子弟,是不介意在任何地方教授农人,关于农学方面的知识的。”
直接拿现实问题来说事,顿时就让这些人临时想要阻止孙享福将学院开到善阳的人,有口难开了,而这时,朝堂上,另一个中层官员较大的群体开始发言了,那便是五姓七家系的官员,他们现在都将大部分土地都置换到了北地去,类似农学院,医学院这样,能代表国家重心的学府,开设在北地,对于他们,自然是更有利的。
而且,这两年关陇世家快速的崛起,已经隐隐有能够威胁他们五姓七家地位的势头,就拿韦氏和杨氏来说,在渭南这一轮的大发展中,获利巨大,两家联合的实力,已经不弱于五姓七家中的任何一家,历史上,长孙无忌就是拉拢了关陇世家集团,才在与五姓七家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的,其实女帝能够打垮五姓七家,也与长孙无忌和五姓七家斗了个两败俱伤有很大的关系,至少她出手的时候,不用像李世民一样,担心动作太大,朝廷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陛下,臣赞同孙都督的提议,北地当下需要开发的田地,就已经高达过千万亩,未来,就是突破亿兆,也不是不可能,农学院建立在北地,确实更合适一些。老臣虽然不是王氏族长,不能左右族内的决定,但也知道,族内是不可能出这么大笔钱,在长安修建农学院的,况且,关中之地,选择务工的百姓越发多了,未来的重心,很有可能在工业上面,更需要建立的,应该是工学院。”
“臣等附议······”
王圭一跳出来说话,顿时就有不少朝臣跳出来支持,连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因为这是实际情况。
政治就是这样,前两年还与五姓七家怂的不可开交的孙享福,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宝贝疙瘩,不说巴结讨好,起码是不敢得罪,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新的北方利益团体,而孙享福,是北地的主官,利益诉求与他们是一致的。
杨基这样的大世家嫡系子弟,脑子当然也是好使的,王圭这话一出,他马上就找到了新的点,上奏道,“陛下,我弘农杨氏,想出资为朝廷修建一座工学院,请陛下准许。”
他此言一出,龙椅上的李世民顿时心里一乐,作为这个时代大局观最强的人,他又怎么看不出,关陇世家集团,与外迁的五姓七家,现在应该说是北地世家集团,已经隐现争斗的局面了呢!
争斗好啊!
他们斗起来,朝廷才好从中得利,这不,马上就要白白入手两间学院了么。
正当李世民想要开口准许的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说话了。
“陛下,我淮南朱氏,想出资为朝廷修建一座商学院,不过,地点会选择在扬州,请陛下批准。”
说话的乃是商部郎中朱兆瑞,杜正伦带着一大拨商部的人去山南道搞国企开发之后,商部这一块,就是他在长安负责奏事了,眼看着农,工,两大群体都有了自己的学院,他们商人群体,可不能落后了,毕竟,朝廷的科举里面都有商科,没有相应的商业方面的教育,今后怎么好开科取士呢!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发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所有人都以为孙享福接下来会有一番长篇大论,用来说服众人的时候,孙享福只简单说了两个问题,就让大多数人闭嘴了。
“诸位大人,我之所以要把农学院建在善阳,有两个原因,如果大家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其实,建在哪里也无所谓的。
先说说第一点,北地未来对于农耕技术的需求更大,安北大都护府,以及未来可能实际归到大唐治理下的薛延陀汗国地界,整个土地加起来,比中原地区还要大,但是,百姓们大都不会耕种,需要更强力度的农业技术教学传播。”
在这种大的治国方向上,朝臣们的心里其实早就已经获得了统一,且先别说什么民族融合,这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
其实最开始要做的,就是让游牧民族放弃游牧,转为耕种,这就会逐步的让北方草原变成百里有城池,到处都是良田的局面,这种转变是一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早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所以,对于孙享福说的这一条,即便是想争取利益的关陇世家集团,也没什么好说的。
待得大家对事实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孙享福接下来说的问题,就更加现实了,道,“第二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出钱建学院的是人家王氏,善阳,定襄周边几百里范围的田地产业,近半都是王氏所有,他们出钱,自然是希望农学院建立起来之后,能给自己一些回报。
如果诸位大臣想在长安,或者关中其它地方建设农学院,其实也可以,你们自己找人出钱修建学院啊!咱们大唐有过千万的农民,农学院也不是只能开一间的嘛!为了满足这么多农民百姓的农业技术需求,开个十间八间都未尝不可。农部,以及我本人所教授出来的农门子弟,是不介意在任何地方教授农人,关于农学方面的知识的。”
直接拿现实问题来说事,顿时就让这些人临时想要阻止孙享福将学院开到善阳的人,有口难开了,而这时,朝堂上,另一个中层官员较大的群体开始发言了,那便是五姓七家系的官员,他们现在都将大部分土地都置换到了北地去,类似农学院,医学院这样,能代表国家重心的学府,开设在北地,对于他们,自然是更有利的。
而且,这两年关陇世家快速的崛起,已经隐隐有能够威胁他们五姓七家地位的势头,就拿韦氏和杨氏来说,在渭南这一轮的大发展中,获利巨大,两家联合的实力,已经不弱于五姓七家中的任何一家,历史上,长孙无忌就是拉拢了关陇世家集团,才在与五姓七家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的,其实女帝能够打垮五姓七家,也与长孙无忌和五姓七家斗了个两败俱伤有很大的关系,至少她出手的时候,不用像李世民一样,担心动作太大,朝廷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陛下,臣赞同孙都督的提议,北地当下需要开发的田地,就已经高达过千万亩,未来,就是突破亿兆,也不是不可能,农学院建立在北地,确实更合适一些。老臣虽然不是王氏族长,不能左右族内的决定,但也知道,族内是不可能出这么大笔钱,在长安修建农学院的,况且,关中之地,选择务工的百姓越发多了,未来的重心,很有可能在工业上面,更需要建立的,应该是工学院。”
“臣等附议······”
王圭一跳出来说话,顿时就有不少朝臣跳出来支持,连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因为这是实际情况。
政治就是这样,前两年还与五姓七家怂的不可开交的孙享福,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宝贝疙瘩,不说巴结讨好,起码是不敢得罪,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新的北方利益团体,而孙享福,是北地的主官,利益诉求与他们是一致的。
杨基这样的大世家嫡系子弟,脑子当然也是好使的,王圭这话一出,他马上就找到了新的点,上奏道,“陛下,我弘农杨氏,想出资为朝廷修建一座工学院,请陛下准许。”
他此言一出,龙椅上的李世民顿时心里一乐,作为这个时代大局观最强的人,他又怎么看不出,关陇世家集团,与外迁的五姓七家,现在应该说是北地世家集团,已经隐现争斗的局面了呢!
争斗好啊!
他们斗起来,朝廷才好从中得利,这不,马上就要白白入手两间学院了么。
正当李世民想要开口准许的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说话了。
“陛下,我淮南朱氏,想出资为朝廷修建一座商学院,不过,地点会选择在扬州,请陛下批准。”
说话的乃是商部郎中朱兆瑞,杜正伦带着一大拨商部的人去山南道搞国企开发之后,商部这一块,就是他在长安负责奏事了,眼看着农,工,两大群体都有了自己的学院,他们商人群体,可不能落后了,毕竟,朝廷的科举里面都有商科,没有相应的商业方面的教育,今后怎么好开科取士呢!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发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