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yanzitai.com,魏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善,是以张臶恶任, 贾谊忌鵩。鹈鹕暂集而去,前王犹为至诫,况今亲入宫禁,为人所获,方被畜养, 晏然不以为惧。准诸往义,信有殊矣。且饕餮之禽,必资鱼肉,菽麦稻粱,时或餐 啄,一食之费,容过斤镒。今春夏阳旱,谷籴稍贵,穷窘之家,时有菜色。陛下为 民父母,抚之如伤,岂可弃人养鸟,留意于丑形恶声哉?卫侯好鹤,曹伯爱雁,身 死国灭,可为寒心。陛下学通春秋,亲览前事,何得口咏其言,行违其道!诚 愿远师殷宗,近法魏祖,修德延贤,消灾集庆。放无用之物,委之川泽,取乐琴书, 颐养神性。”肃宗览表大悦,即弃之池泽。
诏召光与安丰王延明议定服章。三年六月,诏光乘步挽至东西上阁。九月,进 位太保,光又固辞。光年耆多务,疾病稍增,而自强不已,常在著作,疾笃不归。 四年十月,肃宗亲临省疾,诏断宾客,中使相望,为止声乐,罢诸游眺。拜长子励 为齐州刺史。十一月,疾甚,敕子侄等曰:“谛听吾言。闻曾子有云: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启予手,启予足,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吾荷先帝厚恩,位至于此,史 功不成,殁有遗恨。汝等以吾之故,并得名位,勉之!勉之!以死报国。修短命也, 夫复何言。速可送我还宅。”气力虽微,神明不乱。至第而薨,年七十三。肃宗闻 而悲泣,中使相寻,诏给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六十万、布一千匹、 蜡四百斤,大鸿胪监护丧事。车驾亲临,抚尸恸哭。御辇还宫,流涕于路,为减常 膳,言则追伤。每至光坐诵读之处,未尝不改容凄悼。五年正月,赠太傅,领尚书 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侍中如故。又敕加后部鼓吹、班剑,依太保、 广阳王故事,谥文宣公。肃宗祖丧建春门外,望需哀感,儒者荣之。
初,光太和中,依宫商角徵羽本音而为五韵诗,以赠李彪,彪为十二次诗以报 光。光又为百三郡国诗以答之,国别为卷,为百三卷焉。
光宽和慈善,不逆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常慕胡广、黄琼之为人,故为 气概者所不重。始领军于忠以光旧德,甚信重焉,每事筹决,光亦倾身事之。元叉 于光亦深宗敬。及郭祚、裴植见杀,清河王怿遇祸,光随时俯仰,竟不匡救,于是 天下讥之。自从贵达,罕所申荐。曾启其女婿彭城刘敬徽,云敬徽为荆州五陇戍主, 女随夫行,常虑寇抄,南北分张,乞为徐州长史、兼别驾,暂集京师。肃宗许之。 时人比之张禹。光初为黄门,则让宋弁;为中书监,让汝南王悦;为太常,让刘芳; 为少傅,让元暐、穆绍、甄琛;为国子祭酒,让清河王怿、任城王澄;为车骑、仪 同,让江阳王继,又让灵太后父胡国珍。皆顾望时情,议者以为矫饰。崇信佛法, 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未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 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道俗赞咏诗颂者数十人。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 摩、十地经,听者常数百人,即为二经义疏三十余卷。识者知其疏略,以贵 重为后坐疑
于讲次。凡所为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五十余卷,别有集。光 十一子,励、勖、勔、劝、劼、勊、勍、劬、、、勉。
励,字彦德,器学才行最有父风。举秀才,中军彭城王参军、秘书郎中,以父 光为著作,固辞不拜。历员外郎、骑侍郎、太尉记室、散骑侍郎,以继母忧去职。 神龟中,除司空从事中郎。正光二年,拜中书侍郎。领军将军元义为明堂大将,以 励为长史。与从兄鸿俱知名于世。四年十月,父光疾甚,诏拜征虏将军、齐州刺史。 以父寝疾,衣不解带。及光薨,肃宗每加存慰。五年春,光葬于本乡,又诏遣主书 张文伯宣吊焉。孝昌元年十二月,诏除太尉长史,仍为齐州大中正,袭父爵。建义 初,遇害河阴,时年四十八。赠侍中、卫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子挹,袭。武定末,太尉。属齐受禅,爵例降。
挹弟损,仪同开府主簿。
勖,武定末,征虏将军、安州刺史、朝阳伯。齐受禅,例降。
勔,字彦儒,亦有父风。司空记室、通直散骑侍郎、宁远将军、清河太守,带 槃阳镇将。为逆贼崔景安所害。赠征虏将军、齐州刺史。
子权,太尉参军事。
劼,武定中,中书郎。
光弟敬友,本州治中。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后除梁郡太守, 会遭所生母忧,不拜。敬友精心佛道,昼夜诵经。免丧之后,遂菜食终世。恭宽接 下,修身厉节。自景明已降,频岁不登,饥寒请丐者,皆取足而去。又置逆旅于肃 然山南,大路之北,设食以供行者。延昌三年二月卒,年五十九。
子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太和二十年,拜彭城王国左常侍。景明 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 书都兵郎中。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 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永平初,豫州城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 悬瓠叛。诏镇南将军邢峦讨之,以鸿为行台镇南长史。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 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
