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皇兄何故造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选司掌官吏升迁,改调之事,权位最重,其次便是考功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
四大清吏司,各有正五品郎中一,从五品员外郎一,六品主事一。
景泰元年,吏部起京察,大考官吏,协助尚书总理京察之事的,便是吏部考功司的沈敬。
京察结束之后,沈敬以功升迁为考功司员外郎,仍掌郎中事。
如今,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都已经各有郎中出任,唯有考功司,仍是沈敬以员外郎的身份署理,可见王文对他的偏爱。
所以,他这次上疏,所表达出的政治信号,也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一众官员的注视之下,沈敬迈步向前,稳稳的站在殿中,从袖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奏本,道。
“臣吏部沈敬启奏陛下,请准东宫出阁。”
奏疏的内容,早已经明发各衙门,所以殿中的老大人们皆已知晓,此刻沈敬再读一遍,一是为了热场子,二也是为了给所有人一个整理思绪的时间。
“臣闻圣母太后,欲为太子蒙学,自古幼童开蒙,当由名师教导,东宫为国之储本,自当更甚。”
“太上皇开蒙已晚,先皇庶几朝务,托于王振,自幼相伴,亦师亦友,终成祸患,臣窃以为东宫储本,不可不慎,王振之祸印鉴再见,太子长于深宫,听教于宦官,实乃取祸之道。”
“圣母欲为太子蒙学,陛下即封太子三师,三少,以翼护东宫,足可见天心无虞,对东宫珍之重之。”
“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太子于国之重,更当勤学,东宫尚幼,詹事府可暂缓,但东宫教育,不可轻忽,更不可托于宦官。”
“故臣斗胆谏陛下,当以翰林院,内阁大学士为讲师,教授太子,自蒙学出阁,渐习政务,如此,方能令天下万民安心。”
奏疏写的并不算长,但是沈敬在这本奏疏里面,祭出了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太上皇!
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的蒙学,就是王振来负责的。
此人本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在私塾当中教了几年书,然后又通过关系,却县学成了教官,呆了几年之后,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决定入宫成为宦官。
应该说,虽然在科考一道上,王振的天赋不怎么样,但是,在察言观色,心思玲珑方面,他却极为擅长。
所以,在入宫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先皇的宠信,后来,被任命为东宫局郎,专门负责服侍太子。
那个时候,东宫尚幼,先皇又事忙,知道王振曾担任县学教官,便命他负责带着太子读书识字。
正因于此,对于太上皇来说,王振有半师之谊。
即便他是宦官之身,而且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教导过太上皇经义政事,但是,在私下里,太上皇依旧坚持称王振为“先生”。
尤其是在张太皇太后死后,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太上皇对此也毫不避讳。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王振对太上皇,不仅有从小陪伴的情谊,更算是太上皇的老师。
前者,朝臣们管不了,因为无论如何,太子总是要有人侍奉的,但是后者,却是可以论一论的!
沈敬的观点是,为了避免王振之祸重演,所以打从一开始,就要由翰林院和内阁大学士来负责教导太子。
这个观点,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持,毕竟,王振给大家带来的阴影的确太深。
但是,也不是没有反对的人!
沈敬说完之后,礼部仪制司郎中董义便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东宫出阁,乃国之大事,朝廷旧制,出阁开府,备置官僚,息息相关,如今沈大人请出阁而不备府,有违礼制。”
东宫出阁,是一件政治意义极为浓厚的事情。
原因就在于,出阁读书,意味着太子要脱离后宫,搬进独属于自己的宫中,也即是所谓的东宫。
东宫可不仅仅意味着搬了个地方,作为储君所居之处,它不仅具备地理上的意义,更具备着政治上的意义。
东宫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
如果说,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是属于虚衔,更多的属于威慑性的力量,负责身正为范,将太子导向正途,但是其实并不具体做事,
那么,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独属于太子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官衙,就在东宫的旁边,日常的所有事务,他们也基本都会参与。
从礼制的角度而言,出阁意味着要建立东宫,而东宫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为礼部具体负责礼制事宜的董义才会说,出阁而不备府,乃是有违礼制之举。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话音落下,翰林学士萧镃便站出来反驳道。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内阁。
毕竟,王振虽是祸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师对于东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内阁位重,现在出言讨论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直接下场不太合适,由清贵但无太多实权的翰林院来开口,最为合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萧镃这个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从翰林院当中选拔。
毕竟,朝廷的官员都各有职掌,一下子抽调太多人去东宫,可能会造成政务上的混乱。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那里本就是官员的储备... -->>
