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旱灾来了 (2/2)
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大唐农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世民才想起,这个让他琢磨不透,时常惹他不快的家伙,他的所作所为,竟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危,不由恍然。
“嗯,此前朝萧爱卿和房爱卿也提到过这两个策略,朕已经下旨执行,然而,黄河枯水,舟船难行,运输很是困难,只怕很难及时解决问题。”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为难道。
“此两策只能为辅,不能为主。陛下,关中之地今年已然绝收,与其让百姓坐困愁城,不如让他们趁着手中尚有余粮的时候,走出去。”马周继续进言道。
“走出去?如何走出去?”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他可不想像隋文帝一样,带着百姓一起逃难,疑惑的盯着马周问道。
“陛下,关中今年绝收,即便明年风调雨顺,田地里有收成,也得等到明年秋收之后才有产出,如此长时间的供养关中数百万百姓,朝廷纵使有再多本钱,也负担不起,不如趁着百姓手上有余粮,将他们途迁到荒地较多的地方垦荒,趁着今年时候尚早,还能种出一季农作物,明年的时候,再视关中情况,看是否需要将百姓迁回。”马周建议道。
“迁民?”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皱,要知道,关中的百姓可是李唐立国之后,从各地迁过来的,为的就是朝廷能就近控制他们,掌握这个国家的核心力量,现在,把百姓迁出去,岂不是加大了地方官的权力,使中枢空虚?
要知道,唐代的地方官的权力是很大的,中枢的政令下到州一级执行能力已经很低了,下到县那简直是模糊不堪了,让李世民把好不容易迁到关中的百姓再迁出去?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不行。
“是的,臣以为,幽并之地,地广民稀,适合迁民。而一旦百姓开始大幅迁出,粮食消耗必然减少,屯粮的世家大族和商贾看到这一点,一定会将自己囤积的粮食放出一些来的,这样关中的用粮之危应该能得到缓解,撑到南边的粮食调运过来也不是问题。”见李世民面露犹豫之色,马周继续道。
“迁民之事,太过重大,容朕与众大臣商议之后再作决定,你且先下去吧!”
李世民让马周下去之后,又马上将萧瑀,房玄龄等人都请了过来,甚至刚从并州和幽州回来的李绩和李道宗也一同请了过来,一番见礼之后,直接就将马周刚才的提议拿出来商议了。
“陛下,其它地方臣不知道,朔州之地的孙正明肯定是希望多要一些百姓来充实他治下的。”李绩的言下之意,便是支持马周的建议了,并且,点出了边塞之地,有这样的需求,尤其是孙享福哪里。
“这个还用说,这小子早就自己动手了,太原,上党,晋阳等地的百姓已经被这小子用手段弄过去了两万余户,区区朔州之地,已经有民三万五千户,他能养活的了吗?”
孙享福早已将重新厘定过的户籍田亩册子奏报到了李世民这里,并且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跟李世民和盘托出,对于利用王家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发边塞这种事情,李世民自然是乐见的,现在虽然还没有产出,但王家在草原上的二十个堡垒已经建立起来,相信开垦草地,种植所谓的香料,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前的奏折上孙享福说过,香料这个东西它不是粮食,种的再多,也不能养活人,所以,李世民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
“呵呵,陛下大可以放心,孙正明之能,便是开荒种地,就是再给他三万五千户,他也能养的活。”李绩悠然笑道。
“怎么说?”李世民意外道。
“此子对于朔州的管理不同于其它任何地方,就说那军屯制吧!据郭破给臣的传来的信上所说,他将团结营训练,耕种,养殖的时间,步骤,划分的十分详细,郭破说他很有信心,朔州团结营照此法执行,不仅能练出一支战斗力不输于各卫精锐的强军,还不需要朝廷支出军费,甚至能有所结余,给士兵们增加军饷”李绩解释道。
“将耕种和养殖和军事一样管理?”李世民和几位大臣闻言都是一愣。
房玄龄这时也出来说话了,“若是在别处开荒种地,那些迁出去的百姓最多也就能养活自己,但若是在孙正明哪里,却是有可能收获不少结余,陛下可别忘了那亩产四石多的麦田。”
“如此说来,两位爱卿也是赞同将关中之民迁出一些?”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房玄龄和李绩道。
“陛下,如今之计,此策不仅能降低关中的粮食消耗,还能加大边地产出,为今后边地驻扎大军做准备,乃良策也。”萧瑀也出声建议道。
作为宰相,他现在已经开始在研究孙享福弄的这个军屯制了,这种新的地方军队管理制度,很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如此,便拟旨往朔州迁民三万五千户,朕要看看孙正明那小子能做到什么程度。”李世民见大家都赞同,便最终拍板道。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李世民才想起,这个让他琢磨不透,时常惹他不快的家伙,他的所作所为,竟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危,不由恍然。
“嗯,此前朝萧爱卿和房爱卿也提到过这两个策略,朕已经下旨执行,然而,黄河枯水,舟船难行,运输很是困难,只怕很难及时解决问题。”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为难道。
“此两策只能为辅,不能为主。陛下,关中之地今年已然绝收,与其让百姓坐困愁城,不如让他们趁着手中尚有余粮的时候,走出去。”马周继续进言道。
“走出去?如何走出去?”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他可不想像隋文帝一样,带着百姓一起逃难,疑惑的盯着马周问道。
“陛下,关中今年绝收,即便明年风调雨顺,田地里有收成,也得等到明年秋收之后才有产出,如此长时间的供养关中数百万百姓,朝廷纵使有再多本钱,也负担不起,不如趁着百姓手上有余粮,将他们途迁到荒地较多的地方垦荒,趁着今年时候尚早,还能种出一季农作物,明年的时候,再视关中情况,看是否需要将百姓迁回。”马周建议道。
“迁民?”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皱,要知道,关中的百姓可是李唐立国之后,从各地迁过来的,为的就是朝廷能就近控制他们,掌握这个国家的核心力量,现在,把百姓迁出去,岂不是加大了地方官的权力,使中枢空虚?