延昌二年,将大考百僚,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王者为官求 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年岁数 迁,岂拘一阶半级,阂以囗僚等位者哉?二汉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 称此职,或超腾升陟,数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而迁进者,披卷则人人而 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誉,国号丰贤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 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贵贱内外万有余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 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黄龚,儒学如王郑,史才如班马,文章如张蔡,得 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一概,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 旨已行,犹宜消息。”世宗不从。
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世宗以本官征鸿。四年,复 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复加中坚将军,常侍、领郎如故。迁中散大夫、高阳王 友,仍领郎中。其年为司徒长史。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高祖、世宗起居注。 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 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肃宗。五年正月,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给 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 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渊、石勒、慕容 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 发乌孤、李暠、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 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 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世宗闻其撰录,遣散骑 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呈,朕当于机事之暇 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未讫,迄不奏闻。鸿后典起居, 乃妄载其表曰:
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录,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 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 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谈、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 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
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 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穷兵锐进,以力相雄,中原无主,八十余年。 遗晋僻远,势略孤微,民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世笃公刘,内修德政, 外抗诸伪,并冀之民,怀宝之士,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虽邠岐之赴太王,讴歌之 归西伯,实可同年而语矣。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民,龙 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 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儋耳、文身之长,卉服、断发之酋,莫不请朔率职, 重译来庭。隐愍鸿济之泽,三乐击壤之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世。
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不 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伏惟高祖,以大圣应期,钦明 御运,合德乾坤,同光日月,建格天之功,创不世之法,开凿生民,惟新大造。陛 下以青阳继统,睿武承天。应符屈己,则道高三、五;颐神至境,则洞彼玄宗。剖 判百家,斟酌六籍,远迈石渠,美深白虎。至如导礼革俗之风,昭文变性之化,固 以感彼禽鱼,穆兹寒暑。而况愚臣沐浴太和,怀音正始,而可不勉强难革之性,砥 砺木石之心哉?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 庶几。始自景明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之公私,驱驰数 岁。又臣家贫禄薄,唯任孤力,至于纸尽,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 乃向备。谨于吏按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破彼异同,凡为一体; 约损烦文,补其不足。三豕五门之类,一事异年之流,皆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 正差谬,定为实录。商校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 常璩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缮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 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 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
