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鸿飞的最新任命,并未引起朝中官员非议,对于朱由检这种朝令夕改的习惯,一众大臣早已见怪不怪。
只要能将李鸿飞踢出军事学院,就算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更何况高宏图等人,并不希望李鸿飞入阁,放对方出去“祸害”地方省份,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高宏图等人正好能借着这段时间调整状态,彻底巩固朝中地位。
于是,在李鸿飞入宫跟朱由检摊牌后,南京的政局,总算逐渐平稳下来。
此时大家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北方,就连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种大事,也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如今的北伐之战,局势逐渐明朗,双方的阵势已经摆开,黄河以南,除了淮北地区的宿州,徐州、亳州一线,有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共计十五万清军外,多尔衮已经将剩余的三十万大军,集中在了沧州、保定、大同一线。
再配合五万蒙古八旗,刚好对天津、顺天府(北京)张家口等重镇形成保护,似乎想要在此与明军决一死战。
不过据东厂探寻的情报显示,多尔衮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也在疯狂往关外的盛京(沈阳),转移财物跟人口,看来连多尔衮都对此次决战没有多少信心.........
“戚帅,国防部又派人催促,希望我们能尽早解决黄河以南的清军。”东路联军指挥部内,张超向戚红英汇报道。
虽然军制进行了改革,却并未使用后世军衔制度,所以对集团军总司令以上官职的称呼,往往都是沿用以往的统帅称呼。
戚红英虽是联军副统帅,但自古官场都有一个风俗:“叫大不叫小”“叫高不叫低”“叫正不叫副”。
所以张超在称呼戚红英之时,习惯性地隐去了“副”字,直接称呼对方“戚帅”。
“催得倒是挺勤,想必多尔衮的动作,刺激了不少人,以为多尔衮这是要逃跑呢!就算对方要逃,挡在我们前面的,还有近五十万大军,李定国不来,我们东路军短时间内根本吃不下。回信告诉他们,别催我,要催就催李定国。”戚红英没好气道。
前段时间“围点打援”,确实收获不小,但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也不是傻子,吃了一次亏后,无论如何引诱,对方就是死守城墙不出。
如今的明军,打防守战,甚至是野战,都不惧清军,唯独这攻城战还不太适应,前几天戚志丰指挥第五军三个满编师,朝耿精忠镇守的徐州,发动了几次试探性进攻,结果都被打了回来。
最后一次甚至出动了,第二集团军的独立旅(全员装备“大明一式”后膛枪的部队),最终也只占据了部分城墙,并在清军随后的疯狂反扑下,灰溜溜地退了回来。
几次进攻下来,戚志丰的第五军,损失了三千多士兵,比之前的“围点打援”,消耗大得多,看来这徐州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可是不管如何,徐州、宿州、亳州这三个点,我军必须拿下,按照作战计划,我军与西路军的汇合地点在洛阳,李定国不可能那么好心,转过头来帮我们收拾残局。而且,我第一集团军,还从来没有完不成的任务!”郭胜说道。
军队之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竞争,作为第一集团军这样的老牌部队,看着别人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大家伙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尤其是郭胜这样好战的将领。
“这三个点呈三角阵型,相隔都不过两百里,互为犄角,就怕一旦投入大量兵力进攻一处,其它两处率军增援,到时候我们会很被动。”史德威提醒道。
前几天的战斗大家都明白,这徐州的清军不是那么好啃的,如果要破城,就必须投入十万以上的兵力,而且还要做到速战速决,一旦拖下去,将对明军很不利。
“我倒希望他们能增援,可惜前段时间被我们打怕了。”戚红英撇撇嘴道。
清军吃过围点打援的亏,就算明军这次来真的,尚可喜跟孔有德,也不敢派兵进行救援。
“其实现在打宿州,远比打徐州要简单得多,我们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史德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宿州那边一直是他的第三军盯着,通过各种情报侦查,发现尚可喜手上仅有四万人(原本是六万,被第一集团军半路伏击,灭掉了一万七千多骑兵),收拾起来比对付徐州简单多了。
史德威的第三军主力,如今就驻扎在距离宿州不远处,一旦开打,他们便是主力部队,而且朝廷催得比较紧,打宿州却能快速看到成绩,也算是给上面一个交代。
“戚帅,我觉得还是应该先打徐州,这徐州我军已经连续进攻了好几日,对方已是强弩之末,现在撤走,卑职担心影响士气,只要戚帅再给我三天时间,保证一举将其拿下!”戚志丰坚持进攻徐州。
打了这么多天,连一面城墙都没拿下,戚志丰面子上挂不住,加上军人特有的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时候真要让第五军撤下来,对戚志丰的打击绝对不小。
“你有多大把握?”戚红英问道。
“七成。”戚志丰不敢把话说死。
“第二集团军全部交由你指挥,我要你有十足的把握,三天之内,拿下徐州!”戚红英最终决定道。
“戚帅放心,三日内破不了徐州,卑职提头来见!”戚志丰立下军令状。
十万人攻打徐州,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三日之期。
戚志丰领命离开,去往前线布置,戚红英则对剩余在场的将军说道:“你们想什么我心里清楚,戚志丰是我堂哥不错,但我绝对不是在偏袒他,如果他真的没能完成任务,照样军法处置!”
