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山山脉看岩画 (2/2)
69中文网 yanzitai.com,飘动的导游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廊,柱头雕饰彩绘精美。殿门两旁有壁画图案,殿内的壁画更琳琅满目,墙壁、栋梁、布幔,都有绚丽的彩昼,色泽鲜明,经久不变。题材除佛教故事人物以外,还有鸟兽花卉,生动多姿。
庙顶建筑为歇山形式,檐缘四周围以天台走廊。游者登上古刹,可沿着走廊眺望莽莽草原,极目无际。远处的蒙古包升起缕缕炊烟,偶尔听到几声羊叫,划破塞外无边的寂静。
提起阴山脉,最有名的就要说是阴山岩画了。
阴山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凿磨在阴山岩石上的美术图画,再现了中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经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考和艺术观赏价值。岩 画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山脉西段(东起乌中旗阿其山、西至磴口县布敦毛德沟,东西长300千米、南北宽40~70千米的区域内),已发现的53000余幅岩画,分别凿磨在悬崖峭壁、沟底岩盘或山顶巨石上,有些是用石器工具磨刻,有些是用金属工具敲凿,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岩画仍保持完好。
从1976年开始,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慕名而来的游人到巴彦淖尔境内考察和参观阴山岩画,特别是1980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盖山林一行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在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西段发现了上万幅岩画,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阴山岩画一时声名大振,被誉为“举世罕见的珍贵古代民族文物”。
阴山岩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乌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千米多。仅此一处,就密集分布有岩画1000多幅。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与地里哈日山岩画连成一片,构成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千米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10米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00幅以上。其次,在磴口县的北托林沟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1幅岩画,最远间隔不超过10米,其总数在500幅以上。
岩画群最密集处在磴口县默勒赫图沟一处迎北的崖壁上,东西长约50米,高约20米,有80个人头像组成。另一处在格和尚德沟中段的一块迎西的石壁上,宽约5米,高约15米,由50个单体画组成,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岩画面积最大的是乌后旗大坝沟口西畔石头上的正方形岩画,面积约400平方米,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阴山岩画大多取材于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其中数量最大,凿刻最精致的是动物岩画。画中动物有山羊、绵羊、盘羊、羚羊、岩羊、大角鹿、白唇鹿、赤鹿、麋鹿、驼鹿(罕达猂)、狍子、马、骡、驴、驼、牛、野牛、羚牛、狗、龟、野猪、兔、狐狸、蛇、狼、虎、豹等。其次,岩画中狩猎的画面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可观,艺术地再现了史前巴彦淖尔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是整个岩画中最绚丽的部分。狩猎画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猎手、武器及狩猎方式,无论独猎或众猎,还是引弓射猎或围捕野兽的场面,都表现其最紧张的一刹那,再现猎手对野兽致命处的打击过程,表现出猎人获得猎物的强烈愿望和高超的捕猎技能,也反映出原始人类的文化艺术来源于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这一规律。
除动物画和狩猎画外,放牧画也占有较大比例。放牧画产生于青铜器时代晚期,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虽然年代相距甚远,但其内容却大体相近,如出牧图、倒场图、一条鞭式和满天星式牧羊图、牧马图。这些放牧方式即使在今内蒙古草原上,仍然比较流行。此外,人物舞蹈、车辆及出行骑士、骑士列队、征战图、穹庐毡帐、人面形、人手足印、兽禽足印、原始数码、图画文字、星图,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象,在整个岩画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均反映了原始民族和部落的淳朴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几处天体星象岩画,在世界岩画中也是罕见的。
阴山岩画的题材和分布地点有一定的规律性:野生动物图象多出现在山巅岩石上;狩猎场面一般在山腰和山顶;神灵头像和天体星象几乎全部磨刻在山沟的垂直石壁或沟边坡岸的巨石上(原始人认为神灵居于水流湍急之处)。这些规律和作画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是相一致的。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是质朴、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题材来源于自然,扎根于生活,再现作者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
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阴山岩画并不是对大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把从现实中捕捉到的形象加工创造,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作品显得非常生动。许多运动物象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鸣,或漫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互舔吻亲昵。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阴山岩画的制作方式主要有敲凿法和磨刻法两种。敲凿法是利用比画面石料硬度高的铜器或铁器,在画面上打击成点,连点成画。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称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画,痕深面光,断面成“U”形。此外,还有划刻法和颜料涂画法。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四个时代、五个时期:
第一代岩画是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属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画面质朴、风格简约,手法多为敲凿、研磨,是反映河套地区史前人类生活的珍贵文物。
第二代岩画是春秋至两汉时期匈奴人制做的岩画。是阴山岩画的鼎盛时期,许多岩画刻画了鹿的各种姿势,与鄂尔多斯高原出土的匈奴铜鹿形象相同。
第三代岩画为中世纪岩画。分为两个时期,即南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的岩画。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一些山羊图形的岩画,与蒙古国发现的唐代碑刻上的典型突厥风格的野山羊形象相似,其表现手法有抽象化、图象化的特征;回鹘人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刃画刻而成,线条细而浅,题材多仿前代作品,并有少数植物图案和回鹘文字。党项人岩画大多是敲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泽新鲜,多如新作一般,并伴有西夏文字;其艺术特色是形象性很强。