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 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臣又别作序例 一卷,年表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 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鸿意如此,然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 能发明其事,乃颇相传读。亦以光故,执事者遂不论之。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至如太祖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以为改在元年;太宗永兴二年,慕容超擒于广固, 鸿又以为事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 多不考正。
子子元,秘书郎。后永安中,乃奏其父书,曰:“臣亡考故散骑常侍、给事黄 门侍郎、前将军、齐州大中正鸿,不殒家风,式缵世业,古学克明,在新必镜,多 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年止壮立,便斐然怀著述意。正始之末, 任属记言,撰缉余暇,乃刊著赵、燕、秦、夏、凉、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 论。先朝之日,草构悉了,唯有李雄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 去正光三年,购访始得,讨论适讫,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名为春秋,一百 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未曾奏上,弗敢宣流。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傥或浅 陋,不回睿赏,乞藏秘阁,以广异家。”子元后谋反,事发逃窜,会赦免。寻为其 叔鹍所杀。
光从祖弟长文,字景翰。少亦徙于代都,聪敏有学识。太和中,除奉朝请。迁 洛,拜司空参军事,营构华林园。后兼员外散骑常侍,为宕昌使主。还,授给事中、 本国中正、尚书库部郎。正始中,大修器械,为诸州造仗都使、齐州太原太守、雍 州抚军府长史。以廉慎称。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转太府少卿,丞相、高阳王雍 谘议参军,太中大夫。永安中,以老拜征虏将军、平州刺史。还家专读佛经,不关 世事。年七十九,天平初卒。赠使持节、征东将军、齐州刺史,谥曰贞。
子慈懋,字德林。永熙初,征虏将军、徐州征东府长史。
长文从弟庠,字文序。有干用。初除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频使高 丽,转步兵校尉,又转司空掾,领左右直长。出除相州长史,还,拜河阴、洛阳令, 以强直称。迁东郡太守。元颢寇逼郡界,庠拒不从命,弃郡走还乡里。孝庄还宫, 赐爵平原伯,拜颍川太守。二年五月,为城民王早、兰宝等所害。后赠骠骑将军、 吏部尚书、齐州刺史。
子罕,袭爵。齐受禅,例降。
光族弟荣先,字隆祖。涉历经史,州辟主薄。
子铎,有文才。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铎弟觐,宁远将军、羽林监。
史臣曰:崔光风素虚远,学业渊长。高祖归其才博,许其大至,明主固知臣也。 历事三朝,师训少主,不出宫省,坐致台傅,斯亦近世之所希有。但顾怀大雅,托 迹中庸,其于容身之讥,斯乃胡广所不免也。鸿博综古今,立言为事,亦才志之士 乎?
<b>部分译文</b>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国军。
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光时年十七,随父迁往代州。家中虽然贫困,但崔光好学,昼耕夜读,奉养父母。太和六年(482),被授予中书博士,转任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一起参与国史编写。后升任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受到高祖很好的知遇与优待。高祖常说:“孝伯之才,浩浩东流如黄河入海,理所当然是今天的文章宗主。”因参与谋划迁都之功,高祖赐爵朝阳子,授官散骑常侍,黄门侍郎、著作郎官职仍旧,又兼任太子少傅。不久又以原官兼任侍中、使持节,朝廷派其为陕西大使,巡察地方民政人情,经过之处,游历古迹,述诗怀古,作诗三十八篇。归朝之后,仍兼任侍中,因其筹划谋略之功,爵位上升为伯。
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见于表情,有人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作为回报,即使被人诬骂毁谤,他也不自己申辩曲直。皇兴初年(467~469),同郡有两人同时被掠去当奴婢,后来到崔光那里求救,崔光用另外二人把他们赎了出来。高祖听说此事,十分称赞。崔光在朝,虽身处机近,却一向不大留心书面文案,只是行止从容,议论述说,替国家大政出谋划策而已。高祖经常对大臣们说:“凭着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没有意外的错误罪责,二十年后应该身任司空之职。”其受高祖器重,可见一斑。后又跟随皇帝剿灭陈显达。世宗即位,升为正侍中。
当初,崔光与李彪一起撰写国史,太和末年(497~499),李彪被解除著作郎之职,撰史的任务都交给了崔光一人。李彪不久又因罪废职。世宗居丧期间,李彪上书请求让他继续完成魏书,世宗下诏应允,他于是以白衣身份在秘书省继续著述。崔光虽然身为史官,但认为李彪意在独领其功,上表请求解除他自己的侍中、著作郎,以此表示对李彪行为的不满,世宗不同意。后迁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