或许是担心一众将领不清楚自己的意图,戚红英只能再次解释道:“之所以一定要打徐州,那是因为徐州无论从防御力,还是兵力来看,都是这三处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若是我们能以雷霆之势将其拿下,剩余两地说不定都不需要我们动手,他们就乖乖投降了。”
没错,戚红英打仗,打的就是一鼓作气,她手下的戚家军,最喜欢的就是硬碰硬,这一点就连从她手上调走的郭胜,也隐约带有一股戚家军的风气。
>
李鸿飞的最新任命,并未引起朝中官员非议,对于朱由检这种朝令夕改的习惯,一众大臣早已见怪不怪。
只要能将李鸿飞踢出军事学院,就算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更何况高宏图等人,并不希望李鸿飞入阁,放对方出去“祸害”地方省份,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高宏图等人正好能借着这段时间调整状态,彻底巩固朝中地位。
于是,在李鸿飞入宫跟朱由检摊牌后,南京的政局,总算逐渐平稳下来。
此时大家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北方,就连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种大事,也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如今的北伐之战,局势逐渐明朗,双方的阵势已经摆开,黄河以南,除了淮北地区的宿州,徐州、亳州一线,有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共计十五万清军外,多尔衮已经将剩余的三十万大军,集中在了沧州、保定、大同一线。
再配合五万蒙古八旗,刚好对天津、顺天府(北京)张家口等重镇形成保护,似乎想要在此与明军决一死战。
不过据东厂探寻的情报显示,多尔衮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也在疯狂往关外的盛京(沈阳),转移财物跟人口,看来连多尔衮都对此次决战没有多少信心.........
“戚帅,国防部又派人催促,希望我们能尽早解决黄河以南的清军。”东路联军指挥部内,张超向戚红英汇报道。
虽然军制进行了改革,却并未使用后世军衔制度,所以对集团军总司令以上官职的称呼,往往都是沿用以往的统帅称呼。
戚红英虽是联军副统帅,但自古官场都有一个风俗:“叫大不叫小”“叫高不叫低”“叫正不叫副”。
所以张超在称呼戚红英之时,习惯性地隐去了“副”字,直接称呼对方“戚帅”。
“催得倒是挺勤,想必多尔衮的动作,刺激了不少人,以为多尔衮这是要逃跑呢!就算对方要逃,挡在我们前面的,还有近五十万大军,李定国不来,我们东路军短时间内根本吃不下。回信告诉他们,别催我,要催就催李定国。”戚红英没好气道。
前段时间“围点打援”,确实收获不小,但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也不是傻子,吃了一次亏后,无论如何引诱,对方就是死守城墙不出。
如今的明军,打防守战,甚至是野战,都不惧清军,唯独这攻城战还不太适应,前几天戚志丰指挥第五军三个满编师,朝耿精忠镇守的徐州,发动了几次试探性进攻,结果都被打了回来。
最后一次甚至出动了,第二集团军的独立旅(全员装备“大明一式”后膛枪的部队),最终也只占据了部分城墙,并在清军随后的疯狂反扑下,灰溜溜地退了回来。
几次进攻下来,戚志丰的第五军,损失了三千多士兵,比之前的“围点打援”,消耗大得多,看来这徐州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可是不管如何,徐州、宿州、亳州这三个点,我军必须拿下,按照作战计划,我军与西路军的汇合地点在洛阳,李定国不可能那么好心,转过头来帮我们收拾残局。而且,我第一集团军,还从来没有完不成的任务!”郭胜说道。
军队之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竞争,作为第一集团军这样的老牌部队,看着别人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大家伙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尤其是郭胜这样好战的将领。
“这三个点呈三角阵型,相隔都不过两百里,互为犄角,就怕一旦投入大量兵力进攻一处,其它两处率军增援,到时候我们会很被动。”史德威提醒道。
前几天的战斗大家都明白,这徐州的清军不是那么好啃的,如果要破城,就必须投入十万以上的兵力,而且还要做到速战速决,一旦拖下去,将对明军很不利。
“我倒希望他们能增援,可惜前段时间被我们打怕了。”戚红英撇撇嘴道。
清军吃过围点打援的亏,就算明军这次来真的,尚可喜跟孔有德,也不敢派兵进行救援。
“其实现在打宿州,远比打徐州要简单得多,我们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史德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宿州那边一直是他的第三军盯着,通过各种情报侦查,发现尚可喜手上仅有四万人(原本是六万,被第一集团军半路伏击,灭掉了一万七千多骑兵),收拾起来比对付徐州简单多了。
史德威的第三军主力,如今就驻扎在距离宿州不远处,一旦开打,他们便是主力部队,而且朝廷催得比较紧,打宿州却能快速看到成绩,也算是给上面一个交代。
“戚帅,我觉得还是应该先打徐州,这徐州我军已经连续进攻了好几日,对方已是强弩之末,现在撤走,卑职担心影响士气,只要戚帅再给我三天时间,保证一举将其拿下!”戚志丰坚持进攻徐州。
打了这么多天,连一面城墙都没拿下,戚志丰面子上挂不住,加上军人特有的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时候真要让第五军撤下来,对戚志丰的打击绝对不小。
“你有多大把握?”戚红英问道。
“七成。”戚志丰不敢把话说死。
“第二集团军全部交由你指挥,我要你有十足的把握,三天之内,拿下徐州!”戚红英最终决定道。
“戚帅放心,三日内破不了徐州,卑职提头来见!”戚志丰立下军令状。
十万人攻打徐州,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三日之期。
戚志丰领命离开,去往前线布置,戚红英则对剩余在场的将军说道:“你们想什么我心里清楚,戚志丰是我堂哥不错,但我绝对不是在偏袒他,如果他真的没能完成任务,照样军法处置!”
或许是担心一众将领不清楚自己的意图,戚红英只能再次解释道:“之所以一定要打徐州,那是因为徐州无论从防御力,还是兵力来看,都是这三处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若是我们能以雷霆之势将其拿下,剩余两地说不定都不需要我们动手,他们就乖乖投降了。”
没错,戚红英打仗,打的就是一鼓作气,她手下的戚家军,最喜欢的就是硬碰硬,这一点就连从她手上调走的郭胜,也隐约带有一股戚家军的风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