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大明163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满清打算如何对付洪承畴,这已经不是郑森需要关心的事情了。他这时候已经在回福建的路上了。如今郑芝虎那边已经不可能出什么大事情了,郑森自然不能长时间的呆在那里。毕竟郑森如今是非常忙的。
首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今台湾的行政架构的搭建。几年来,台湾的人口增加了很多,大量的流民,加上从南洋地区弄到的女人,这些年下来,整个台湾岛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
在台湾刚刚开始开发的时候,郑家整个台湾岛的行政架构是非常简单,也非常扁平化的。整个的台湾岛以北港为核心,围绕着北港,沿着海岸和浊水溪建起了数百个村庄。而这些村庄在那时,基本上还是自然经济,除了和当地土人的斗争,以及粮食种子水牛之类的事情需要麻烦郑家之外,更多的时候,自治的成分更多,所以倒也用不上太多的管理。因此当时郑家的管理方式就是在北港筑城,然后按时间去收税而已。
但是后来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渐渐地被种植园经济取代了。相比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种植园经济更能赚钱,组织度也更高,但是它的运行也更加复杂,管理起来,自然更为麻烦。
另一方面,最开始的时候,移民点距离北港都很近,最远的也不过只有一天左右的路程。但是随着新移民的不断地到来,新的移民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远。另外,对于沿海的那些移民点而言,海路的交通比陆路要方便得多,所以新的港口不断的出现,到如今,整个台湾已经有大大小小的移民点两千来个,大小港口五十三个。当然这些港口大部分都是移民们自己建立的小型的私港,一般来说,这样的港口只有一个很小的栈桥,只能够停靠一些小渔船之类的船只。不过单独以北港为核心来直接管理这么多的移民点已经有些不方便了。
而且随着台湾日渐富庶,郑家内部也不断有人提出,需要在台湾分设郡县,以便管理。这些人,大多都是郑芝龙的老部下,他们当年跟着郑芝龙,在日本混过一段时间,如今看到台湾发展的不错了,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日本模式,居然打起了学习日本玩封建的主意,说什么这些地方管起来不方便,不如就当做奉行地,托付给可靠的人来打理。
这样的反动的主张当然是郑森无法接受的,然而麻烦的是郑芝龙似乎对这种提议很有兴趣。同时,这两年来,台湾越来越成为了郑家的力量的核心地区,无论是在武力还是赚钱的能力上。而郑家其他的人,甚至包括郑芝龙,都在台湾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台湾如今已经越来越像是郑森的独立王国了。郑森想,这是不是也引起了郑芝龙的一些警觉?
郑芝龙对郑森的看重,这是无可置疑的。而且,在郑芝龙的儿子中,郑森是嫡长子,他的地位从礼法上来讲,只要自己不作死,那就是无可动摇的。加上郑森不但是嫡长子,也是所有兄弟之中,才华能力最出众的那个,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都只能是他。不过郑森也知道,权力,或者说控制欲,对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当年李渊和李世民,未必没有过父慈子孝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未必不是兄友弟恭。但是面对权力,他们最终还是会反目成仇。
郑森担心,郑芝龙之所以会对那些“老部下”们这里面未必没有往他的系统里面掺沙子的意思。老实说,郑森并不反对其他人,尤其是他的那个老爹参与台湾的事务,事实上,目前台湾的事情已经太多了,他一个人也已经很有点忙不过来了。他如今颇有些怀念郑芝凤还在台湾,做他名义上的主官,而自己给他当副手的时候了,那时候,很多的常规的事务都有郑芝凤帮着打理,比如今轻松多了。
“也许应该想办法把三叔再弄回台湾来。”在赶往安平的船上,郑森忍不住这样想着。
除了台湾的事情,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郑芝龙需要和郑森商量一下,那就是郑森的终身大事。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结婚的时间比后世要早很多。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这一年,郑森就迎娶了担任过吏部侍郎的董飏先的女儿,也就是在金庸的《鹿鼎记》中被... -->>