不善,是以张臶恶任, 贾谊忌鵩。鹈鹕暂集而去,前王犹为至诫,况今亲入宫禁,为人所获,方被畜养, 晏然不以为惧。准诸往义,信有殊矣。且饕餮之禽,必资鱼肉,菽麦稻粱,时或餐 啄,一食之费,容过斤镒。今春夏阳旱,谷籴稍贵,穷窘之家,时有菜色。陛下为 民父母,抚之如伤,岂可弃人养鸟,留意于丑形恶声哉?卫侯好鹤,曹伯爱雁,身 死国灭,可为寒心。陛下学通春秋,亲览前事,何得口咏其言,行违其道!诚 愿远师殷宗,近法魏祖,修德延贤,消灾集庆。放无用之物,委之川泽,取乐琴书, 颐养神性。”肃宗览表大悦,即弃之池泽。
诏召光与安丰王延明议定服章。三年六月,诏光乘步挽至东西上阁。九月,进 位太保,光又固辞。光年耆多务,疾病稍增,而自强不已,常在著作,疾笃不归。 四年十月,肃宗亲临省疾,诏断宾客,中使相望,为止声乐,罢诸游眺。拜长子励 为齐州刺史。十一月,疾甚,敕子侄等曰:“谛听吾言。闻曾子有云: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启予手,启予足,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吾荷先帝厚恩,位至于此,史 功不成,殁有遗恨。汝等以吾之故,并得名位,勉之!勉之!以死报国。修短命也, 夫复何言。速可送我还宅。”气力虽微,神明不乱。至第而薨,年七十三。肃宗闻 而悲泣,中使相寻,诏给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六十万、布一千匹、 蜡四百斤,大鸿胪监护丧事。车驾亲临,抚尸恸哭。御辇还宫,流涕于路,为减常 膳,言则追伤。每至光坐诵读之处,未尝不改容凄悼。五年正月,赠太傅,领尚书 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侍中如故。又敕加后部鼓吹、班剑,依太保、 广阳王故事,谥文宣公。肃宗祖丧建春门外,望需哀感,儒者荣之。
初,光太和中,依宫商角徵羽本音而为五韵诗,以赠李彪,彪为十二次诗以报 光。光又为百三郡国诗以答之,国别为卷,为百三卷焉。
光宽和慈善,不逆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常慕胡广、黄琼之为人,故为 气概者所不重。始领军于忠以光旧德,甚信重焉,每事筹决,光亦倾身事之。元叉 于光亦深宗敬。及郭祚、裴植见杀,清河王怿遇祸,光随时俯仰,竟不匡救,于是 天下讥之。自从贵达,罕所申荐。曾启其女婿彭城刘敬徽,云敬徽为荆州五陇戍主, 女随夫行,常虑寇抄,南北分张,乞为徐州长史、兼别驾,暂集京师。肃宗许之。 时人比之张禹。光初为黄门,则让宋弁;为中书监,让汝南王悦;为太常,让刘芳; 为少傅,让元暐、穆绍、甄琛;为国子祭酒,让清河王怿、任城王澄;为车骑、仪 同,让江阳王继,又让灵太后父胡国珍。皆顾望时情,议者以为矫饰。崇信佛法, 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未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 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道俗赞咏诗颂者数十人。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 摩、十地经,听者常数百人,即为二经义疏三十余卷。识者知其疏略,以贵 重为后坐疑
于讲次。凡所为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五十余卷,别有集。光 十一子,励、勖、勔、劝、劼、勊、勍、劬、、、勉。
励,字彦德,器学才行最有父风。举秀才,中军彭城王参军、秘书郎中,以父 光为著作,固辞不拜。历员外郎、骑侍郎、太尉记室、散骑侍郎,以继母忧去职。 神龟中,除司空从事中郎。正光二年,拜中书侍郎。领军将军元义为明堂大将,以 励为长史。与从兄鸿俱知名于世。四年十月,父光疾甚,诏拜征虏将军、齐州刺史。 以父寝疾,衣不解带。及光薨,肃宗每加存慰。五年春,光葬于本乡,又诏遣主书 张文伯宣吊焉。孝昌元年十二月,诏除太尉长史,仍为齐州大中正,袭父爵。建义 初,遇害河阴,时年四十八。赠侍中、卫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子挹,袭。武定末,太尉。属齐受禅,爵例降。
挹弟损,仪同开府主簿。
勖,武定末,征虏将军、安州刺史、朝阳伯。齐受禅,例降。
勔,字彦儒,亦有父风。司空记室、通直散骑侍郎、宁远将军、清河太守,带 槃阳镇将。为逆贼崔景安所害。赠征虏将军、齐州刺史。
子权,太尉参军事。
劼,武定中,中书郎。
光弟敬友,本州治中。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后除梁郡太守, 会遭所生母忧,不拜。敬友精心佛道,昼夜诵经。免丧之后,遂菜食终世。恭宽接 下,修身厉节。自景明已降,频岁不登,饥寒请丐者,皆取足而去。又置逆旅于肃 然山南,大路之北,设食以供行者。延昌三年二月卒,年五十九。
子鸿,字彦鸾。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太和二十年,拜彭城王国左常侍。景明 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注。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 书都兵郎中。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 上省,鸿与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永平初,豫州城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 悬瓠叛。诏镇南将军邢峦讨之,以鸿为行台镇南长史。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 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
