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铁路子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54章 修改出佳作
经过两天日夜奋战,经验材料的初稿形成了,第三天白天齐军在单位对初稿修改了一天,晚上拿回家准备誊写一遍,明天好向李科长交稿。
吃完晚饭,齐军回到自己的小屋,铺开稿纸准备把稿子誊写出来,这时齐栋梁进了小屋,这两天他一直关注父亲的经验材料,知道他昨晚就已经把初稿写完了,看他铺开稿纸,便问道:“爸,经验写完了?”
齐军说:“是的,今天白天在单位修改了一天,今晚把稿子抄一遍,明天上班好交差。”
齐军高中毕业就当了兵,转业分配到机务段工作,干了那么多年机车乘务员,本来文化就不高,再加上这么多年不怎么动笔,写经验材料一定很吃力,齐栋梁别的帮不上,但在行文、语法、修辞、文章整体协调性等方面还是比父亲强的,于是说:“爸,我帮你抄吧,你和小姨去看视。”
齐军知道齐栋梁的字写得特别好,比自己强多了,这两天他写得也很辛苦,见儿子提了出来,又不好拒绝儿子的好心,于是说:“初稿我写的很潦草,修改时又勾勾抹抹的,你能认出来么?”
齐栋梁说:“差不多,有认不出来的我再喊你。”
齐军说:“行,那你帮我抄吧,我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
齐军出了小屋把门带上,到客厅去看电视。齐栋梁先是把父亲的草稿看了一遍,字迹差不多都能看清,修改之处勾勾抹抹的地方也大概都能看明白,只是感觉父亲用的事例太多,显得层次有些不清和杂乱,一个部分的内容想要说明一件事情,用一两个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就行了,节奏明快还说明问题,而父亲一般都用三到四个事例,最多的一个部分用了五个,这就有些太繁琐了。
齐栋梁思考好了之后,拿起笔把他认为差一些的事例全部勾掉,每个部分只留两个典型事例,四个部分一共是八个,砍掉了五个事例,原来四千多将近五千字的初稿,被他砍掉五个事例后,差不多三千五百字左右,这才拿起笔开始誊写了起来。
在抄写的过程中,齐栋梁从行文格式、标点符号,到病句、倒装句的修改,以及修辞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全都做了调整,他没有行草字体,而是用的小楷,这样谁都能看清楚,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把稿子修整完毕。
3500多字,稿纸整整用了12页,一下子写这么多字,齐栋梁手腕也是累得有些酸疼,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心里不由得万分感叹,没有电脑工作效率太低了,如果有电脑的话,修改这个材料连一个小时都用不上,十分的轻松!
这中间齐军进来看过几次,见齐栋梁一直专心的再写,便没有打扰他出去了。齐栋梁写完打开房门叫了一声父亲,齐军马上就进来了。齐栋梁把抄好的稿子递给齐军说:“爸,我抄写完了,你看看。”
齐军接过稿子坐下认真的看了起来,一看便知道儿子对他的稿子进行了大的修改,他写的事例被确掉了很多,但是一口气把稿子看完,他又感觉很顺畅,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论点和论据相互呼应,他根本挑不出毛病来,心里不由得十分感慨,他越来越看不透儿子齐栋梁了,小小的年纪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好像样样都十分的精通。
不过,齐军已经习惯了齐栋梁的神奇,并没有追问他什么,而是和他讨论一下为什么砍掉那么事例的问题。齐栋梁说:“提出一个论点,有一两个典型的事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用不着用那么事例反复去证明这个问题,这样会给人一种繁琐、冗长的感觉,产生阅读的视觉疲劳,如果看你材料的领导没有耐心,看到一半也许就把材料丢到了一边,你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齐军对齐栋梁的观点十分认可,他修改材料的时候就感觉有些烦燥,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齐栋梁这么跟他一讲,他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夸奖了一句:“栋梁,你比爸爸强多了!”
齐栋梁被父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着说:“爸,其实你比我厉害,这经验材料我让我写,我肯定写不出来,但是让我看,我能看出好坏,问题出现在哪里。不都说么,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就是看谁抄的好,谁抄得妙,文章形成之后,还得反复的修改,好文章都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齐军点头道:“是得反复的看,反复的修改。”
齐栋梁说:“爸,不是还要写通讯报道么,你再去客厅看一会儿电视,我把通讯报道也写出来。”
“好的,栋梁,让你受累了!”齐军对齐栋梁的水平已经放心了,再说他根本不会写通讯报道,儿子前几天已经跟他说了要帮他写通讯报道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他处理了。
齐栋梁在修改这个经验材料的时候,对内容已经充分的了解,心里已经把通讯报道构思好了,想上铁路局的报纸,就必须对全局的机务工作有指导意义,同样,想上铁道部的报纸,就得对全路的机务工作有指导意义,所以必须调好角度。
如果以古江机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为重点写,显然对全局的机务工作没啥指导意义,虽然古江机务段实现200天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打破了十多年没有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的纪录,但全局这么多机务段,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的有不少,而且比古江机务大的,运输生产任务重的也不在少楼。拿到全国铁路比较,就更暗然失色了。
因此,齐栋梁决定以新经验、新做法为重点,突出古江机务段实施机车乘务安全关键点卡控措施安全生产取得实效这个重点,至少这个办法在全局乃至全路是第一个推出的,而且在安全生产上确实取得了实效,一定会得到编辑的认可。
第254章 修改出佳作
经过两天日夜奋战,经验材料的初稿形成了,第三天白天齐军在单位对初稿修改了一天,晚上拿回家准备誊写一遍,明天好向李科长交稿。
吃完晚饭,齐军回到自己的小屋,铺开稿纸准备把稿子誊写出来,这时齐栋梁进了小屋,这两天他一直关注父亲的经验材料,知道他昨晚就已经把初稿写完了,看他铺开稿纸,便问道:“爸,经验写完了?”
