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生于187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卫军讲究军民一家,要求只要是老百姓有要求,必须给出答复,所以卫兵明知道里面在开军事会议,依然进来通报。
马金旭随即道:“正好,我们这边会议也开的差不多了,大家各自准备吧,我去看看乡亲们有什么要求。”
走出门外,只见两个老大爷领着几个小伙子,正在那儿候着,看到马金旭出来,虽然大家不知道这是多大的官,但看到人人都向他敬礼,知道起码不会比县太爷小了,便立刻上去磕头。
马金旭疾走两步扶起两位老人,并示意其他几个小伙子也起来,这才道:“大爷,咱之前不是都说过了么,我们近卫军不兴磕头。”
老头道:“你们当兵的讲究敬礼,老汉知道,可老汉不是当兵的,见了大人怎能不磕头?那不是乱了礼数,万万使不得。”
马金旭知道老人家一时半会儿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也就不再坚持,随即问道:“不知几位来找我,所为何事?”
老汉看了看身后,随后道:“回大人的话。今日老汉们看到抬下来那么多的后生,知道这仗打的艰难。村里的老娘们儿们都去帮着照顾伤员了,我们粗手粗脚的也帮不上忙,所以就想着,既然前面伤了那么多士兵,可能会缺人,所以老汉就带着后生们来看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儿忙。”
后面的年青人听了老人讲完话,也七嘴八舌的道:“是啊大人,我们也想跟着你们打东洋人,收下我们吧。”“是啊,我们能帮得上忙的,请收下我们吧。”
近卫军自光绪十三年第一次征兵以来,现在已经过去六年多了,新军的政策早已通过各级衙门的宣传深入人心——至少在直隶地区是这样。所以很多农村的青年为了出人头地,或者是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都踊跃报名。但之前皇帝也好、刘少卿也罢,都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将近卫军士兵的门槛设的比较高,所以很多青年虽然想吃这口饭,奈何不够格。但现在这些青年踊跃参军想必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是真的想要报国杀敌!
但是马金旭却拒绝了。
近卫军的待遇极好,饷银丰厚而且绝不欠饷。在军营里还有机会不断学习,如果能凭借自身能力考进军校,可以说全家不愁。就算是战死沙场,家人也有专门的机构照顾。所以,直隶周边地区希望能够加入近卫军的年青人极多。之前皇帝也好、刘少卿也罢,都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将近卫军士兵的门槛设的比较高,所以很多青年虽然想吃这口饭,奈何不够格。但现在马金旭拒绝他们,却不是因为怕这些人的加入败坏近卫军的名头或者说坏了规矩。
对面的日本人极不好打!虽然对方的战术、装备都不如近卫军,而且近卫军既占了地利、还以逸待劳,更不要提得道、失道的问题。可一天的交战下来,近卫军仍然伤亡三百多人。可见对方的实力。
近卫军的士兵都是久经训练的战士,尚且这样,而这些年青人仅仅是身强力壮而已,不要说上战场打仗,就连枪都没有摸过。如果马金旭同意他们加入,不是眼看着这些年轻人上去送死么!
可马金旭越是不同意,老乡们反而越是要上前线!
这个老汉看上去也许是他们的头,是族长或者乡绅什么的。此时道:“大人,请听老汉一言。老汉等活了大半辈子,不是不知好赖的人。大人您是为了我们着想,乡亲们心里都明镜似得。但是请大人想一想,如果东洋小鬼子打破了滦南城,能不能给我们这些乡里人留一条活路?您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一个顶俩肯定没问题,但是毕竟数量有限,而城外的小东洋,可是咱们的四五倍人数。老汉不是落自己的威风,但是像今天这样下去,能撑多久?小老儿就是一句话,左右是个死,若是能拉两个垫背的,值了!”
老头的话马金旭竟然无法反驳。
是啊,他知道城外的敌人是自己的数倍,也知道这场仗不好打,更是抱着成仁的决心来打这场仗的。可正向老人家说的,城破之日,这些战火中活下来的乡民,是不是还能继续活下去?如果近卫军没有选择在滦南抵抗,也许日军会放过这些升斗小民,但是既然仗打到这个份儿上,马金旭可以肯定,日军破城后,必定屠城!
就像老头说的,左右是个死,不如拉个垫背的!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谢谢大家了!赵金东!”
马金旭说着,喊来了自己的警卫连长。“跟着大爷去,将愿意扛枪一起打鬼子的汉子们都组织起来,抓紧时间教会他们使用枪械,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分往各个连队!”