延昌二年,将大考百僚,鸿以考令于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王者为官求 才,使人以器,黜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年岁数 迁,岂拘一阶半级,阂以囗僚等位者哉?二汉以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 称此职,或超腾升陟,数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而迁进者,披卷则人人而 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誉,国号丰贤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 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贵贱内外万有余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 与不肖,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黄龚,儒学如王郑,史才如班马,文章如张蔡,得 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一概,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 旨已行,犹宜消息。”世宗不从。
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世宗以本官征鸿。四年,复 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复加中坚将军,常侍、领郎如故。迁中散大夫、高阳王 友,仍领郎中。其年为司徒长史。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高祖、世宗起居注。 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 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肃宗。五年正月,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给 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 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渊、石勒、慕容 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 发乌孤、李暠、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 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 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世宗闻其撰录,遣散骑 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呈,朕当于机事之暇 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未讫,迄不奏闻。鸿后典起居, 乃妄载其表曰:
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录,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 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 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谈、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 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
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 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穷兵锐进,以力相雄,中原无主,八十余年。 遗晋僻远,势略孤微,民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世笃公刘,内修德政, 外抗诸伪,并冀之民,怀宝之士,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虽邠岐之赴太王,讴歌之 归西伯,实可同年而语矣。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民,龙 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 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儋耳、文身之长,卉服、断发之酋,莫不请朔率职, 重译来庭。隐愍鸿济之泽,三乐击壤之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世。
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不 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伏惟高祖,以大圣应期,钦明 御运,合德乾坤,同光日月,建格天之功,创不世之法,开凿生民,惟新大造。陛 下以青阳继统,睿武承天。应符屈己,则道高三、五;颐神至境,则洞彼玄宗。剖 判百家,斟酌六籍,远迈石渠,美深白虎。至如导礼革俗之风,昭文变性之化,固 以感彼禽鱼,穆兹寒暑。而况愚臣沐浴太和,怀音正始,而可不勉强难革之性,砥 砺木石之心哉?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 庶几。始自景明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之公私,驱驰数 岁。又臣家贫禄薄,唯任孤力,至于纸尽,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 乃向备。谨于吏按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破彼异同,凡为一体; 约损烦文,补其不足。三豕五门之类,一事异年之流,皆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 正差谬,定为实录。商校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 常璩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缮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 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 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
