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小说网 www.yanzitai.com,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疑点:赵云出斜谷诱敌被曹真的铁骑挡住,张郃也是曹真派出来的,那么,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真在哪里?是在关中还是在洛阳?如果此时如魏延所说镇守关中的是安西将军夏侯楙,那么曹真就是从洛阳千里奔袭而来的,兵分两路把诸葛大军挡住了,诸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是事实上曹真是真有可能从洛阳赶来。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大将军一职等于三军总司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当然要坐镇京都。而且曹真曾经担任过曹魏的特种兵虎豹骑的领军将军,虎豹骑是打败过西凉骁骑的,千里驰援关中的应该是这只军队。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曹叡于是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诸军驻于郿,曹真派左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
由此可见,只要曹魏援兵一到,蜀军扑街已成定局。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魏延的出子午道有没有可能成功?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当年韩信夺取关中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项羽远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根本来不及救援。当时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项羽正在灭火,所以刘邦乘势夺取关中。
第二是项羽当年分封的时候怕关中这块秦国的龙兴之地做大,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辖陕北。 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是时,还定三秦”。其实当年的三秦是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不包括陕南(陕南包括汉中、安康、上庸三郡,当时被刘邦占据。)只是由于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的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为“三秦”。
因为秦地一分为三,又没有外援,当时首当其冲的雍王章邯军力有限,其他两个家伙首鼠两端,这才让韩信捡了便宜。即使是这样,韩信拿下关中也是费了不少力气。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刘邦用赵衍之计,从他道攻陈仓,雍王兵败。章邯在好畤停下与汉军交战,又被汉军打败,退保废丘。刘邦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迫降司马欣、董翳,
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也就是说章邯从接战到兵败身死,坚持了十个月时间。魏延想二十天拿下关中,同时挡住洛阳的援军,有点想当然了。即使夺下西安,面对汹涌而来的援军也会死得很难看。除了潼关,还有河东的渡口,《读史方舆勘要》说的是,守关中就要守函谷,但是如果没有浦坂,守住函谷也是白守。现在山西在魏国手中,魏国已经统一了北方,没有内乱,所以还是要回到那句话:“天下有变”。洛阳没有出乱
子,就不要乱动。
对于刘丹来说,陇右是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陇右、西凉、河套和东北平原这些地方都是出精兵和战马,而且这里民族混杂,民风彪悍,东晋时期五胡乱华,氐、羌在陇右、河西走廊;匈奴、羯在河套;鲜卑在东北平原发家,都是产马的地方。
纵观后世的历史,凡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时期都是占有了这些产马之地,相反,衰败时候就是因为产马之地丢失了。但总的说来,从秦朝开始到后面的明朝,汉族强悍的时期少,衰败的时间多,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如此,我们才会对于秦皇汉武,大唐盛世那段时期汉民族雄起欢欣鼓舞。从宋朝开始,汉民族再也没有重现祖辈的辉煌,至于元朝和清朝,因为都是外族建立的政权,不被国人接受。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后人开创万世基业;周王朝分封四方,华夏儿女遍布四方;秦王朝扫灭六国,统一海内,奠定了华夏两千年的大统一的政治基础;大唐立国,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然后呢?然后没有了。
宋朝为什么这么衰落?建国的时候就丢了燕云十六州,失去了东北的马场和北方屏障。等到西夏立国之后,就连河套和河西之地也失去了。好水川之战丢了六盘山的马场,从此宋朝军人成了短腿军,很多军官都没有马骑。没有了战马的加持,加上朝廷被一群士大夫把持,失去了尚武精神,宋军的战力可想而知。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起用早负盛名的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着手改革变法,以改变北宋王朝逸豫因循、贫弱不振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愿... -->>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疑点:赵云出斜谷诱敌被曹真的铁骑挡住,张郃也是曹真派出来的,那么,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真在哪里?是在关中还是在洛阳?如果此时如魏延所说镇守关中的是安西将军夏侯楙,那么曹真就是从洛阳千里奔袭而来的,兵分两路把诸葛大军挡住了,诸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是事实上曹真是真有可能从洛阳赶来。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大将军一职等于三军总司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当然要坐镇京都。而且曹真曾经担任过曹魏的特种兵虎豹骑的领军将军,虎豹骑是打败过西凉骁骑的,千里驰援关中的应该是这只军队。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曹叡于是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诸军驻于郿,曹真派左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
由此可见,只要曹魏援兵一到,蜀军扑街已成定局。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魏延的出子午道有没有可能成功?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当年韩信夺取关中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项羽远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根本来不及救援。当时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项羽正在灭火,所以刘邦乘势夺取关中。
第二是项羽当年分封的时候怕关中这块秦国的龙兴之地做大,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辖陕北。 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是时,还定三秦”。其实当年的三秦是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不包括陕南(陕南包括汉中、安康、上庸三郡,当时被刘邦占据。)只是由于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的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为“三秦”。
因为秦地一分为三,又没有外援,当时首当其冲的雍王章邯军力有限,其他两个家伙首鼠两端,这才让韩信捡了便宜。即使是这样,韩信拿下关中也是费了不少力气。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刘邦用赵衍之计,从他道攻陈仓,雍王兵败。章邯在好畤停下与汉军交战,又被汉军打败,退保废丘。刘邦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迫降司马欣、董翳,
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也就是说章邯从接战到兵败身死,坚持了十个月时间。魏延想二十天拿下关中,同时挡住洛阳的援军,有点想当然了。即使夺下西安,面对汹涌而来的援军也会死得很难看。除了潼关,还有河东的渡口,《读史方舆勘要》说的是,守关中就要守函谷,但是如果没有浦坂,守住函谷也是白守。现在山西在魏国手中,魏国已经统一了北方,没有内乱,所以还是要回到那句话:“天下有变”。洛阳没有出乱
子,就不要乱动。
对于刘丹来说,陇右是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陇右、西凉、河套和东北平原这些地方都是出精兵和战马,而且这里民族混杂,民风彪悍,东晋时期五胡乱华,氐、羌在陇右、河西走廊;匈奴、羯在河套;鲜卑在东北平原发家,都是产马的地方。
纵观后世的历史,凡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时期都是占有了这些产马之地,相反,衰败时候就是因为产马之地丢失了。但总的说来,从秦朝开始到后面的明朝,汉族强悍的时期少,衰败的时间多,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如此,我们才会对于秦皇汉武,大唐盛世那段时期汉民族雄起欢欣鼓舞。从宋朝开始,汉民族再也没有重现祖辈的辉煌,至于元朝和清朝,因为都是外族建立的政权,不被国人接受。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后人开创万世基业;周王朝分封四方,华夏儿女遍布四方;秦王朝扫灭六国,统一海内,奠定了华夏两千年的大统一的政治基础;大唐立国,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然后呢?然后没有了。
宋朝为什么这么衰落?建国的时候就丢了燕云十六州,失去了东北的马场和北方屏障。等到西夏立国之后,就连河套和河西之地也失去了。好水川之战丢了六盘山的马场,从此宋朝军人成了短腿军,很多军官都没有马骑。没有了战马的加持,加上朝廷被一群士大夫把持,失去了尚武精神,宋军的战力可想而知。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起用早负盛名的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着手改革变法,以改变北宋王朝逸豫因循、贫弱不振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