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给杜正伦出的主意 (1/2)
69中文网 yanzitai.com,大唐农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在韦挺和李公淹的经营下,农部已经不像刚成立时那么冷冷清清了,吏员,杂役多了不少,还被有好几个像杜构,韦振这样的关系户子弟,在衙房内听用,现在诸事繁忙,只要是个能写会算的人,这边都能用的上。
李世民早就下了旨,春耕期间,关中所有地方州县衙门,上至刺史,下至杂役厨工,全部归农部调配,组织过数百万人力,耕种过千万亩良田,可以说,这是农部成立之后,最荣耀的时刻,而往后农部的工作要怎么干,就看今年这个样子怎么打了。
将在衙的官员召集到了自己的衙房,说了一下刚才在御书房里,和李世民敲定的农业规划之后,孙享福最后下令道,“韦侍郎,你立即草拟一份集结令,发往关中各地方衙门,让各州县所有主政官员,包括底层的里正,村长,三天以,全部到达咱们的试验田。
另外,在报纸上也刊登消息,三天以后,农部将会公开教授大家新的整田,耕种之法,有条件过来学习观看的百姓,朝廷提供三天免费的茶水饭食。”
“这样一来,咱们可能要招呼数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只怕人手不够啊!”
咋一听到孙享福有这么大动作,韦挺和李公淹两人都是兴奋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农部要粮食没粮食,要人每人,支撑不起那么大的局面。
“放心,明天陛下就会派冬训的十六卫大军前来听用,粮食就先从他们的军粮里面出,饭菜伙食,也由军营的伙房提供,等之后咱们试验田里的粮食产出了,补给他们就是了。”
闻言,韦挺和李公淹恍然大悟,有大军来帮忙,这些事情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而且,借用军粮,然后用田地里的产出归还的手法,是个非常好的想法,要知道,有免费的饭食提供,百姓们赶来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很多。
他们现在就该反省了,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像孙享福这么灵活的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呢?或许,这就是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高位的原因吧!
“都督,幸福村那边,一些瓜物和棉花物已经育苗,如果按照朝廷的规划,关中今年要种植八百万亩小麦的话,只怕会多出不少。”
“没关系,到移植期的时间还早,除了留下一些种苗种在靠水的田地之外,可以把多出来的种苗输送到洛阳那边,现在先算好数量,去信让洛阳那边做好准备接收,完全来的及。”
农部有了逐渐向全国铺开了的体系之后,可调配的空间就大了,这些经济作物到了这个阶段,也是时候开始走出关中,让全国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了,而且,种植经验,也是需要靠慢慢累积起来的,适应了这种新的育苗播种法,今后再有其它类似播种的作物,他们也更加容易上手。
“还有个情况,这几日,咱们农部倒是收到了不少请帖,都是一些私田比较多的关陇世家,他们不愿意种植价格低廉的粮食,想多讨要一些经济作物的种苗,都督您看怎么办好?”
私田,别说关陇世家,就是殷实些的普通人家都会有一些,包括孙享福家里,他将职田和食邑封地的田地交还给朝廷之后,也还有三千亩虞秀儿出嫁时带过来的私田,就目前整个关中而言,零零散散加起来,至少有两三百万亩私田,这个数据,孙享福一早就测算出来了,其实,他是不愿意限制私田种植的,毕竟,那是各家的私产,并不是朝廷白分给他们的口分田或者永业田,强制要求他们种植指定作物,有点剥夺他们公民基本权利的嫌疑。
关中的粮食价格,自从受到南方运过来的粮食的冲击之后,一直在低位运行,即便是在冬季,也只维持在每石一百五十文左右。
今年春节前后的冬雪正常,差不多可以预见,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各家的当家主事之人,自然是知道在这样的年景,粮食的价格有可能会再度下跌,一亩地,就算产出三石多粮食,价值也不过半贯左右,还不如种植棉花,香瓜等经济作物一半的经济价值高,大家自然都不愿意种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用政策强行干预市场规律,其实并不科学,想了片刻,孙享福才道,“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开些口子,不种粮食可以,但必须种植可供食用的农作物,瓜物和蔬菜,都可以多种,百姓在其它方面的食物增多之后,对于主粮的消耗就会减少,这会让他们的收益更高,也不影响朝廷大计。”
孙享福现在的处事比刚穿过来的时候更加圆滑了,能变通则变通,尽量不去得罪更多的人,身居高位了,他才更加知道,维持这个良好的大局面的不易之处,放属下的人出去沾些利益,他们才更愿意听从自己的调配和管理。
果然,等到了孙享福这句话之后,农部的官员们脸上个个都喜滋滋的,他们都是身在官场的人,谁还没有几个关系户啊!跟对一个能体谅下属的主官很重要,不说会沾多少利益,至少不会太难堪。
孙享福在刚到牧监署任职的时候,就从不严格禁止属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捞些好处,只要你能把正事给办好了就成,水至清,则无鱼嘛!