要知道,唐代的地方官的权力是很大的,中枢的政令下到州一级执行能力已经很低了,下到县那简直是模糊不堪了,让李世民把好不容易迁到关中的百姓再迁出去?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不行。
“是的,臣以为,幽并之地,地广民稀,适合迁民。而一旦百姓开始大幅迁出,粮食消耗必然减少,屯粮的世家大族和商贾看到这一点,一定会将自己囤积的粮食放出一些来的,这样关中的用粮之危应该能得到缓解,撑到南边的粮食调运过来也不是问题。”见李世民面露犹豫之色,马周继续道。
“迁民之事,太过重大,容朕与众大臣商议之后再作决定,你且先下去吧!”
李世民让马周下去之后,又马上将萧瑀,房玄龄等人都请了过来,甚至刚从并州和幽州回来的李绩和李道宗也一同请了过来,一番见礼之后,直接就将马周刚才的提议拿出来商议了。
“陛下,其它地方臣不知道,朔州之地的孙正明肯定是希望多要一些百姓来充实他治下的。”李绩的言下之意,便是支持马周的建议了,并且,点出了边塞之地,有这样的需求,尤其是孙享福哪里。
“这个还用说,这小子早就自己动手了,太原,上党,晋阳等地的百姓已经被这小子用手段弄过去了两万余户,区区朔州之地,已经有民三万五千户,他能养活的了吗?”
孙享福早已将重新厘定过的户籍田亩册子奏报到了李世民这里,并且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跟李世民和盘托出,对于利用王家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发边塞这种事情,李世民自然是乐见的,现在虽然还没有产出,但王家在草原上的二十个堡垒已经建立起来,相信开垦草地,种植所谓的香料,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前的奏折上孙享福说过,香料这个东西它不是粮食,种的再多,也不能养活人,所以,李世民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
“呵呵,陛下大可以放心,孙正明之能,便是开荒种地,就是再给他三万五千户,他也能养的活。”李绩悠然笑道。
“怎么说?”李世民意外道。
“此子对于朔州的管理不同于其它任何地方,就说那军屯制吧!据郭破给臣的传来的信上所说,他将团结营训练,耕种,养殖的时间,步骤,划分的十分详细,郭破说他很有信心,朔州团结营照此法执行,不仅能练出一支战斗力不输于各卫精锐的强军,还不需要朝廷支出军费,甚至能有所结余,给士兵们增加军饷”李绩解释道。
“将耕种和养殖和军事一样管理?”李世民和几位大臣闻言都是一愣。
房玄龄这时也出来说话了,“若是在别处开荒种地,那些迁出去的百姓最多也就能养活自己,但若是在孙正明哪里,却是有可能收获不少结余,陛下可别忘了那亩产四石多的麦田。”
“如此说来,两位爱卿也是赞同将关中之民迁出一些?”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房玄龄和李绩道。
“陛下,如今之计,此策不仅能降低关中的粮食消耗,还能加大边地产出,为今后边地驻扎大军做准备,乃良策也。”萧瑀也出声建议道。
作为宰相,他现在已经开始在研究孙享福弄的这个军屯制了,这种新的地方军队管理制度,很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如此,便拟旨往朔州迁民三万五千户,朕要看看孙正明那小子能做到什么程度。”李世民见大家都赞同,便最终拍板道。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