齐军说:“是的,今天白天在单位修改了一天,今晚把稿子抄一遍,明天上班好交差。”
齐军高中毕业就当了兵,转业分配到机务段工作,干了那么多年机车乘务员,本来文化就不高,再加上这么多年不怎么动笔,写经验材料一定很吃力,齐栋梁别的帮不上,但在行文、语法、修辞、文章整体协调性等方面还是比父亲强的,于是说:“爸,我帮你抄吧,你和小姨去看视。”
齐军知道齐栋梁的字写得特别好,比自己强多了,这两天他写得也很辛苦,见儿子提了出来,又不好拒绝儿子的好心,于是说:“初稿我写的很潦草,修改时又勾勾抹抹的,你能认出来么?”
齐栋梁说:“差不多,有认不出来的我再喊你。”
齐军说:“行,那你帮我抄吧,我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
齐军出了小屋把门带上,到客厅去看电视。齐栋梁先是把父亲的草稿看了一遍,字迹差不多都能看清,修改之处勾勾抹抹的地方也大概都能看明白,只是感觉父亲用的事例太多,显得层次有些不清和杂乱,一个部分的内容想要说明一件事情,用一两个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就行了,节奏明快还说明问题,而父亲一般都用三到四个事例,最多的一个部分用了五个,这就有些太繁琐了。
齐栋梁思考好了之后,拿起笔把他认为差一些的事例全部勾掉,每个部分只留两个典型事例,四个部分一共是八个,砍掉了五个事例,原来四千多将近五千字的初稿,被他砍掉五个事例后,差不多三千五百字左右,这才拿起笔开始誊写了起来。
在抄写的过程中,齐栋梁从行文格式、标点符号,到病句、倒装句的修改,以及修辞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全都做了调整,他没有行草字体,而是用的小楷,这样谁都能看清楚,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把稿子修整完毕。
3500多字,稿纸整整用了12页,一下子写这么多字,齐栋梁手腕也是累得有些酸疼,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心里不由得万分感叹,没有电脑工作效率太低了,如果有电脑的话,修改这个材料连一个小时都用不上,十分的轻松!
这中间齐军进来看过几次,见齐栋梁一直专心的再写,便没有打扰他出去了。齐栋梁写完打开房门叫了一声父亲,齐军马上就进来了。齐栋梁把抄好的稿子递给齐军说:“爸,我抄写完了,你看看。”
齐军接过稿子坐下认真的看了起来,一看便知道儿子对他的稿子进行了大的修改,他写的事例被确掉了很多,但是一口气把稿子看完,他又感觉很顺畅,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论点和论据相互呼应,他根本挑不出毛病来,心里不由得十分感慨,他越来越看不透儿子齐栋梁了,小小的年纪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好像样样都十分的精通。
不过,齐军已经习惯了齐栋梁的神奇,并没有追问他什么,而是和他讨论一下为什么砍掉那么事例的问题。齐栋梁说:“提出一个论点,有一两个典型的事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用不着用那么事例反复去证明这个问题,这样会给人一种繁琐、冗长的感觉,产生阅读的视觉疲劳,如果看你材料的领导没有耐心,看到一半也许就把材料丢到了一边,你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齐军对齐栋梁的观点十分认可,他修改材料的时候就感觉有些烦燥,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齐栋梁这么跟他一讲,他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夸奖了一句:“栋梁,你比爸爸强多了!”
齐栋梁被父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着说:“爸,其实你比我厉害,这经验材料我让我写,我肯定写不出来,但是让我看,我能看出好坏,问题出现在哪里。不都说么,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就是看谁抄的好,谁抄得妙,文章形成之后,还得反复的修改,好文章都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齐军点头道:“是得反复的看,反复的修改。”
齐栋梁说:“爸,不是还要写通讯报道么,你再去客厅看一会儿电视,我把通讯报道也写出来。”
“好的,栋梁,让你受累了!”齐军对齐栋梁的水平已经放心了,再说他根本不会写通讯报道,儿子前几天已经跟他说了要帮他写通讯报道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他处理了。
齐栋梁在修改这个经验材料的时候,对内容已经充分的了解,心里已经把通讯报道构思好了,想上铁路局的报纸,就必须对全局的机务工作有指导意义,同样,想上铁道部的报纸,就得对全路的机务工作有指导意义,所以必须调好角度。
如果以古江机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为重点写,显然对全局的机务工作没啥指导意义,虽然古江机务段实现200天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打破了十多年没有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的纪录,但全局这么多机务段,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天的有不少,而且比古江机务大的,运输生产任务重的也不在少楼。拿到全国铁路比较,就更暗然失色了。
因此,齐栋梁决定以新经验、新做法为重点,突出古江机务段实施机车乘务安全关键点卡控措施安全生产取得实效这个重点,至少这个办法在全局乃至全路是第一个推出的,而且在安全生产上确实取得了实效,一定会得到编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