文选司掌官吏升迁,改调之事,权位最重,其次便是考功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
四大清吏司,各有正五品郎中一,从五品员外郎一,六品主事一。
景泰元年,吏部起京察,大考官吏,协助尚书总理京察之事的,便是吏部考功司的沈敬。
京察结束之后,沈敬以功升迁为考功司员外郎,仍掌郎中事。
如今,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都已经各有郎中出任,唯有考功司,仍是沈敬以员外郎的身份署理,可见王文对他的偏爱。
所以,他这次上疏,所表达出的政治信号,也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一众官员的注视之下,沈敬迈步向前,稳稳的站在殿中,从袖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奏本,道。
“臣吏部沈敬启奏陛下,请准东宫出阁。”
奏疏的内容,早已经明发各衙门,所以殿中的老大人们皆已知晓,此刻沈敬再读一遍,一是为了热场子,二也是为了给所有人一个整理思绪的时间。
“臣闻圣母太后,欲为太子蒙学,自古幼童开蒙,当由名师教导,东宫为国之储本,自当更甚。”
“太上皇开蒙已晚,先皇庶几朝务,托于王振,自幼相伴,亦师亦友,终成祸患,臣窃以为东宫储本,不可不慎,王振之祸印鉴再见,太子长于深宫,听教于宦官,实乃取祸之道。”
“圣母欲为太子蒙学,陛下即封太子三师,三少,以翼护东宫,足可见天心无虞,对东宫珍之重之。”
“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太子于国之重,更当勤学,东宫尚幼,詹事府可暂缓,但东宫教育,不可轻忽,更不可托于宦官。”
“故臣斗胆谏陛下,当以翰林院,内阁大学士为讲师,教授太子,自蒙学出阁,渐习政务,如此,方能令天下万民安心。”
奏疏写的并不算长,但是沈敬在这本奏疏里面,祭出了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太上皇!
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的蒙学,就是王振来负责的。
此人本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在私塾当中教了几年书,然后又通过关系,却县学成了教官,呆了几年之后,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决定入宫成为宦官。
应该说,虽然在科考一道上,王振的天赋不怎么样,但是,在察言观色,心思玲珑方面,他却极为擅长。
所以,在入宫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先皇的宠信,后来,被任命为东宫局郎,专门负责服侍太子。
那个时候,东宫尚幼,先皇又事忙,知道王振曾担任县学教官,便命他负责带着太子读书识字。
正因于此,对于太上皇来说,王振有半师之谊。
即便他是宦官之身,而且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教导过太上皇经义政事,但是,在私下里,太上皇依旧坚持称王振为“先生”。
尤其是在张太皇太后死后,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太上皇对此也毫不避讳。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王振对太上皇,不仅有从小陪伴的情谊,更算是太上皇的老师。
前者,朝臣们管不了,因为无论如何,太子总是要有人侍奉的,但是后者,却是可以论一论的!
沈敬的观点是,为了避免王振之祸重演,所以打从一开始,就要由翰林院和内阁大学士来负责教导太子。
这个观点,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持,毕竟,王振给大家带来的阴影的确太深。
但是,也不是没有反对的人!
沈敬说完之后,礼部仪制司郎中董义便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东宫出阁,乃国之大事,朝廷旧制,出阁开府,备置官僚,息息相关,如今沈大人请出阁而不备府,有违礼制。”
东宫出阁,是一件政治意义极为浓厚的事情。
原因就在于,出阁读书,意味着太子要脱离后宫,搬进独属于自己的宫中,也即是所谓的东宫。
东宫可不仅仅意味着搬了个地方,作为储君所居之处,它不仅具备地理上的意义,更具备着政治上的意义。
东宫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
如果说,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是属于虚衔,更多的属于威慑性的力量,负责身正为范,将太子导向正途,但是其实并不具体做事,
那么,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独属于太子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官衙,就在东宫的旁边,日常的所有事务,他们也基本都会参与。
从礼制的角度而言,出阁意味着要建立东宫,而东宫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为礼部具体负责礼制事宜的董义才会说,出阁而不备府,乃是有违礼制之举。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话音落下,翰林学士萧镃便站出来反驳道。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内阁。
毕竟,王振虽是祸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师对于东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内阁位重,现在出言讨论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直接下场不太合适,由清贵但无太多实权的翰林院来开口,最为合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萧镃这个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从翰林院当中选拔。
毕竟,朝廷的官员都各有职掌,一下子抽调太多人去东宫,可能会造成政务上的混乱。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那里本就是官员的储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