满清打算如何对付洪承畴,这已经不是郑森需要关心的事情了。他这时候已经在回福建的路上了。如今郑芝虎那边已经不可能出什么大事情了,郑森自然不能长时间的呆在那里。毕竟郑森如今是非常忙的。
首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今台湾的行政架构的搭建。几年来,台湾的人口增加了很多,大量的流民,加上从南洋地区弄到的女人,这些年下来,整个台湾岛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
在台湾刚刚开始开发的时候,郑家整个台湾岛的行政架构是非常简单,也非常扁平化的。整个的台湾岛以北港为核心,围绕着北港,沿着海岸和浊水溪建起了数百个村庄。而这些村庄在那时,基本上还是自然经济,除了和当地土人的斗争,以及粮食种子水牛之类的事情需要麻烦郑家之外,更多的时候,自治的成分更多,所以倒也用不上太多的管理。因此当时郑家的管理方式就是在北港筑城,然后按时间去收税而已。
但是后来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渐渐地被种植园经济取代了。相比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种植园经济更能赚钱,组织度也更高,但是它的运行也更加复杂,管理起来,自然更为麻烦。
另一方面,最开始的时候,移民点距离北港都很近,最远的也不过只有一天左右的路程。但是随着新移民的不断地到来,新的移民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远。另外,对于沿海的那些移民点而言,海路的交通比陆路要方便得多,所以新的港口不断的出现,到如今,整个台湾已经有大大小小的移民点两千来个,大小港口五十三个。当然这些港口大部分都是移民们自己建立的小型的私港,一般来说,这样的港口只有一个很小的栈桥,只能够停靠一些小渔船之类的船只。不过单独以北港为核心来直接管理这么多的移民点已经有些不方便了。
而且随着台湾日渐富庶,郑家内部也不断有人提出,需要在台湾分设郡县,以便管理。这些人,大多都是郑芝龙的老部下,他们当年跟着郑芝龙,在日本混过一段时间,如今看到台湾发展的不错了,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日本模式,居然打起了学习日本玩封建的主意,说什么这些地方管起来不方便,不如就当做奉行地,托付给可靠的人来打理。
这样的反动的主张当然是郑森无法接受的,然而麻烦的是郑芝龙似乎对这种提议很有兴趣。同时,这两年来,台湾越来越成为了郑家的力量的核心地区,无论是在武力还是赚钱的能力上。而郑家其他的人,甚至包括郑芝龙,都在台湾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台湾如今已经越来越像是郑森的独立王国了。郑森想,这是不是也引起了郑芝龙的一些警觉?
郑芝龙对郑森的看重,这是无可置疑的。而且,在郑芝龙的儿子中,郑森是嫡长子,他的地位从礼法上来讲,只要自己不作死,那就是无可动摇的。加上郑森不但是嫡长子,也是所有兄弟之中,才华能力最出众的那个,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都只能是他。不过郑森也知道,权力,或者说控制欲,对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当年李渊和李世民,未必没有过父慈子孝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未必不是兄友弟恭。但是面对权力,他们最终还是会反目成仇。
郑森担心,郑芝龙之所以会对那些“老部下”们这里面未必没有往他的系统里面掺沙子的意思。老实说,郑森并不反对其他人,尤其是他的那个老爹参与台湾的事务,事实上,目前台湾的事情已经太多了,他一个人也已经很有点忙不过来了。他如今颇有些怀念郑芝凤还在台湾,做他名义上的主官,而自己给他当副手的时候了,那时候,很多的常规的事务都有郑芝凤帮着打理,比如今轻松多了。
“也许应该想办法把三叔再弄回台湾来。”在赶往安平的船上,郑森忍不住这样想着。
除了台湾的事情,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郑芝龙需要和郑森商量一下,那就是郑森的终身大事。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结婚的时间比后世要早很多。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这一年,郑森就迎娶了担任过吏部侍郎的董飏先的女儿,也就是在金庸的《鹿鼎记》中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