赵金东一听胸膛:“保证完成任务!”说完敬了个礼,转身带着乡亲们离开了旅部。
日军第二天的进攻更加凶猛。
黑木为桢明显已经放弃的所谓一个旅团的承诺。他将所属第六师团的四个联队轮番拉上前线,从早... -->>
近卫军讲究军民一家,要求只要是老百姓有要求,必须给出答复,所以卫兵明知道里面在开军事会议,依然进来通报。
马金旭随即道:“正好,我们这边会议也开的差不多了,大家各自准备吧,我去看看乡亲们有什么要求。”
走出门外,只见两个老大爷领着几个小伙子,正在那儿候着,看到马金旭出来,虽然大家不知道这是多大的官,但看到人人都向他敬礼,知道起码不会比县太爷小了,便立刻上去磕头。
马金旭疾走两步扶起两位老人,并示意其他几个小伙子也起来,这才道:“大爷,咱之前不是都说过了么,我们近卫军不兴磕头。”
老头道:“你们当兵的讲究敬礼,老汉知道,可老汉不是当兵的,见了大人怎能不磕头?那不是乱了礼数,万万使不得。”
马金旭知道老人家一时半会儿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也就不再坚持,随即问道:“不知几位来找我,所为何事?”
老汉看了看身后,随后道:“回大人的话。今日老汉们看到抬下来那么多的后生,知道这仗打的艰难。村里的老娘们儿们都去帮着照顾伤员了,我们粗手粗脚的也帮不上忙,所以就想着,既然前面伤了那么多士兵,可能会缺人,所以老汉就带着后生们来看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儿忙。”
后面的年青人听了老人讲完话,也七嘴八舌的道:“是啊大人,我们也想跟着你们打东洋人,收下我们吧。”“是啊,我们能帮得上忙的,请收下我们吧。”
近卫军自光绪十三年第一次征兵以来,现在已经过去六年多了,新军的政策早已通过各级衙门的宣传深入人心——至少在直隶地区是这样。所以很多农村的青年为了出人头地,或者是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都踊跃报名。但之前皇帝也好、刘少卿也罢,都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将近卫军士兵的门槛设的比较高,所以很多青年虽然想吃这口饭,奈何不够格。但现在这些青年踊跃参军想必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是真的想要报国杀敌!
但是马金旭却拒绝了。
近卫军的待遇极好,饷银丰厚而且绝不欠饷。在军营里还有机会不断学习,如果能凭借自身能力考进军校,可以说全家不愁。就算是战死沙场,家人也有专门的机构照顾。所以,直隶周边地区希望能够加入近卫军的年青人极多。之前皇帝也好、刘少卿也罢,都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将近卫军士兵的门槛设的比较高,所以很多青年虽然想吃这口饭,奈何不够格。但现在马金旭拒绝他们,却不是因为怕这些人的加入败坏近卫军的名头或者说坏了规矩。
对面的日本人极不好打!虽然对方的战术、装备都不如近卫军,而且近卫军既占了地利、还以逸待劳,更不要提得道、失道的问题。可一天的交战下来,近卫军仍然伤亡三百多人。可见对方的实力。
近卫军的士兵都是久经训练的战士,尚且这样,而这些年青人仅仅是身强力壮而已,不要说上战场打仗,就连枪都没有摸过。如果马金旭同意他们加入,不是眼看着这些年轻人上去送死么!
可马金旭越是不同意,老乡们反而越是要上前线!
这个老汉看上去也许是他们的头,是族长或者乡绅什么的。此时道:“大人,请听老汉一言。老汉等活了大半辈子,不是不知好赖的人。大人您是为了我们着想,乡亲们心里都明镜似得。但是请大人想一想,如果东洋小鬼子打破了滦南城,能不能给我们这些乡里人留一条活路?您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一个顶俩肯定没问题,但是毕竟数量有限,而城外的小东洋,可是咱们的四五倍人数。老汉不是落自己的威风,但是像今天这样下去,能撑多久?小老儿就是一句话,左右是个死,若是能拉两个垫背的,值了!”
老头的话马金旭竟然无法反驳。
是啊,他知道城外的敌人是自己的数倍,也知道这场仗不好打,更是抱着成仁的决心来打这场仗的。可正向老人家说的,城破之日,这些战火中活下来的乡民,是不是还能继续活下去?如果近卫军没有选择在滦南抵抗,也许日军会放过这些升斗小民,但是既然仗打到这个份儿上,马金旭可以肯定,日军破城后,必定屠城!
就像老头说的,左右是个死,不如拉个垫背的!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谢谢大家了!赵金东!”
马金旭说着,喊来了自己的警卫连长。“跟着大爷去,将愿意扛枪一起打鬼子的汉子们都组织起来,抓紧时间教会他们使用枪械,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分往各个连队!”
赵金东一听胸膛:“保证完成任务!”说完敬了个礼,转身带着乡亲们离开了旅部。
日军第二天的进攻更加凶猛。
黑木为桢明显已经放弃的所谓一个旅团的承诺。他将所属第六师团的四个联队轮番拉上前线,从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