才到了放衙的时间,杜正伦的马车便已经在农部衙门口等着了。
&n...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在韦挺和李公淹的经营下,农部已经不像刚成立时那么冷冷清清了,吏员,杂役多了不少,还被有好几个像杜构,韦振这样的关系户子弟,在衙房内听用,现在诸事繁忙,只要是个能写会算的人,这边都能用的上。
李世民早就下了旨,春耕期间,关中所有地方州县衙门,上至刺史,下至杂役厨工,全部归农部调配,组织过数百万人力,耕种过千万亩良田,可以说,这是农部成立之后,最荣耀的时刻,而往后农部的工作要怎么干,就看今年这个样子怎么打了。
将在衙的官员召集到了自己的衙房,说了一下刚才在御书房里,和李世民敲定的农业规划之后,孙享福最后下令道,“韦侍郎,你立即草拟一份集结令,发往关中各地方衙门,让各州县所有主政官员,包括底层的里正,村长,三天以,全部到达咱们的试验田。
另外,在报纸上也刊登消息,三天以后,农部将会公开教授大家新的整田,耕种之法,有条件过来学习观看的百姓,朝廷提供三天免费的茶水饭食。”
“这样一来,咱们可能要招呼数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只怕人手不够啊!”
咋一听到孙享福有这么大动作,韦挺和李公淹两人都是兴奋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农部要粮食没粮食,要人每人,支撑不起那么大的局面。
“放心,明天陛下就会派冬训的十六卫大军前来听用,粮食就先从他们的军粮里面出,饭菜伙食,也由军营的伙房提供,等之后咱们试验田里的粮食产出了,补给他们就是了。”
闻言,韦挺和李公淹恍然大悟,有大军来帮忙,这些事情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而且,借用军粮,然后用田地里的产出归还的手法,是个非常好的想法,要知道,有免费的饭食提供,百姓们赶来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很多。
他们现在就该反省了,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像孙享福这么灵活的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呢?或许,这就是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高位的原因吧!
“都督,幸福村那边,一些瓜物和棉花物已经育苗,如果按照朝廷的规划,关中今年要种植八百万亩小麦的话,只怕会多出不少。”
“没关系,到移植期的时间还早,除了留下一些种苗种在靠水的田地之外,可以把多出来的种苗输送到洛阳那边,现在先算好数量,去信让洛阳那边做好准备接收,完全来的及。”
农部有了逐渐向全国铺开了的体系之后,可调配的空间就大了,这些经济作物到了这个阶段,也是时候开始走出关中,让全国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了,而且,种植经验,也是需要靠慢慢累积起来的,适应了这种新的育苗播种法,今后再有其它类似播种的作物,他们也更加容易上手。
“还有个情况,这几日,咱们农部倒是收到了不少请帖,都是一些私田比较多的关陇世家,他们不愿意种植价格低廉的粮食,想多讨要一些经济作物的种苗,都督您看怎么办好?”
私田,别说关陇世家,就是殷实些的普通人家都会有一些,包括孙享福家里,他将职田和食邑封地的田地交还给朝廷之后,也还有三千亩虞秀儿出嫁时带过来的私田,就目前整个关中而言,零零散散加起来,至少有两三百万亩私田,这个数据,孙享福一早就测算出来了,其实,他是不愿意限制私田种植的,毕竟,那是各家的私产,并不是朝廷白分给他们的口分田或者永业田,强制要求他们种植指定作物,有点剥夺他们公民基本权利的嫌疑。
关中的粮食价格,自从受到南方运过来的粮食的冲击之后,一直在低位运行,即便是在冬季,也只维持在每石一百五十文左右。
今年春节前后的冬雪正常,差不多可以预见,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各家的当家主事之人,自然是知道在这样的年景,粮食的价格有可能会再度下跌,一亩地,就算产出三石多粮食,价值也不过半贯左右,还不如种植棉花,香瓜等经济作物一半的经济价值高,大家自然都不愿意种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用政策强行干预市场规律,其实并不科学,想了片刻,孙享福才道,“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开些口子,不种粮食可以,但必须种植可供食用的农作物,瓜物和蔬菜,都可以多种,百姓在其它方面的食物增多之后,对于主粮的消耗就会减少,这会让他们的收益更高,也不影响朝廷大计。”
孙享福现在的处事比刚穿过来的时候更加圆滑了,能变通则变通,尽量不去得罪更多的人,身居高位了,他才更加知道,维持这个良好的大局面的不易之处,放属下的人出去沾些利益,他们才更愿意听从自己的调配和管理。
果然,等到了孙享福这句话之后,农部的官员们脸上个个都喜滋滋的,他们都是身在官场的人,谁还没有几个关系户啊!跟对一个能体谅下属的主官很重要,不说会沾多少利益,至少不会太难堪。
孙享福在刚到牧监署任职的时候,就从不严格禁止属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捞些好处,只要你能把正事给办好了就成,水至清,则无鱼嘛!
才到了放衙的时间,杜正伦的马车便已经在农部衙门口等着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