第四代岩画是元代至明清时期蒙古族的作品,称为近古代岩画。利用敲凿和颜料涂画两种方法,颜料岩画为蒙古族特有,是用石灰和动植物油调成颜料涂于岩石上而形成的。岩画内容除一部分反映牧人生产、生活(如奔马、双峰驼、牧工图)之外,其余作品多与喇嘛教有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廊,柱头雕饰彩绘精美。殿门两旁有壁画图案,殿内的壁画更琳琅满目,墙壁、栋梁、布幔,都有绚丽的彩昼,色泽鲜明,经久不变。题材除佛教故事人物以外,还有鸟兽花卉,生动多姿。
庙顶建筑为歇山形式,檐缘四周围以天台走廊。游者登上古刹,可沿着走廊眺望莽莽草原,极目无际。远处的蒙古包升起缕缕炊烟,偶尔听到几声羊叫,划破塞外无边的寂静。
提起阴山脉,最有名的就要说是阴山岩画了。
阴山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凿磨在阴山岩石上的美术图画,再现了中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经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考和艺术观赏价值。岩 画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山脉西段(东起乌中旗阿其山、西至磴口县布敦毛德沟,东西长300千米、南北宽40~70千米的区域内),已发现的53000余幅岩画,分别凿磨在悬崖峭壁、沟底岩盘或山顶巨石上,有些是用石器工具磨刻,有些是用金属工具敲凿,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岩画仍保持完好。
从1976年开始,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慕名而来的游人到巴彦淖尔境内考察和参观阴山岩画,特别是1980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盖山林一行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在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西段发现了上万幅岩画,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阴山岩画一时声名大振,被誉为“举世罕见的珍贵古代民族文物”。
阴山岩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乌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千米多。仅此一处,就密集分布有岩画1000多幅。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与地里哈日山岩画连成一片,构成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千米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10米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00幅以上。其次,在磴口县的北托林沟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1幅岩画,最远间隔不超过10米,其总数在500幅以上。
岩画群最密集处在磴口县默勒赫图沟一处迎北的崖壁上,东西长约50米,高约20米,有80个人头像组成。另一处在格和尚德沟中段的一块迎西的石壁上,宽约5米,高约15米,由50个单体画组成,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岩画面积最大的是乌后旗大坝沟口西畔石头上的正方形岩画,面积约400平方米,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阴山岩画大多取材于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其中数量最大,凿刻最精致的是动物岩画。画中动物有山羊、绵羊、盘羊、羚羊、岩羊、大角鹿、白唇鹿、赤鹿、麋鹿、驼鹿(罕达猂)、狍子、马、骡、驴、驼、牛、野牛、羚牛、狗、龟、野猪、兔、狐狸、蛇、狼、虎、豹等。其次,岩画中狩猎的画面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可观,艺术地再现了史前巴彦淖尔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是整个岩画中最绚丽的部分。狩猎画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猎手、武器及狩猎方式,无论独猎或众猎,还是引弓射猎或围捕野兽的场面,都表现其最紧张的一刹那,再现猎手对野兽致命处的打击过程,表现出猎人获得猎物的强烈愿望和高超的捕猎技能,也反映出原始人类的文化艺术来源于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这一规律。
除动物画和狩猎画外,放牧画也占有较大比例。放牧画产生于青铜器时代晚期,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虽然年代相距甚远,但其内容却大体相近,如出牧图、倒场图、一条鞭式和满天星式牧羊图、牧马图。这些放牧方式即使在今内蒙古草原上,仍然比较流行。此外,人物舞蹈、车辆及出行骑士、骑士列队、征战图、穹庐毡帐、人面形、人手足印、兽禽足印、原始数码、图画文字、星图,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象,在整个岩画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均反映了原始民族和部落的淳朴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几处天体星象岩画,在世界岩画中也是罕见的。
阴山岩画的题材和分布地点有一定的规律性:野生动物图象多出现在山巅岩石上;狩猎场面一般在山腰和山顶;神灵头像和天体星象几乎全部磨刻在山沟的垂直石壁或沟边坡岸的巨石上(原始人认为神灵居于水流湍急之处)。这些规律和作画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是相一致的。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是质朴、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题材来源于自然,扎根于生活,再现作者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
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阴山岩画并不是对大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把从现实中捕捉到的形象加工创造,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作品显得非常生动。许多运动物象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鸣,或漫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互舔吻亲昵。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阴山岩画的制作方式主要有敲凿法和磨刻法两种。敲凿法是利用比画面石料硬度高的铜器或铁器,在画面上打击成点,连点成画。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称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画,痕深面光,断面成“U”形。此外,还有划刻法和颜料涂画法。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四个时代、五个时期:
第一代岩画是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属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画面质朴、风格简约,手法多为敲凿、研磨,是反映河套地区史前人类生活的珍贵文物。
第二代岩画是春秋至两汉时期匈奴人制做的岩画。是阴山岩画的鼎盛时期,许多岩画刻画了鹿的各种姿势,与鄂尔多斯高原出土的匈奴铜鹿形象相同。
第三代岩画为中世纪岩画。分为两个时期,即南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的岩画。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一些山羊图形的岩画,与蒙古国发现的唐代碑刻上的典型突厥风格的野山羊形象相似,其表现手法有抽象化、图象化的特征;回鹘人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刃画刻而成,线条细而浅,题材多仿前代作品,并有少数植物图案和回鹘文字。党项人岩画大多是敲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泽新鲜,多如新作一般,并伴有西夏文字;其艺术特色是形象性很强。
第四代岩画是元代至明清时期蒙古族的作品,称为近古代岩画。利用敲凿和颜料涂画两种方法,颜料岩画为蒙古族特有,是用石灰和动植物油调成颜料涂于岩石上而形成的。岩画内容除一部分反映牧人生产、生活(如奔马、双峰驼、牧工图)之外,其余作品多与喇嘛教有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