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 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臣又别作序例 一卷,年表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 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鸿意如此,然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 能发明其事,乃颇相传读。亦以光故,执事者遂不论之。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至如太祖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以为改在元年;太宗永兴二年,慕容超擒于广固, 鸿又以为事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 多不考正。
子子元,秘书郎。后永安中,乃奏其父书,曰:“臣亡考故散骑常侍、给事黄 门侍郎、前将军、齐州大中正鸿,不殒家风,式缵世业,古学克明,在新必镜,多 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年止壮立,便斐然怀著述意。正始之末, 任属记言,撰缉余暇,乃刊著赵、燕、秦、夏、凉、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 论。先朝之日,草构悉了,唯有李雄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 去正光三年,购访始得,讨论适讫,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名为春秋,一百 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未曾奏上,弗敢宣流。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傥或浅 陋,不回睿赏,乞藏秘阁,以广异家。”子元后谋反,事发逃窜,会赦免。寻为其 叔鹍所杀。
光从祖弟长文,字景翰。少亦徙于代都,聪敏有学识。太和中,除奉朝请。迁 洛,拜司空参军事,营构华林园。后兼员外散骑常侍,为宕昌使主。还,授给事中、 本国中正、尚书库部郎。正始中,大修器械,为诸州造仗都使、齐州太原太守、雍 州抚军府长史。以廉慎称。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转太府少卿,丞相、高阳王雍 谘议参军,太中大夫。永安中,以老拜征虏将军、平州刺史。还家专读佛经,不关 世事。年七十九,天平初卒。赠使持节、征东将军、齐州刺史,谥曰贞。
子慈懋,字德林。永熙初,征虏将军、徐州征东府长史。
长文从弟庠,字文序。有干用。初除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频使高 丽,转步兵校尉,又转司空掾,领左右直长。出除相州长史,还,拜河阴、洛阳令, 以强直称。迁东郡太守。元颢寇逼郡界,庠拒不从命,弃郡走还乡里。孝庄还宫, 赐爵平原伯,拜颍川太守。二年五月,为城民王早、兰宝等所害。后赠骠骑将军、 吏部尚书、齐州刺史。
子罕,袭爵。齐受禅,例降。
光族弟荣先,字隆祖。涉历经史,州辟主薄。
子铎,有文才。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铎弟觐,宁远将军、羽林监。
史臣曰:崔光风素虚远,学业渊长。高祖归其才博,许其大至,明主固知臣也。 历事三朝,师训少主,不出宫省,坐致台傅,斯亦近世之所希有。但顾怀大雅,托 迹中庸,其于容身之讥,斯乃胡广所不免也。鸿博综古今,立言为事,亦才志之士 乎?
<b>部分译文</b>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国军。
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光时年十七,随父迁往代州。家中虽然贫困,但崔光好学,昼耕夜读,奉养父母。太和六年(482),被授予中书博士,转任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一起参与国史编写。后升任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受到高祖很好的知遇与优待。高祖常说:“孝伯之才,浩浩东流如黄河入海,理所当然是今天的文章宗主。”因参与谋划迁都之功,高祖赐爵朝阳子,授官散骑常侍,黄门侍郎、著作郎官职仍旧,又兼任太子少傅。不久又以原官兼任侍中、使持节,朝廷派其为陕西大使,巡察地方民政人情,经过之处,游历古迹,述诗怀古,作诗三十八篇。归朝之后,仍兼任侍中,因其筹划谋略之功,爵位上升为伯。
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见于表情,有人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作为回报,即使被人诬骂毁谤,他也不自己申辩曲直。皇兴初年(467~469),同郡有两人同时被掠去当奴婢,后来到崔光那里求救,崔光用另外二人把他们赎了出来。高祖听说此事,十分称赞。崔光在朝,虽身处机近,却一向不大留心书面文案,只是行止从容,议论述说,替国家大政出谋划策而已。高祖经常对大臣们说:“凭着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没有意外的错误罪责,二十年后应该身任司空之职。”其受高祖器重,可见一斑。后又跟随皇帝剿灭陈显达。世宗即位,升为正侍中。
当初,崔光与李彪一起撰写国史,太和末年(497~499),李彪被解除著作郎之职,撰史的任务都交给了崔光一人。李彪不久又因罪废职。世宗居丧期间,李彪上书请求让他继续完成魏书,世宗下诏应允,他于是以白衣身份在秘书省继续著述。崔光虽然身为史官,但认为李彪意在独领其功,上表请求解除他自己的侍中、著作郎,以此表示对李彪行为的不满,世宗不同意。后迁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